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图书馆馆藏东北老报刊经眼录
——《新文化》《灿星》《新青年》《船厂》

2015-03-20孙浩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新文化报刊

孙浩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吉林长春 130032)

吉林省图书馆馆藏东北老报刊经眼录
——《新文化》《灿星》《新青年》《船厂》

孙浩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吉林长春 130032)

吉林省图书馆馆藏有丰富的东北老报刊。本文就所涉猎,择选不同时期、不同城市、不同形态、不同风格、不同宗旨的四种期刊略作描述,即大连《新文化》创刊号、哈尔滨《灿星》第一期、沈阳《新青年》文艺专号、吉林《船厂》创刊号,其中对《船厂》的关注以往尤为少。部分略作文献史料的勾稽、索引,以示其思想文化及文学、文化的特殊价值。

馆藏东北老报刊;《新文化》;《船厂》

东北历史文化很有特殊性,其中之一就是殖民色彩,这也体现在近代东北报刊的发展上。即使以中文报刊论,早期也多是由俄日操办,如俄国人所创办的旅顺《关东报》和沈阳《盛京报》都是在1904年[1],堪称最早的中文报纸;而几份历时较长的报纸也如此,如1906年3月俄国中东铁路管理局在哈尔滨创办的《远东报》存在了15年,1906年10月日本人中岛真雄在沈阳创办的《盛京时报》存在了38年,1908年11月日本人金子平吉在大连创办的《泰东日报》存在了37年,1922年9月由中岛真雄在哈尔滨创办的《大北新报》存在了22年。这些报纸都几与日俄在东北的殖民侵略相始终,有很丰富的文献价值。伪满洲国成立弘报协会,日伪对东北报刊业实行了垄断,其中只新生期刊就逾60种[2]。作为原始文献,这些数量巨大的报刊富有史料价值,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利用得不够,研究也不够深入全面,原因之一是对这些原始老报刊的整理欠缺。《盛京时报》印行缩印版,使用就很广泛;近年来,初国卿主持编印《伪满洲国期刊汇编》,可谓嘉惠学林,然而这些整理打捞与尚散佚在各图书馆、卷帙浩繁的老报刊相比还远不够。老报刊作为文献,具有原始性价值,接触老报刊、整理老报刊、印行老报刊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笔者近年来在吉林省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翻阅老报刊较多,系统关注的约30余种,有些期刊甚至未有人提及,很是可惜。本文选取不同时期、不同主办人、不同主旨、不同风格的四种略作叙述,权作对馆藏老报刊整理工作的一点不自量力的提醒。

1 大连《新文化》创刊号

1.1 所见情形

(1)封面印有“新文化”“月刊杂志”“创刊号”“中华民国十二年二月号”“大连市外文化台新文化社发行”“邮便物认可:中华民国 每月一回 八日发行”“傅立渔等创孙中山题字”“发行人:傅立渔,编辑人:汪楚翘”等字样。值得留意的有两处:一是封面由红、黄、蓝、白、黑等五色构成,显然有所寓意;二是右侧上方有小字“大正十二年二月八日 第三种”,可见日据地之特点。

(2)目录

祝电

一 论文:力之统一与法之统一 西河

东三省之内忧外患 吴云

文化与国力 傅心炯

青年修养之我见 汪楚翘

宗教之过去及将来 汪楚翘

无政府主义之研究及批评 黎明 译

世界和平之危机 汪楚翘

二 小说:万恶的毁人炉 汪楚翘

烦闷 何仕民

战之罪过 汪楚翘

三 戏剧:螟蛉祸 逖

四 游记:世界公园再游记 傅立渔

五 杂俎:旧诗四首:

瞿良十《答立渔弟论诗》一首

傅西河《谨步瞿劬庵丈诗原韵》一首

叶楚伧《黄海中元旦》一首

龙山居士《观邓石如先生大草碑帖有感》《过去》(蘋云)

六 青年之声:

略述我国国弱之种种原因(孙庭军)

一个婚姻的谈话(赵云奎)

打破旧式婚姻是青年的责任(班翰青)

