APP下载

学报服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

2015-03-20李应青

关键词:滁州高水平学报

李应青

(滁州学院 学报编辑部,安徽 滁州 239000)

高校学报既是学术出版物,又是所在高校重要的学术阵地。学报如何助推学校学科建设、推动学校上水平,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尤其是对于将地方应用性大学作为自己建设目标的高校来说,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滁州学院学报》为例,做点这方面的思考。

一、适应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明确办刊指导思想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一类,这类项目的学校“以全面服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性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以省市共建为抓手,以应用型学科和专业群、‘双能型师资’、模块化课程等为重点,集聚社会资源,共建共享资源,形成校校、校企、校地及国际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其核心是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高水平。

滁州学院自2004年升本以来,坚持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审时度势、转型发展,实现了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型,2013年,以良好状态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8月,学校成功获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立项。

获批此项目对滁州学院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学校经过充分论证,提出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未来5年,滁州学院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紧紧抓住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问题,按照“动态管理、竞争择优、统筹兼顾、开放合作”的要求和“整体设计、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培育特色”的思路,建成一批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立一套产教高度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产出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建成一支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一个环境优美资源高效利用的数字化校园,形成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使学校成为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全国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高校学报是高校重要的学术阵地,是本校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第一次发表学术成果的地方,也是校外了解学校学术旨趣和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学报因此肩负着引导青年教师明确学术方向、彰显本校学术特色、汇聚相关研究力量与研究成果的任务。

在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滁州学院学报》也逐渐明确了适应学校办学定位的办刊指导思想:学报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组发具有创新价值的理论成果;学报要在加强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同时,紧密联系地方性的产业,发表为市场经济服务并能较快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实践成果,为滁州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提供决策咨询和理论依据,为提高滁州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懈努力。

学报的办刊指导思想是通过其刊用的稿件而显示的。学报在采用稿件时,要鼓励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鼓励开展区域文化研究,鼓励针对企业发展和产业进步的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鼓励通过对具体技术问题的研究而提炼出具有普遍价值的科学问题并加以研究。同时,对于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长期围绕某一稳定课题开展的研究,也要加以积极的引导,鼓励开展前沿性的学术探索和创新。

二、服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优化栏目设置

学报办刊指导思想的落实,固然是通过其刊登的论文来体现的,但稿件的汇聚却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要想方便和引导作者与读者了解学报的办报宗旨和特色,就要科学地设置栏目。《滁州学院学报》按照服务于地方应用性大学建设目标的要求,优化栏目设置,凝练学术方向,打造重点栏目,汇聚研究成果,形成办报特色。

(一)优化地方性特色栏目的建设

1.进一步提高“皖东文化研究”特色栏目的影响力。邹韬奋先生说过:“没有个性或没有特色的期刊,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1]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学报,其发展更离不开“特色”二字。学报“特色”的形成,主要有历史积淀、大师引领、紧扣地方等机制。历史积淀是学校长期办学逐渐形成的特色,滁州学院由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长期的师范教育传统积淀,使得即使在学校完成向工学为主的转型后,仍然保持着教育学研究的优势和特色,学报应该珍惜这种历史积淀。大师引领学科发展、汇聚研究力量,学校产生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能够吸引青年教师的注意力,汇聚校外的研究力量。紧扣地方指本地人研究本地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便利,对问题的认识更能够贴切,研究的热情更容易保持,研究成果也更容易被采用。这些特色形成机制还往往是交叉发挥作用的,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特色优势学科往往都有比较杰出的带头人,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可能就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经济高度契合。

