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2015-03-20王海军陈俊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民俗河北省

王海军,陈俊强,陈 巍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体育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2.吉林警察学院警体部,吉林长春 130117)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王海军1,陈俊强2,陈 巍1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体育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2.吉林警察学院警体部,吉林长春 130117)

以文化生态学、社会学和体育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河北省民俗体育在传承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生存环境的改变、传承出现断层、价值观念的改变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制约民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现代价值等方面出发,提出生态发展策略,以期构建一条能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文化生态之路。

文化;民俗体育;价值观念;生态发展

民俗体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发挥河北省文化遗产的区域优势、凭借当地的区域条件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旨在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出发,探析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在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1 文化生态学与民俗体育文化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作用机理的学科,186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他的著作中首次提出[1]。文化一词源于古拉丁文,当时意蕴耕耘和挖掘土地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直到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对文化进行首次定义。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文化做出了不同的界定。通过研读与整理文献发现,学者们都认为文化应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内涵。生态学在经历数次的历史飞跃后,形成了多门交叉、渗透与融合的学科,文化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新兴学科。民俗体育是民俗学和体育学的交叉学科,近几年学术界开始关注民俗体育的研究,然而至今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体育科学词典》将其定义为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2]。它承载着健身、娱乐、竞技、节令、民族性和传承文化的功能,是民俗与体育交叉产生的产物,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不断西化、经济全球化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民俗体育所面临的困境非常严峻,如何延续与发展、弘扬与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的原有属性,如何实现其可持续的生态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研究以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全面搜索和深入挖掘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所面临的困境,通过生态学的角度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和现代价值层面对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期为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2 制约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因素

2.1 生存环境的改变制约民俗体育的发展

生存环境是民俗体育形成、繁衍与发展的基础。河北省民俗体育的形成主要依托家族、村落和社区。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开始实施城镇化战略。近年城镇化进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城镇人口的比例由2000年的36.22%升至2014年的62.87%。民俗体育植根于农村,来源于生产劳作,城市化进程使依附于农村传统文化土壤的民俗体育深受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接受的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休闲、娱乐与健身(如看电影、玩游戏、跑酷等),即便参与体育活动也以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如NBA的篮球、跆拳道等)为主,严重压缩了民俗体育的生存空间。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以足球、拉丁舞等西方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城镇化使广大农村变为城镇,给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但也破坏了民俗体育的生存环境,如道路等基础建设被切分的凌乱不堪,进一步压缩了民俗体育的生存空间。

2.2 价值观念多元化制约民俗体育的发展

人的价值观念指引着人的行为活动。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倡导“中庸”“和谐”,而西方体育文化则以竞技体育为主,从奥林匹克运动到世界杯比赛无不体现西方体育的主导化,这种背景改变了传统体育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以及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人们开始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过度满足上,使我们的价值观念更加西化。多数人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的消亡持有漠视的态度,造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量流失。另外,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麻木或缺乏自我意识,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不能意识到民俗体育的真正价值,忽视了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价值,对舞龙舞狮、划龙舟、太极拳和打冰尜等民俗体育项目知之甚少。

2.3 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力保障。国家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如申遗计划、四年一届的民族运动会、相关民俗体育的科研论文,但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没有建立专门的民俗体育文化管理部门,缺乏对民俗体育项目发展的资金支持,没有开展广泛的宣传。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政府更加注重GDP的增长,将重点放在如何发展经济上。并且随着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影响,政府将目光放在发展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上,忽视了民俗体育的发展,使民俗体育处于无组织的状态。通过调查发现,在河北省民众参与的民俗体育项目中除部分民俗体育运动有一定的组织外,其它的运动都是自发组织的。

