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闽南语节目播音主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12-29周秀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闽南语闽南播音员

周秀杰

(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福建厦门361000)

闽南语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起源于闽南地区。主要分布地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外,还包括浙东南区、广东潮汕、海南岛等地。东南亚国家乃至欧美国家中的相当一部分华侨或华裔都以闽南语作为日常交流语言。近年来广播电视闽南语节目快速发展,在推动闽台文化交流、构建两岸同胞民族认同感、增加海内外华人文化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电视媒体方面,目前大陆地区开办闽南语电视节目的地市级媒体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厦门、漳州、泉州等三个使用闽南方言的地区,电视台有闽南语电视节目的主要有厦门卫视、泉州市电视台闽南语频道、漳州电视台等;而省级或中央级开设闽南语电视节目的媒体设立在福州、北京等地,电视台有东南卫视、海峡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等。这些电视台设立的电视栏目多样,有“民生新闻播报”、“闽南文化访谈”、“闽南地方戏曲欣赏”、“闽南语歌曲大赛等”。在广播方面,目前北京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闽南之音以及福建省的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厦门闽南之声广播等媒体都是专门的闽南语广播频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开设有闽南语节目。这些广播电视闽南语节目的开办与播出立足于闽南本土文化的传播,服务当地受众,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色,其中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等媒体能够联络两岸同胞乃至海内外华人的情谊。

闽南语频道和栏目的开播需要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然而高校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培养长期缺位。此类人才的选拔往往非科班出身。从播音主持专业角度分析,当下的电视节目闽南语播音主持存在一定问题。为了塑造一流的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打造闽南语媒介传播的文化影响力,有必要对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的来源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1 目前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的来源与选拔标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以及福建本土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都开设有闽南语节目,一些闽南话电视剧也蓬勃发展,急需合适的闽南语语言艺术工作者,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才这一块的缺口很大。如此大的需求量呼唤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才。

纵观现今电视荧幕上活跃的闽南语播音主持人,他们大多不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而是在一个与闽南文化相关的领域做出一定成绩后,转型或客串主持人,分为以下几种:(1)闽南地方戏曲演员转型或客串做主持人,例如厦门卫视《娱乐斗阵行》主持人陈亚兰,是著名的歌仔戏演员,擅长饰演小生;泉州电视台《闽南第一炮》嘉宾主持杨志成,擅长饰演闽南戏曲中常出现的老阿嬷等。(2)闽南语歌手转型或客串做主持人,例如海峡卫视《金榜强强滚》主持人陈飞,就是闽南语歌后。(3)闽南文化大师转型或客串做主持人,例如泉州电视台《闽南第一炮》的嘉宾主持林文龙,就是泉州木偶剧团副团长、著名的木偶大师。该节目还设立木偶主持人“炮先”,把闽南特有的布袋戏融入到节目当中——妙趣横生。还有一些闽南语主持人身兼多职,他们是讲古先生、音乐教师等。电视台对闽南语主持人选拔的第一要求,往往是他们能否熟练运用闽南语并对闽南文化有一定了解,还有发音腔调是否符合本地区收视习惯,例如泉州电视台选拔闽南语主持人的一条重要标准为闽南语发音是泉州市鲤城区的腔调。

综上所述,现今电视荧幕上活跃的主持人,大多不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而选拔的最重要标准是闽南语的腔调纯正。他们缺乏播音主持学科专业的训练,在实际的节目播出中,其在业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2 闽南语播音主持中存在的问题

2.1 发声方面缺乏系统学习,持续播稿能力不足

播音发声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通过听、辨、记的手段,提供自我调节发声动作的能力,提高发声效率,提高发声质量。人的发声系统分为动力系统、声源系统、成音系统,纵观电视节目当中的播音员主持人,在以上三个系统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动力系统,呼吸控制做好了,人在发声的过程当中才能提供充足的动力;如果呼吸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气浅、进气有声、呼气短促等问题。笔者分析了厦门卫视《斗阵来看戏》、厦门电视台《闽南通》、海峡卫视《金榜强强滚》等节目,发现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尤其是女主持人,普遍存在气息较浅的问题。播音发声学中,胸腹式联合呼吸是科学的呼吸方式,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可以获得稳劲、持久的状态。女性播音员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常出现胸式呼吸法,容易出现气息浅、说话没有底气、持续播稿能力不足等情况,此外,还存在进气声音过大的问题。播音发声强调呼吸时进气无声、口鼻同时进气、快吸慢呼,而没有掌握正确的吸气方法,容易导致气息不匀、气声脱节、通过电声设备传播呼吸声音过大等问题。

究其原因,最直接的是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播音主持专业的系统训练,没有掌握播音发声的方法。只要掌握了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加以练习,相信业务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2.2 句尾多降调,语势单一易形成固定腔调