1.2 述评

《新文化》创办于1923年2月。其时,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宣传文化”。《发刊词》提出:“主张世界大同,反对人种差别”;“主张南北统一,养成民主主义精神”;“主张发挥中国固有文化之精神,吸收西洋文化之精髓”;“主张普及教育,废除阶级”,“防止资本家之专制,以保经济之均衡”。该刊是“五四”运动后,东北地区最早创办的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刊物,与《泰东日报》同为大连重要的文化阵地。1924年4月,刊物更名为《青年翼》。1925年1月,《青年翼》正式以大连中华青年会会刊名义出版发行。大连中华青年会是1920 年7月1日由傅立渔等发起的大连地区第一个进步爱国团体。《新文化》不是专门的文学刊物,但是设有“文学”栏目,大量刊载大连作家的诗歌、小说、杂文等新文学作品,凸显了新闻媒体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精神。该刊除在东北地区发行外,还发行到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武汉、广州等地,在全国有相当大的影响[3]。《新文化》(《青年翼》)存在5年多时间,期间共发表小说120余篇,多是以白话文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汪楚翘的《恶果》《忏悔》,叶绍钧的《春光不是她的了》,李健吾的《红被》等,都首先发表在《新文化》上。其中,《恶果》连载于1923年至1924年《新文化》第5、6、7号,是大连地区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有影响的中篇小说[4]。

以下对发行人傅立渔略作叙述,以便于对《新文化》内容、立场、风格之理解。傅立渔(1882-1945),近代著名报人,“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5]。安徽英山(今属湖北)人,字新德,笔名笠渔,号西河、读秋楼主等。1899年考取秀才,后入安徽大学堂,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法律,期间结识孙中山、陈独秀等人,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前回国,后在苏皖一带从事革命活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外交部参事。因反对袁世凯专制,弃官到天津创办《新春秋报》。1912年8月被袁追捕,遁居大连,至1928年7月被日本殖民当局驱逐出大连,共居连16年。傅堪称大连之文化领袖,他坚民族立场定,以文化反帝爱国。组织爱国团体“大连中华青年会”,创办《新文化》,兴办教育。1913年8月,被《泰东日报》社长金子平吉延请为编辑长,力主“泰报既系汉文报,读者是中国人,只能站在中国人立场说话”,“遇有中日两国争端及民间纠纷,是非曲直均服从真理正义,平等对待”[6]。主笔期间,泰报立场鲜明,对日本当局也仗义敢言,富有进步色彩。被日本当局驱逐离连后,傅在京津先后任《益世报》《新中华报》《大公报》主编。

客观地说,傅是一位出身旧学又与时俱进、充满革命热情与爱国精神的人物。作为当时大连的名流,他还是当地著名的嘤鸣诗社成员,是大连文化刊物《辽东诗坛》的骨干。《新文化》设“杂俎”栏目,也是文人雅集交流的需要。此外,其他栏目、文章的形式与内容都是开新的。

2 哈尔滨《灿星》第一期

2.1 所见情形

(1)32开,封面有“灿星”“马龙云”“1930年5月”字样,排版与今之杂志惯常排版相似。

(2)作品统计(第二卷为新诗集):TS 1篇,大心5篇,介青3篇,汝篌2篇,血风、血影、光虹各1篇,朱锡后2篇,均风9篇,依克10篇,松林4篇,青枫1篇,秋风、茂苓各1篇,逢汉12首,浮生6首,淡火5篇,寒松、彭梦佛、傅讐各1首,枫寒(即逢汉)、鸣干7篇,郑健1篇,德济2篇。计有作者23人,作品76篇。

另有“通讯”(鸣干、郑健、介青)。

2.2 述评

本刊为《国际协报》副刊。《国际协报》是国人自办的民营报纸,1918年在长春创刊,1919年11月迁至哈尔滨,1937年10月被迫停刊。这份报纸特色鲜明,其社评和文学副刊都有较强的反抗性。正因如此,1931年12月23日到1932年3月7日期间该报被短暂停刊。《灿星》周刊的情况是这样的: “东北易帜之前到《国际协报》主编副刊《国际公园》的赵惜梦,首先新办《绿野》周刊,刊载绿野社成员的作品。不久又相继新设《灿星》《蓓蕾》《蔷薇》《塞上》《五分钟》周刊,每日轮流出版。这6个风格和流派不同的文艺周刊,分别由6个同名文艺社供稿与编辑,文责自负。……其中《灿星》《绿野》和《蓓蕾》等集卷成册,在哈尔滨等地书店零售,颇受读者欢迎。”“灿星社是共产党员楚图南指导青年师生成立的,以“普罗文学”为目标,为北满第一个左翼文学团体,其成员有柯南平(即诗人柯仲平)、谢仲伍(历史学家尚钺)、穆木天、杨定一等革命和进步人士[7]。

