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

2016-09-19孙晨耀胡佳奇杨梦珍姚子昂李诗梦郭华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寸口经气循行

孙晨耀 胡佳奇 杨梦珍 姚子昂 李诗梦 郭华



·争鸣·

从“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

孙晨耀胡佳奇杨梦珍姚子昂李诗梦郭华

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法不仅可以判断人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用药,临床价值极高;祝华英先生提出“经气双向循行”学说,不仅化解了经气循行方向的矛盾,还阐明了人迎寸口脉法的原理,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然而,“经气双向循行”学说和人迎寸口脉法皆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末也提出了一些反思。

经脉;经气;循行;人迎寸口脉法;补泻

人迎寸口脉法广泛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中的《六节藏象论》《腹中论》,《灵枢》中的《终始》《经脉》《禁服》《热病》《本输》《四时气》《诊疾论尺》《五色》等,共计16篇,占《内经》论述脉法一半以上的篇幅,可见此脉法在《内经》中的地位[1]。

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法不仅可以判断人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用药,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然而,当今之世,人迎寸口脉法及其配套的治法已极少为医家所知晓,几乎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亟待后人挖掘。本文将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经气双向循行”的角度,分析人迎寸口脉法诊病及治病的机理,并落实到临床,希望能引发进一步探讨。

1 “经气双向循行”理论概述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2]3,表明经气沿着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关节流注;《灵枢·根结》和《灵枢·卫气》也记载了根结穴和根溜注入穴,说明经气在经脉中作“由末梢到躯干的向心性循行”——很明显,这与现今广为人知的“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2]75顺序不相符。对于这种矛盾,笔者曾著《对经气向心性循行模式的溯源、探析及应用》一文整理并讨论了各医家的见解,本文专从“经气双向循行”的角度展开论述——经脉中的经气并非永远保持着“脏→手→头→足→腹”的循行顺序,它还有一半时间循着“腹→足→头→手→脏”的顺序运行,下面进行具体探讨。

《难经·一难》云:“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3]该条文不但记述了经气循行的速度和一天的总路程,还揭示了一个很深的经脉秘密——《难经·二十三难》记载十二经脉、任督二脉、阴阳跷脉的总长度为1620寸,一万三千五百息中,经气一共行进了八万一千寸,正好是全身经脉长度的五十倍,说明经气沿着周身经脉“完整”循行了五十次。《灵枢·营卫生会》的“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与此相似,通常被理解为“一天之中,卫气在夜晚行于阴分二十五周,在白昼行于阳分二十五周”,这显然是不对的,若这样理解,经气相当于只沿着周身“完整”循行二十五次,与81000寸的数字不符。

“阴阳”在《内经》中有多种意义,除了表示具体事物,也可表示某种状态或趋势,若将“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理解为“经气时而向心性循行、时而离心性循行”,看似怪异,实则与“阴阳”的思维范式高度和谐。祝华英先生于1998年著《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将其在入定状态内视的“经气双向循行”细节公布于世,解决了《灵枢经》中的诸多矛盾,内容概括如下:在同一时刻,经气在同一经脉的左右两侧以相同速度运行,但方向相反,即当左侧手太阴肺经向指端运行时,右侧手太阴肺经向脏端运行,其余类推[4]。手三阴手三阳的双向往返运动不过肘、足三阴足三阳的双向往返运动不过膝(祝先生自认修为所限,比合穴更深之处,难以体察到经气的双向循行,未必真的局限于肘膝)。

随着十二经脉经气运动方向的变化,十二经别穴的开闭随之改变,以胃经与脾经为例:当足太阴脾经由足走胸之时,“属脾络胃”之脉开放,同时,足部的“公孙别穴”关闭;脾经由胸走足时,足部的“公孙别穴”开放,同时,“属脾络胃”之脉关闭;当足阳明胃经由胸走足时,轮值下肢的“丰隆别穴”开放,同时膈下“属胃络脾”之脉关闭;胃经反运行时,轮值膈下“属胃络脾”之脉开放,同时,下肢的“丰隆别穴”关闭。

除十二经脉之外,前、后中线的任、督二脉也在运动,任脉与督脉各有两条经脉线,呈双螺旋结构交缠在一起运行。任脉属阴,却与同侧足三阴经的运动相反;督脉属阳,却与同侧足三阳经的运动相反——当左侧足三阳经的经气反运上升的同时,左侧的督脉则运行下降,当左侧足三阳经的经气正运下降的同时,左侧的督脉则运行上升,其余类此;同样,当右侧足三阴经的经气正运上升的同时,右侧的“任脉”则运动下降;当右侧足三阴经的经气反运下降的同时,右侧的“任脉”则运行上升,其余类此。由于任、督二脉与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阴、阳运动方向不同,起到“排斥性反作用”,但相反之动力,亦有相助足六经运行之功。“督脉总督阳经,任脉总任阴经”正与此相和。

