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从气血论治
2015-03-20施红
施 红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上海 200072)
耳鸣、耳聋可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常见于各科的多种疾病过程中,也可单独成为一种耳疾病。笔者根据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以气血理论为纲,按辨证与辨病相合的原则,以气血同治为大法,以宣发肺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益气养血为治则,经临床观察,可提高疾病的有效率,现探讨如下。
1 从气血论病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气血由脏腑化生输布,脏腑又赖之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脏腑病变影响气血,而气血病变也累及脏腑,气血病变是脏腑病变的重要部分。历代医家很重视气血与发病的关系,《素问·调经论》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朱丹溪曰:“气血和,一疾不生。”《普济方》也谓:“人之一生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治疗不愈,须当为之调血……”指出治久病之要法是调血。王清任《医林改错》进一步指出,不仅是久病,即使初病也要重视调和气血,谓:“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
耳鸣、耳聋的病因主要是风热、肝火、痰火、血瘀,以及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其临床主要特征为:耳鸣患者自觉耳内鸣响,甚者妨碍听觉。耳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妨碍交谈,甚至听觉丧失,不闻外声,影响日常生活。中医对耳鸣的轻者称“聊啾”,严重者称“啸”。耳聋的轻者称“重听”,中等程度者称“ ”,严重者才称“聋”,生而聋曰“聩”,《医学入门》卷五中谓:“耳鸣乃是聋之渐也。”故中医把耳鸣、耳聋两证视为同一病种。耳鸣、耳聋从气论病有虚实两端。实证主要为肺气失宣,肝郁气滞;虚证为脾肾气虚。《温热经纬·卷四》曰:“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聋葱,专主乎听。”《医学入门》曰:“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故能听声。”耳与肺的关系密切,故风邪入侵,首先犯肺,而致肺之经气痞塞不宣,蒙蔽清窍,出现耳闭塞不适、耳鸣耳聋等症状。正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曰:“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否塞不宣,故为风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甚则耳鸣旋转。”《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曰:“有怒气厥逆,气壅于上而聋者。”心情不快,郁气闭塞,或怒气上逆阻滞耳道也会出现耳鸣,肝火者耳窍轰鸣,冲逆阵作,怒则加甚。《中藏经·耳聋》曰:“肝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赤。”《古今医统·耳病》曰:“忧愁思虑则伤心,心血亏耗必致耳鸣耳聋。”《灵枢·决气》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不振,经脉空虚,清气不能上奉于耳,所以发生耳鸣。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将耳鸣、耳聋的病因责之于脾气亏虚。肾气通于耳,肾精虚衰,肾气不足,耳失濡养就会导致耳鸣。脾胃虚弱,食物中缺乏营养素使人体缺铁、缺锌,血液中缺少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引起耳蜗血管萎缩出现耳鸣。耳鸣、耳聋从血论病亦有虚实两端。①实。耳为宗脉之所聚,经脉瘀阻,经气不通于耳,致使耳失去经气的滋养,而失润、失聪,或因血瘀阻于耳道,产生耳鸣、耳聋。久病耳鸣,中医学认为,“久病在血”,“久病多瘀”。《医林改错》曰:“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又曰:“耳窍通脑之道路中,若有阻滞,故耳实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恶血者,瘀血也。故若跌打瘀阻清窍,落高坠地,损伤筋脉,血行不畅,留而生瘀,瘀阻耳窍,则听神受闭而闻声失用。现代研究认为,某些类型耳鸣耳聋与微循环障碍有关[1]。②虚。《诸病源候论·耳鸣候》曰:“血气虚损,宗脉不足,病苦耳鸣嘈嘈。”《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曰:“耳鸣脉数,黑瘦人属血虚。”《灵枢·口问》曰:“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由于劳累过度或病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经脉空虚,不能奉养于耳,或脾虚阳气不振,血液亏虚,清气不升,而致耳鸣、耳聋。
2 从气血立法
根据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笔者认为当从气血相关立论,立宣发肺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益气养血为主要治则。