3 沈阳《新青年》文艺专号

3.1 所见情形

(1)大32开,封面有“新青年 文艺专号”“通卷六十四号”“康德四年十月三十日发行”字样。发行人:中傑;编辑人:陈健男。计 68页。

(2)目录:

一个无诗的诗人的日记(古丁)

鲁迅语录。暮景(苏克)

堀口大学诗三章(百灵译)

偶感偶记(史之子)

佛门三记(阿Q)

乡土(白石)

病后随笔(杨絮)

病人的故事(王固)

谈standkol(爵青)

满洲诗坛的流变(黄汉)

鲁迅语录

火焰的祭物(骧弟)

日记半日抄(孟原)

忆萱斋笔谈(源欧)

秋雨黄昏外一篇(黄曼秋)

剑(骑士)

镇子上的学校(刘爵青)

从帮忙到扯淡(鱼日)

3.2 概况

该刊1935年10月20日由“新青年旬刊社”在沈阳创刊。编辑人为陈健男,发行人为申杰。社址在奉天市商埠地三经路伪满洲国协和会奉天省事务局内。《伪满洲国期刊汇编》编入第一辑第六种,从1935年10月到1940年6月,计9册,兹不详述。

4 吉林《船厂》创刊号

4.1 所见情形

(1)32开,半月刊,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二月一日发行,共59页。

(2)目录:

文学的生命流 石英

沦陷期中吉林文学界 吴逆【徐玉诺、穆木天、陈翔鹤、尚钺】

欢喜岭:民族爱 流人

劄记 南昌

夜话 陆望幽

来访和影子 也蒂

神殿的黄鼠狼

炮台山 寻幽

松花江:青塜怨 凌文

我们更该前进一步 含笑

苇笛 宋华

吊 湘紫

故园 玉弟

孩子的哭声 水墨

犒师 塞风

4.2 述评

此刊发行于吉林,本期署名吴逆的《沦陷期中吉林文学界》很有史料价值,保存了地方文坛生态的原始资料,给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线索。 如文中写到“自从五四的怒潮,汹涌到东北,首先便爆发在吉林,内地活跃的作者,徐玉诺、穆木天、陈翔鹤、尚钺等人都纷纷地回到了故乡,领导故乡的青年们展开了热烈的活动,白杨社、火犁社都是使我们不能忘怀的存在。”除了以上作家、社团信息,文中提到活跃在长春、哈尔滨、营口以及吉林本地吉林籍作家多达数十位,如乙卡、金马、罗绮、阿里、宋经、凌文、南吕、云翎、乔赛、奚子矶、纪直、琴子、林子双、欣生、柴戈、石塋、杨野、宋华、流萤、桐贞、冷歌、韦长明、方季良、叶未行、鲁莱、白辛等,这些人能写善编,皆名噪一时。然至今,除了徐玉诺、穆木天、陈翔鹤、尚钺、冷歌、乙卡等几位让人熟识外,其他甚至闻所未闻。如金马,据笔者粗浅考证,其五四前后在上海著名报刊多有文章发表。如能多作考证,对地方文学乃至现代文学都不乏补充之益。

综上,本文所选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四本老刊物:大连《新文化》紧承新文化运动,堪为东北地区新思想、新文化风潮的旗帜与阵地;哈尔滨《灿星》是报纸独立副刊的代表,其影响哈埠在当时与《蓓蕾》相颉颃;沈阳《新青年》颇具伪满刊物的特点,有浓郁的文艺性;诞生于东北解放之际的《船厂》富有地域色彩,保留了大量的当地文学史料,值得重视。

[1]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813.

[2]金毓黻.东北要览[M].沈阳:国立东北大学,1944:725-727.

[3]邱伟.“安静的关东州”澎湃的新文学[N].大连日报,2014-07-23.

[4]佚名.《新文化》连载的汪楚翘《恶果》[N].大连日报,2005-06-07.

[5]魏刚,于春燕.傅立渔主笔下的《泰东日报》[M]∥大连近代史研究:第6卷:480-488.

[6]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大连市志《人物志》[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2:456.

[7]林伊.黑龙江解放前的报纸副刊[J].新闻传播,1994(2).

2015-06-14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S36);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JD1)。

孙浩宇(1978- ),男,河南卫辉人,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从事近代报刊史料及东北地方文化研究。

G250

A

2095-7602(2015)08-0157-04

猜你喜欢

新文化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百强报刊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角色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小城远教“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