语势是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是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分为上山式、下山式、波峰式、波谷式。闽南话由于自身语言的特点,其语势多为句尾降调。例如,普通话“你是玛丽小姐吗?”此句话为疑问句,一般做上山处理,即声音由低向高发展,即句头最低,句尾最高,状如登山(图1)。闽南语则为“汝是玛丽小姐抑呣是?”此句话在语势上为下山类,即句头最高,而后顺势而下,状如下山,且最后一个音有拖腔现象(常见泉州腔)(图2)。又如,普通话“你呢?最近怎么样?”两个句子一般做上山处理,但是闽南语“汝咧?迹久安怎?”(厦门腔)则是两个下山语势。

一般来说,普通话的疑问句多用上山式,肯定句多用下山式(图3)。然而闽南语的疑问句多见下山式,肯定句也多用下山式。单一语势的重复出现,容易形成固定腔调(图4)。比如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闽南话时间》(已停播),主持人在用闽南话主持中就出现了这个问题。所以针对闽南语自身的语势特点,要掌握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句头起点不宜相同;其次句腰波形不宜相同,如果连续使用同一种波形不可避免,应根据语句的具体情况,形成它们的差别;最后还要注意句尾落点不宜相同。也就是说,闽南语由于自身语言特点句尾多降调,但要有意识地形成不同样式的语势,形成错落的美感(图5)。

图1 普通话疑问句的语势

图2 闽南话疑问句的语势

图3 三句普通话的语势

图4 三句普通话翻译成闽南话的固定腔调语势

图5 三句普通话翻译成闽南语具有美感的语势

2.3 语言表达功力欠缺,内部技巧与外部技巧掌握不到位

漳州电视台播音组组长林菲认为,基本功是闽南话播音员主持人的软肋,他们在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方面出了问题。一些闽南语播音员重音多数落在尾字上,把书面标点当成了语言的标点,而借鉴普通话的这些语言表达技巧,可以纠正不良的语言表达习惯。

播音主持理论体系当中的语言表达分为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其中,外部技巧当中的停连针对说话当中的标点符号,声音中断、休止的地方是停顿,而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是连接。书面的标点符号,是作者借助文字的视觉功能,在读者的心目中建立起具体的形象,而停连是播音员主持人把稿件内容传达给受众,适应于受众听觉记忆的标点符号。

2.4 闽南语当中夹杂普通话,看似时尚实则滥用

在现今的闽南语电视节目中,在闽南语当中夹杂普通话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难翻译成闽南语的语言用普通话说无可厚非,可以帮助观众理解,但是一些较为正式的节目名称或成语,比如“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的精选环节”“八面玲珑”“唱坐念打”这些原本可以用闽南语表述,由主持人说成了普通话,看似能够引起注意,实际上跟主持人没有做好翻译工作有关。“翻译”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泉州市永春县人民广播电台的李曦从事闽南语播音几十年,深深地感到闽南语播音比普通话播音还要难。别的不说,光把普通话翻译成闽南语的工序,就要付出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翻译这道工序,关系到一篇稿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播出效果。如果少了这道工序,简单倒是简单、省力倒是省力了,但是不伦不类了。

在播音主持语言表达当中,变化往往能够引起受众注意,而播音发生学中声音弹性的高低、强弱、快慢、虚实、松紧、刚柔等一系列对比元素,正顺应了人的心理: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关注,任何事物都在对比当中显现出来。那么在闽南语节目当中,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普通话,是一种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是不是能够强调重点、加强语言表达感染力呢?很多情况下是播音主持人偷懒没有认真翻译罢了。在台湾的新闻节目当中,也会出现闽南语与普通话夹杂的现象,但是他们是在普通话当中出现几句闽南语,这些闽南语往往是俚语,“一时想无到,一生苦到老”(一失足成千古恨),“时到时担当,无米煮番薯汤”(到时再说),这些俚语运用在新闻当中既生动又押韵,还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反观在闽南语当中夹杂普通话,如果没有增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提示内容重点、体现重音,那么就没有这个必要,传播效果也与在普通话当中夹杂闽南语大不相同。

在闽南语节目中,遇到难翻译的词,可以找意思相近的词语或俚语来表述,一些名词也可以运用音译的方法来表达。音译,又称“文读”,常用于吟诵诗词、吟咏时,依着某种曲调,似念似唱,将诗词吟诵出来,他们所采用读音是文读。笔者曾经访谈闽南民俗专家、闽南语讲古先生范寿春,范老先生用文读的方式吟诵古诗《清明》,抑扬顿挫、极富美感。文读有相当一部分字音与普通话发音类似,有的只是音调上的差别,有的在古汉语中又是同韵母。用音译法既可以解决例如“星光大道”“非常六加一”“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的精选环节”等较为正式的节目名称翻译成“白读”会造成受众理解困难的问题,又可以保留闽南语的韵味,不会使得普通夹杂在闽南语太过突兀。