滁州学院历来注重发掘和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开展“欧阳修研究”“吴敬梓研究”“明文化研究”,推进“凤阳花鼓”“凤画”等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曾联合光明日报、安徽省文化厅、滁州市政府等先后举办了欧阳修学术研讨会、纪念吴敬梓诞辰310周年等活动。《滁州学院学报》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学术资源,2009年第1期正式创设“皖东文化研究”特色栏目,先后刊登了一系列关于吴敬梓研究、欧阳修研究以及体现皖东文化研究的文章。2010年“皖东文化研究”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和“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2014年“皖东文化研究”再度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皖东文化研究”特色栏目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创设“江淮分水岭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特色栏目。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应用性学术研究首先应围绕地方发展的重大问题展开,学报要为这种研究造势和提供平台。因此要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寻找合适的课题作为设立特色栏目的根据。滁州学院坐落于滁州市,滁州市是典型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江淮分水岭区域横贯滁州市全境,涉及到55个乡镇、227 万人口、344.7 万亩耕地,分别占全市的60%、51%和59%。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从1997年成为省级战略后,滁州市历届党委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问题,可以说,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的效果决定了滁州市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滁州学院有责任助推地方政府的发展,因此在2011年5月成立了“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11月该中心获准立项为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由滁州学院与滁州市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办公室合作共建,整合校内研究机构,集聚全校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文化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力量,汇聚地方和省内外知名研究专家,现已成为资源集聚、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在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滁州学院学报》审时度势,从2013年开始,在每年的第4期(社科版)创设“江淮分水岭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特色栏目。该特色栏目创设以来已有系列该研究的学术论文发表,如程曦教授的《陈大受及其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治理》、吉晓华教授的《1931年江淮大水灾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活动评析》、李应青、刘云老师的《明清以来江淮分水岭地区环境整治情况及对策》、王秋龙老师的《滁州市江淮分水岭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等[2-5]。

学报创设该特色栏目,引导、推动了对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的研究。近三年来“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围绕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主持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4 项、市厅级研究项目16 项,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中心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50 多篇、服务地方社会咨询规划类成果4 项,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服务,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二)加强和打造应用型重点栏目

近年来,滁州市着力打造家电信息、硅(玻璃)、盐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六大支柱产业,以此作为滁州工业强市的战略突破口。滁州学院坚持“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合作求共赢。学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逐步形成了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的应用型专业群。2014年首批遴选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等6个应用型专业群进行重点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进滁州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展示相关的研究成果,《滁州学院学报》加强和打造应用型重点栏目。首先,加强原有的应用型栏目建设,如继续办好“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研究机械与电子工程技术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研究”等栏目,约请高水平专家撰稿;其次,打造新的应用型重点栏目,如新设“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栏目,依托滁州学院省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地理信息集成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学术研究资源,及时了解掌握该学科研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发表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出更多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的精品力作。

(三)设置平衡学科的基础栏目

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学术传统,都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都要按照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办学。即使对于新升本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也不能完全按照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来对应设置自己的专业和开展学科建设,而应该在重点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和支持传统特色优势学术团队的研究外,关注所有专业的建设质量和发展空间。学报要为学校所有的学科专业服务,要为人才培养服务,还应该重视栏目设置的平衡性。

滁州学院2004年升本以来,经过多次学科整合,成立了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院(部)。开设4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管、教、农、艺八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工、管为主,文、理、工、经、管、教、农、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基本合理、重点较为突出、特色初步显现的学科专业体系。

“高校学报作为高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天然具有综合服务功能,承担着登载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宣传高校教师学术观点、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的任务。”[6]《滁州学院学报》是综合性刊物,在栏目设置上也考虑到学校各学科和教师发展的需要,配置了适当的基础栏目加以平衡,如“文学评论”“艺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育卫生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

三、学报要充分发挥培育科研人才及推进学科建设上水平的作用

(一)发挥学报培育科研人才的摇篮作用

众所周知,高校的中心工作主要体现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大多是通过学报体现的。学报“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作为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滁州学院学报》要充分发挥其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科研人才培育的作用。

学报要生存和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要提高学术质量。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期刊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稿的来源渠道。一支可靠、稳定、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是学报生存的坚强后盾。因此,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是学报涵养稿源、长期稳定发展、为学科建设培养人才的前提[7]。

1. 重视对校内中青年作者的培养。《滁州学院学报》根据滁州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定位,遵循教育部提出的“要充分发挥学报在培养科研人才方面的作用。要热情扶植、精心培育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广泛联系作者,在刊物周围团结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重视对校内中青年作者的培养。