在生理状态下,经穴有规律地开放与关闭,十二经脉经气在任督二脉的助力下,进行阴、阳的交换,保证气机升降有序、阴阳调和。

本节开头的矛盾,正可用“经气双向循行”来解释:经气在经脉中,既可向心性循行,亦可离心性循行,《黄帝内经》不同篇章记录的是经气循行的不同侧面,《灵枢·本输》中描述的正是十二经脉经气的向心性循行,而《灵枢·经脉》所描述的是单侧经脉如环无端的循行——将两者综合考量即可获得经气循行方式的全貌,揭开很多“未解之谜”。

2 从“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

《灵枢·终始》云:“持其脉口(寸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2]24-28人迎寸口诊法,是通过比较人迎和寸口脉的“盛衰”以及各自的“躁与不躁”,来探知身体状况的一种方法。根据《灵枢·经脉篇》[2]29-35,列表1如下。

表1 手足十二经脉太过、不及表

上段的“阴阳有余不足”一直被解读成抽象的概念,难以落实到临床。若转变思路,将其代入“经气双向循行”理论,则豁然开朗。在生理状态下,人体两侧的同名经脉同速反向而行,人体处于不盛不虚、阴阳平和的状态,寸口脉和人迎脉各代表阴、阳的力量,其脉力的大、小、盛、衰也当“以平为期”。在病理状态下,两侧同名经脉同速反向而行的平衡被打破,寸口脉和人迎脉也会失去应有的平衡。若两侧足太阴脾经皆上行,属络脏腑的穴位关闭,经气壅滞在寸口,则寸口大于人迎;若两侧足阳明胃经皆上行,属络脏腑的穴位关闭,经气壅滞在人迎,则人迎大于寸口。临床上根据这个规律以及一倍、二倍、三倍的量化关系,就可以判断出病因是哪一经的循行异常并加以施治。

经气在“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的运行形成了第一道环路,因为人迎、寸口直接是该循环所过,所以当太阴、阳明脉出现了经气逆乱,会直接反应在人迎、寸口,盛衰对比最明显,故以三倍的脉象诊候太阴、阳明的疾病。

经气在“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的运行,形成了第二道环路,因为少阴、太阳脉与人迎、寸口隔着一个循环,所以当太阴、阳明脉出现了经气逆乱,会间接传至人迎、寸口,盛衰对比较明显,故以二倍的脉象诊候少阴、太阳的疾病。

经气在“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运行,形成了第三道环路,因为厥阴、少阳脉与人迎、寸口隔着两个循环,所以当厥阴、少阳脉出现了经气逆乱,会更加间接地传至人迎、寸口,盛衰对比较明显,故以二倍的脉象诊候厥阴、少阳的疾病。

因此,根据人迎、寸口脉的盛衰对比,便可确定逆乱、壅滞发生在哪一道经脉环路的阴经或是阳经,再根据脉象躁动与否,确定具体的经脉,并加以施治。

3 “经气双向循行”理论及人迎寸口脉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灵枢·终始》介绍了人迎寸口脉法对于针刺补泻的指导作用:“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经文里先根据人迎脉与寸口脉的盛衰,判断疾病所在的三阴三阳系统,再根据脉的“躁”与“不躁”区分出手足,最后通过“两刺阳经,一刺阴经”,也就是取两个阳经穴,一个阴经穴进行针刺补泻的操作,使得人迎脉、寸口脉的盛衰趋于平和,即可治疗人体之疾[5]。

《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从经气双向循行的角度思考,若双侧足阳明经同时由足走头,则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的经气必然会不足。应当出现臑臂内前廉痛厥、少气不足以吸、食则呕、心下急痛等经脉症状,并候到人迎大三倍于寸口,此时病人的病情往往已经很危重,需要立即用强刺激的温针或灸法作用于双侧足太阴经的合穴,帮助脾经的经气由足部向胸腹上行,方可回阳救逆;倘若不知脉象,仅仅因为病人呕吐而针刺足三里试图降逆和胃,则足阳明经的逆乱加剧,病人将在得气之时阴绝阳脱而昏厥。

