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商务口译课现状及其对策

2015-03-20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口译员理工口译

赵 雪

赵雪/吉林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吉林长春130118)。

2007年9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吉林省人民政府在中国吉林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共同主办首届东北亚经贸合作高层论坛,由此,国内市场对于能够胜任大型会议翻译的商务口译高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口译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其列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为适应这一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开设了商务口译课程。

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技能的语言交际活动。口译员在进行口译活动时不仅要能够听懂各种地方口音,同时要适应各种语速。口译员除去能用母语和第二外语或第三外语与他人熟练交流外,还要能够快速记录、快速领会理解说者的谈话内容和表达意向。由于口译内容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到哲学、社会等,这就对口译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随时都要自主独立地处理任何突发状况。而对于商务口译员,其口译的内容就大大地缩小了,仅限于商务的各种贸易活动中,但同时对于商务口译员的口译质量要求也相应提高了。

吉林建筑大学作为理工院校,带有理工特色的英语专业特设外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本专业同时学习土木、建筑英语等内容,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土木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强调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并体现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我校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师如何把握商务口译课的教学内容与进度,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提升商务口译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就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商务口译课程改革提出拙见。

一、商务英语口译课的现状

1.课堂教学场所的局限很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获取都来自课堂上教师的传授,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学生的商务英语课程实践的互动受到桌椅和教学设备的限制,不能真实地反映商务活动场景,学生缺乏实战经验。同时,这种局限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由于理工类院校的文科录取线偏低,招收的学生英语水平各不相同,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一般,尤其是听力和口语能力更弱。这就给商务英语口译课堂上各种互动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口译教材难度过大。虽然高校的口译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多都难度较大且普遍缺乏有关商务口译方面的内容。虽然教材会涉及一些商务谈判、大型会议等内容,但是更接近笔译的学习,而口译的学习及锻炼很少。而且教材配套的CD及磁带中的录音都是标准的英语口音,缺乏各个英语国家的地方口音。学生日后从事大型会议类的高级口译工作,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英语地方口音,如果没有充足的锻炼和实践就会给日后的翻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4.口译课程教学手段陈旧。没有创新的教学,学生虽然学到了大量的商务英语词汇、短语、句型及一些固定表达法,但却缺乏敏捷的思维判断力及分析能力,在翻译的实战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却无法自行解决。

5.口译课课时分配不合理。有些院校尽管开设了口译课,但每周只有2学时,而且口译理论教学占据了大部分学时,相对的实践课的学时很少。学生的口译能力得到系统的学习却得不到充分的实践。

6.师资水平差距较大。大部分口译教师的理论知识都很扎实,但同样缺乏实践经验。口译教师大多是一毕业就开始从事教学工作,从未在商务活动岗位工作过,都没有临场的口译实战经验,难以胜任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工作。

7.商务英语的口译课上有关土木、工程、建筑等方面的理工院校特色课的相关知识匮乏,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的很少。

二、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商务口译课的对策

1.理工院校商务英语教学首先应该从听力入手。只有听懂说的内容,才能进行双语的转换,因此学生要从一年级开始就锻炼听力,听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英语新闻、演讲、影视剧等。学生先是由听后复述,逐步过渡到口译。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双语的口译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鼓励学生自信、大胆地进行口译训练。

2.编写适合理工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教材。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目前,国内使用的大多数口译教程都较难掌握。某些教程还没有配备音频材料。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国内的口译教程分为三种:第一种,口译教材的专业性比较强,就某一领域介绍其口译技巧与训练,如外事、旅游和秘书英语等;第二种,口译教材侧重于口译的技巧,教材内的场景设置较少;第三种,教材综合性的介绍口译理论与技巧,同时也包括对外交流和商务活动等内容。实践证明,理工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口译教材应该采用专门介绍各种商务活动的教材,行业性质突出,使用对象明确,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一己之长,发挥优势。

3.适量增加连续传译训练。如各种会议的讲稿、文化的介绍、节日祝词、演讲、新闻发布会等。增加一定的段落口译,也可以带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使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4.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除了研读理论书籍以外,教师还要尽量多参加一些口译活动,亲身体验并实践各种口译场合,到企业或者外贸公司去参与实战锻炼,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掌握并研究口译的训练技巧,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如,教师亲自到东北亚经贸合作论坛的现场进行口译临摹,既能收集到口译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又能把实践中的经验与技巧传授给学生。

5.改进教学方法。既然是口译课堂,就要避免把口译课上成精读课或笔译课。教师要多设计各种场景与题目,如“中国银监会主席的发言”“汤加公主-中国友好协会会长的演讲”,以及模拟商务谈判现场、“第六届东北亚经贸合作高层论坛上的主持词”等。商务口译教学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学生不仅要积累商务英语知识,还要总结口译技巧,从实践中逐步掌握口译技能。

6.理工院校要合理分配口译课时,以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地在商务口译课堂上获益。根据我校的特色课程,适度地增加有关建筑、土木、材料等的翻译知识,拓宽学生这些领域的视野,有助于增加学生今后的就业机会。

理工院校的商务口译课程教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且即将面临巨大的考验。理工院校如何开设好商务英语口译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有价值的课题。我们要抓住机遇,在社会大量需求高级口译人才的情况下,开发出适合理工院校的商务口译课程,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的商务口译人才,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3年度规划课题:案例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东亚经贸发展需求下的商务口译员的培养方案的研究;吉林建筑大学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东亚经贸发展需求下的商务口译员的培养模式研究

[1]刘和平.职业口译新形势与口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3(3).

[2]蔡小忠.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第5卷),2005(4).

[3]刘和平.口译技巧[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 :理论与实践[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6]李琼.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2(8).

[7]高振强.CIPP 教育模式述评[J].教学与管理,1998(1).

[8]张元.变化中的教育评价[J].早期教育,2003(2).

猜你喜欢

口译员理工口译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征稿简则
基于谈话“参与框架”的法庭口译员角色研究
浅谈口译译员的知识基础
论口译员必备的素质
待在“箱子”里的口译员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征稿细则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