2.4 民俗体育的传承出现断层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民间艺人外出务工以维持生计,导致项目传承人断层。同时随着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不均衡,偏远地区经济落后与萧条,农村年轻人口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大量涌入城市,无法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的民俗体育开始被淡忘而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使民俗体育活动传承的客体也在逐渐流失。河北省民俗体育在传承过程中出现“血缘脉络”“传男不传女”“言传身教”等现象,或本身为了生存而存在“追求经济利益”“留一手”等现象,年轻人常年在外,且长期受到外来现代文化的侵袭,对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失去兴趣的现象,使民俗体育传承的断层现象进一步加剧。

3 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学分析

3.1 自然环境层面

自然环境是构成文化生态学重要因素之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着特定的民俗体育文化[3]。我们要依托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活环境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传承与发展。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民族区域,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燕赵之地之称。地貌以丘陵、平原和山地为主,有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等 55 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俗体育文化,如青龙满族自治县处于群山怀抱之中而发展的荡秋千、高脚竞速、攀岩等民俗体育项目,秦皇岛依托地理位置和水域特点在端午节举办的的赛龙舟,孟村的太极拳依托沧州武术盛名被列为国家十大传统拳种等。这些体育项目不仅培养了民众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更体现了民族精神。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压缩了民俗体育的生存空间。我们要确证民俗体育的时代价值,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与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促进民俗体育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3.2 经济层面

面对全球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与融合的社会发展趋势,河北省民俗体育项目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已逐渐被忽视。对民俗体育项目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节假日、庆丰收等活动来对待,而需要借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来盘活地区经济。河北省作为旅游大省,可将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联系,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统筹兼顾社会、环境和生态各方面的因素,形成资源优势互补,既丰富了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又提高了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知名度。政府要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给予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民众、尤其是项目的传承人要意识到民俗体育的时代价值,防止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唤醒民众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逐步实现民俗体育文化与商业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实现兼顾生态环境与文化内涵的可持续发展。

3.3 社会层面

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我们应依托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民俗体育的扶持政策(如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每年一届的河北省武术比赛),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体育项目,开展民俗体育文化宣传,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建立民俗体育文化管理部门,提升民俗体育项目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同时借鉴蒙古族举办的“那达慕大会”,将民俗体育文化与经济贸易相结合,大力开展相关学术交流,积极主办区域性民俗体育活动赛事,为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3.4 现代价值观念层面

价值观念是指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逐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基本观点与信念。人的价值观念指引着人的行为活动[4]。随着社会进程加快,西方竞技体育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入侵在价值取向上形成了较强的牵引导向作用,影响区域居民对民俗体育文化价值的认知情况。我们应重塑优秀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形象,更新认识,让那些被视为“落伍”的民俗体育重新回到民众心中。地方政府要加大扶持文化发展的力度,如荡秋千、赛龙舟、骑马射箭等项目对于培养人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有较强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加大宣传,依托国家政策的支持举办民俗体育活动赛事,确证民俗体育的健身、传承文化和民族记忆的价值,让民众了解民俗体育文化的真正精髓,唤醒民众的民俗体育保护意识,提高自我认知度,实现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民众自我层面确证民俗体育的时代价值,确保民俗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4 结语

河北民俗体育文化植根于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承载着健身、娱乐、观赏、竞技和传承文化的功能,是民俗与体育交叉产生的产物,有着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北省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传承出现断层、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和现代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制约。我们不应以“先进”和“落后”为依据来判定民俗体育的价值,而应确证与宣传河北省民俗体育的时代价值,唤醒民众的民俗体育保护意识,营造社会保护、国家支持和民众参与的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1]陈永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75-80.

[2]郎勇春.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民俗体育演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165-168.

[3]尤勇.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热点问题分析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1):21-24.

[4]夏成龙.生态系统视角下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14(3):155-159.

[5]张华影.文化生态视域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变迁与应对[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13(6):140-143.

2015-09-27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5040415)。

王海军(1983- ),男,吉林长春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从事运动生物力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

G812

A

2095-7602(2015)12-0068-03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民俗河北省
冬季民俗节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民俗中的“牛”
河北省
民俗节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