除了急危重症,一些相对缓和的疑难杂症,也可以从“经气逆乱”的角度论治。笔者曾接诊一位患者,22岁,男性,上腹疼痛无休止3日,部位在剑突下1寸,痛引脐部,食后加重,喜温不喜按。自述接受了一次“艾灸膀胱经排寒治疗”后,上腹部一直隐隐作痛,于夜间11点进食两斤桑葚后剧烈加重。尝试过喝中药、针刺梁丘、灸至阳,以及服用铝酸铋、雷贝拉唑,皆无效,来求诊时已是第四天。考虑到常规疗法已经被尝试过,乃利用人迎寸口脉法,诊得“人迎大二倍于寸口”,因为该患者艾灸膀胱经后出现腹痛,且痛位在十二指肠,初步将患者诊断为双侧“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环路的经气逆运,气机壅滞在小肠,引起无休止的腹痛。根据“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的原则,用泻法针刺昆仑、申脉,导引膀胱经经气下行;将玻璃瓶盛满温水置于患者两足下涌泉穴,稍作温煦,同时沿着大腿内侧的肾经,自足向膝做艾灸,助足少阴肾经经气正运。涌泉热敷时患者自述痛减,当艾条移动到肾经合穴阴谷穴时,患者喜呼“不痛了”,持续温煦约5分钟,换另一侧肾经,双侧交替一次后,嘱患者自灸肾经20分钟,患者离开时已如常人。3天后,患者告知腹痛没有再犯,发病前腹部痞满的症状消失,食欲、消化能力都有很大改善。由此推知患者的腹痛是膀胱经排寒过程的伴发症状,是身体向好处转归的一个信号,实质是膀胱经中的邪气被灸焫之力驱赶到了小肠经,中焦却无法继续将寒气排出,于是经气循行壅滞,引发剧烈腹痛。通过艾灸肾经,一方面引导经气运行以疏通壅滞,另一方面进一步驱散寒气,则病立瘥。祝华英[4]利用“经气双向循行”的理论及人迎寸口脉法治病的医案,给了本文很大的启发。

4 结语

“经气双向循行”理论的思维范式有其内在的自洽性,也可以完美嵌入传统经脉理论,虽然尚缺乏更加具体的文献支持和实验证据,自身也需要在细节上进一步完善,但针灸学界不妨对它多一点关注,把它当作对现行经脉理论的一种补充也未为不可。

关于人迎寸口脉法,众所周知,人迎脉是颈内动脉,寸口脉是桡动脉,前者生理上就比后者粗大,难以比较。在这种情况下,有医家根据《脉法赞》中“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记载,提出了“人迎、寸口都在两桡动脉的关前一寸,左为人迎,右为寸口”,并通过寸脉、尺脉与关脉的比较,从而判断病变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哪一条经脉[6]。虽然此位医家临床疗效非常好,但是如果左右两手的寸脉皆大于关脉,很明显就无从判断病变的归属了,故而这套改良的“人迎寸口脉法”仍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认为,《内经》中的比较人迎、寸口盛衰,未必直接比较脉形,更多的是比较脉的气势,那么便不会因为颈内动脉和桡动脉的宽窄差异而背离《内经》原文了。

根据人迎寸口脉法对穴位施行补泻,确有疗效,然而疗效会不会仅仅来源于针刺了特定穴位?比如曾治疗一个呕逆病人,候得人迎一倍于寸口,判断为胆经气逆,泻胆经的经穴阳辅、荥穴侠溪,补肝经的合穴曲泉,扎前两个经穴对病情没有明显改善,扎了曲泉穴后,患者自述“胸口的气顺了”。根据“二泻一补、二补一泻”原则所取得的疗效实际来自于某些特定穴位的特殊治疗作用,那么“人迎寸口脉法”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方法,是否仍值得继续挖掘?当然,人迎寸口脉法作为一种治疗思维,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它的疗效是“误打误撞”的,恰恰相反,由于其操作的简单性和临床的高效性,因此,有必要发掘和研究此脉法,使之在临床上发挥作用。

[1]王栋,常虹,刘兵,等.《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法的解读与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0):3059-3061.

[2]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4-28,29-35,75.

[3]黄帝八十一难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2.

[4]祝华英.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11:13-17.

[5]刘兵.经脉“盛泻虚补”解读与思考[C]//中国针灸学会年会.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

[6]王伟.拨开迷雾学中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43-48.

(本文编辑: 董历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1)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本科教学部

孙晨耀(1995- ),2012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E-mail:847457301@qq.com

郭华(1972- ),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E-mail:guohua852@126.com

R241.1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6.09.009

2016-05-22)

猜你喜欢

寸口经气循行
人体经脉养生律
浅论手太阴肺经经气运行规律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六阴经“经气”性质的探讨
督脉循行考
从西汉出土经穴髹漆人像看手厥阴经脉的循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