2.1 宣发肺气法 耳聋治肺,始见于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其谓:“假令耳聋者,肾也,何以治肺,肺主声,鼻塞者,肺也。”认为若耳聋伴有鼻塞等肺经症状者,当从肺论治。其后尤在泾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在《医学读书记》谓:“愚谓耳聋治肺者,自是肺经风热,痰涎闭郁之症,肺之络会于耳中,其气不通,故令耳聋,故宜治其肺,使气行则聋愈。”干祖望[2]独推崇刘河间“耳聋治肺”一法,认为有许多耳聋是因肺气失宣所致。盖风邪犯人,具有向上、向外、发病迅速特征,若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扰乱致耳鸣,经气闭塞致耳聋,故凡耳聋发病猝然,以耳聋、鼻塞、咳嗽声重等肺气失于宣发之候为主者,即可从肺论治,兼风寒之邪阻窍者,取荆防败毒散出入,风热之邪阻络者,则以桑菊饮化裁,辨证参入石菖蒲、路路通、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等通络开窍之品,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三拗汤治耳聋,有“提壶揭盖”之效,可宣通耳窍,多用于治疗新病突发性耳鸣、耳聋[3]。
2.2 疏肝理气法 耳为九窍之一,以通为顺,闭则为逆。《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医林改错》中通气散具有行气宣郁、活血通窍之功,主治耳聋不闻雷声,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耳聋者[4]。名老中医施今墨先生常用石菖蒲配蝉蜕治疗耳鸣、耳聋,认为蝉蜕轻清升散,宣肺窍以增音;石菖蒲宣气通窍,两药相合,并走于上,启闭开窍甚妙,故可治疗耳鸣、耳聋,尤宜治邪干清窍,气机闭阻者。
2.3 活血祛瘀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血实宜决之。”在治疗耳聋时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早在《备急千金药方·卷六下》就有记载,药如川芎、当归、牡丹皮、大黄等,但作为专门的活血化瘀、行气通窍的方剂,则以《兰室秘藏·卷上》的柴胡聪耳汤为首,用于治疗“耳中干结,耳鸣耳聋”。《医林改错》治疗上主张“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通窍活血汤亦是最常用的方剂之一,诚如“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晚服此方,早服通气散,日2剂,三、二十年耳聋可愈。干祖望教授根据此方自拟验方化瘀聪听丸祛瘀生新,改善听力,使血脉畅利,瘀血以行,而窍闭自开,听神复聪[5]。现代医学认为,耳鸣、耳聋与内耳供血障碍有关,可因血栓或栓塞形成,血管痉挛引起,当重视通调血脉,常用药物为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
2.4 益气养血法 李东垣谓“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之为病”,《嵩崖尊生全书》亦谓“脾胃一虚,耳目九窍不利,故治脾为耳症第一要义”,因脾居中州,主升清阳,运化水谷精微,并将精微上输于肺,由肺朝百脉,使诸窍得以濡养而清健。若脾胃一衰,难化精微,清阳不升,无以上供清窍,耳窍失于濡养,耳鸣、耳聋作矣。其表现多为耳鸣阵阵,绵绵不断,甚则耳聋,每伴有头晕体倦,少气懒言,劳累后加剧,饮食减少,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升阳,聪耳明目,方选益气聪明汤化裁。李东垣主张甘温益气,对内伤脾胃所致的耳鸣耳聋以调中益气汤;脾胃虚弱兼外感者,用温卫补血汤[6]。明·赵献《医贯》赞赏东垣之论,谓“经曰,清阳出上窍,胃气者,清气元气春升之气也。同出而异名也。令人饮食劳倦,脾胃之气一虚,不能上升,而下流于肝肾,故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邪害空窍,令人耳目不明,此阳虚耳聋,须用东垣补中益气汤主之”,进一步阐明了阳虚耳聋为脾胃气虚,清阳之气不能上充耳窍所致。《辨证录》中发阳通阴汤有补气温中、养营耳窍之功,用于气血不足,清阳不升,清窍失利的耳聋、耳鸣者,对脑鸣不已者也有疗效。《明医杂著·耳鸣》也指出“若血虚有火,用四物”。
3 结语
现代医学治疗耳鸣、耳聋方法众多,但由于目前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效果很难 满意。中医治疗耳鸣、耳聋有其独特之处,即辨证论治。耳鸣、耳聋重在辨别气血虚实。根据肺主气主宣肃,脾土生肺金,金水相生等理论,笔者以气血理论为纲,分析耳鸣、耳聋的病机,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以气血同治为大法,以宣发肺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益气养血为主要法则辨治,临床运用取其协同作用,具体可根据辨证与辨病的结果,于病程的不同治疗阶段有所侧重。
[1] 傅晓东,葛灏.突发性耳聋听力、甲襞微循环与中医辨证关系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8(4):170-172.
[2] 严道南.干祖望老师对通窍药物的运用[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4):26-27,25.
[3] 干祖望.中医对耳鸣、耳聋的认识及处理[J].中级医刊,1984,(7):58.
[4] 杨君儒.通气散治疗耳鸣耳聋[J].四川中医,1992,(7):50.
[5] 李云英,廖月红.干祖望教授运用化瘀法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1):69-70.
[6] 李华,李云英.古代中医对耳鸣、耳聋的认识[J].吉林中医药,2003,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