一方面学报作为科研成果的发布平台,优先将校内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来稿发送给相关研究领域学者、专家审稿后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让作者再同专家、学者通过学报平台对该学科的科研动态进行交流和探讨,从而培养作者的科研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学报主动跟踪学校2014年为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首批遴选的6个应用型专业群和6个创新平台,尽可能地参加这些科研项目的成果报告会、鉴定会等。突破以往为了稿件质量,一味追求发表高职称、高学历以及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的专家论文的工作思路,开始更加关注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学校6个应用型专业群和6个创新平台方面的科研进程,鼓励他们多写与产业贴近的应用性、技术性、工程类的论文,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其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使其成果及时被企业了解、采用,促进成果转化。

2.吸引校外专家学者作者介入。《滁州学院学报》设置有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其中“皖东文化研究”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在地方和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吸引了一批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在相关领域学术水平较高的稿件。仅仅在“吴敬梓研究”领域,就刊发了10 多篇高水平的文章,如吕贤平先生的《此心安处是吾乡——透视吴敬梓的故乡情结》、王恽忠先生的《吴敬梓高祖吴沛及盛氏墓碑释疑》、甘宏伟先生的《吴敬梓笔下的娄氏兄弟形象及其叙事意向》[8-10]等。校外专家学者的介入,起到了“鲢鱼效应”的作用,提高了校内中青年教师作者对相应领域问题的关注,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活力,如彭钰老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洪山戏传承对策研究》、周熙婷、裘新江老师的《凤阳花鼓戏戏曲音乐探析》[11-12]的刊发。学报培育和打造的这支稳定而优秀的作者队伍,有利于我校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组建。

(二)引导和促进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发展

“学科建设是高校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13]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学报栏目彰显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是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学报质量的提升与影响力的扩大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和发展。学报要发展,必须依托本校学科优势,及时跟踪、报道学科发展状况。《滁州学院学报》栏目的设置不仅与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及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培育密切相关,同时还与滁州地方文化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滁州学院位于江淮分水岭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特点,学报不仅创设“江淮分水岭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特色栏目,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长期积淀的学术文化优势,将地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资源优势;还为具有应用性价值的新兴学科——地理信息科学,打造“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应用型重点栏目,为其初期科研成果的发布提供平台,进行系列报道。从而推动和引导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总之,《滁州学院学报》作为开展学术交流的阵地,充分发挥了学报的特有功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致力于与滁州学院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紧密结合,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推动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深入进行。

[1]邹韬奋.韬奋新闻出版文选[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225.

[2]程 曦.陈大受及其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治理[J]. 滁州学院学报,2014(4):1.

[3]吉晓华.1931年江淮大水灾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活动评析[J]. 滁州学院学报,2014(4):5.

[4]李应青,刘 云.明清以来江淮分水岭地区环境整治情况及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13(4):8.

[5]王秋龙. 滁州市江淮分水岭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J].滁州学院学报,2013(4):12.

[6]李姝. 关于高校学科建设与学报特色栏目的思考——以我国音乐院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为例[J].音乐艺术,2013(4):43.

[7]陈静.关于高校学报特色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的思考[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11).

[8]吕贤平. 此心安处是吾乡——透视吴敬梓的故乡情结[J].滁州学院学报,2011(6):8.

[9]王恽忠.吴敬梓高祖吴沛及盛氏墓碑释疑[J]. 滁州学院学报,2011(4):10.

[10]甘宏伟.吴敬梓笔下的娄氏兄弟形象及其叙事意向[J].滁州学院学报,2014(3):1.

[11]彭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洪山戏传承对策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3(3):3.

[12]周熙婷,裘新江. 凤阳花鼓戏戏曲音乐探析[J]. 滁州学院学报,2014(6):7.

[13]李亚青,江小明. 应用型大学学报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结合机制的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4):88.

猜你喜欢

滁州高水平学报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滁州西涧》(草书)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致敬学报40年
陆黛灵书法作品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