2.5 闽南语使用不够生活化

闽南语地域不同、腔调不同,闽南人习惯把不同的腔调分为泉州腔、厦门腔、漳州腔等。虽然不同的腔调保留了闽南语基本的发音特点,但是有的词语的读音完全不同,比如“讲古”,泉州腔叫“gang go”,厦门腔叫“gong go”,调值也不同。甚至针对有些词,厦门的思明区和同安区的读音也会不同,这就有必要进行闽南语的使用是否接地气的探讨。闽南使用得是否地道,很多时候需要当地受众来评判,这就要求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提前做好备稿工作。泉州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刘少霞就提到,地名和人名、姓氏是闽南方言主经常出错的地方,对当地观众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很多读音都是书本上找不到的,需要主持人不时去请教专家学者。由于目前尚无闽南语主持的教科书,只能靠自身的悟性和平时多向方言专家学习,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否则,一字说错,贻笑大方。笔者实地观察了泉州南安电视台的闽南语播音员在备稿过程中,不断翻看闽南语字典,有疑问会及时打电话向专家求证,特别是遇到难读的地名时,会请教当地的朋友,遇到拗口的词语,会改编成闽南当地俗语。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音有示范作用,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为了让当地百姓能够听得明白、理解没有歧义,并传达正确的腔调发音,有必要字斟句酌,这关系到受众对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的认同感。

而事实上,许多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一旦进入演播室,马上将自己“锁”了起来,“关”进普通话交流的模式里,往往出现语言僵化、刻意的问题。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应多接触原汁原味的闽南语,主动融入闽南语的交际圈,熟悉闽南地区的日常生活,尽可能多地接触原生态的、纯正地道的闽南方言,深入理解和掌握闽南语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把握受众的接收能力和接收心理习惯。漳州电视台的子涵的“闽南语新闻播报”受到较高的评价,她播报的闽南语生动,运用大量的俗语、俚语。身为电视台主持人的她经常在业余时间走上田间地头,与乡镇的老人家聊天,搜集俚语俗语。事实证明,要主持好闽南语节目,一定要深入闽南人的生活,这样受众才会接纳节目,接纳播音员主持人,因为节目中说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鲜活的语言。

3 广播电视闽南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建议

以上分别从播音主持的角度、闽南语改译的角度对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闽南语播音主持中存在的问题中的第一、第二、第三个问题主要是播音主持学科学习欠缺存在的问题,第四、第五个问题主要是闽南语改译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如下的解决措施。

3.1 加强在职人员的在职进修

针对发声方面缺乏系统学习,可以加强发声学学科的学习;针对句尾多降调、语势单一,内部外部技巧掌握不到位,可以加强语言表达学科的学习;而发声学、语言表达是播音主持学科系统理论知识中大一、大二课程设置的内容。许多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都不是科班出身,可以通过在职进修,弥补播音主持专业业务的不足。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等院校开设了短训班,方便在职人员在职进修。同时,在业余时间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可以走上田间地头,吸收最纯正的闽南语表述方式。

3.2 树立闽南语使用语言规范的意识

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应树立正确的语言规范意识。中国传媒大学张颂老师曾经说过,播音主持语言的特点是庄重性、规范性、鼓动性。在媒体进行语言传播的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具有示范作用,如果闽南语与普通话滥用,或者闽南语改译不到位,可能会引起受众对意思理解的困惑,甚至引发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不认同感。

3.3 建立闽南语播音主持的规范机制

可以定期邀请闽南语专家对闽南语播音主持进行考评,邀请熟悉闽南语的受众成立听评委员会,对闽南语播音主持进行考核。目前,还没有针对闽南语播音主持相关的教材书籍,应尽快编纂相关教材,适应业界发展的实际需要。

3.4 建立高校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才培养体系

播音主持的理论体系包括几个理论板块:语音学、发声学、语言表达、类型节目主持。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在发声、语言表达、闽南语语音与改译上存在欠缺,涵盖了播音主持理论体系的几大方面。为了塑造一流的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打造大陆闽南语媒介传播的文化影响力,有必要建立高校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才培养体系,这是解决广播电视闽南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存在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高校的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培养更为系统、科学。福建省本科层次公立院校设立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是福建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这两所院校,而厦门理工学院地处闽南地区。由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级媒体对台交流的需要,在招聘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时特别要求厦门腔调。厦门理工学院作为厦门市属大学,具有地缘优势,具有培养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的可行性。厦门理工学院一直关注教育教学改革,此研究的进行,相信对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另外,广州大学在方言播音员主持人培养方面具有借鉴意义,该校利用地处广州的地域优势,开设粤语播音专业,为广东省广播电视集团输送了大批粤语播音主持人。粤语播音主持的学科设置较早,学界的研究较为成熟,有《实用粤语播音主持语言基础教程》等专著。在闽南语播音主持教学方面,还未形成完成的体系,还未有闽南语播音主持专业高校培养的研究,也没有一本专门论述闽南语播音主持的专著。在这方面,粤语播音显然走得更远。可见,为了顺应业界的需要,解决专业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问题,有必要对高校培养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的模式进行探讨。

[1]戴朝阳.大中华语区闽南语节目传播初探[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2-67.

[2]刘少霞.闽南语电视节目主持初探[J].当代电视,2008(10):88-89.

[3]林菲.闽南话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的借力[J].东南传播,2012(1):162-163.

[4]杨玲.厦台广播影视业对接的公共服务平台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8):57-59.

[5]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329.

[6]李曦.浅谈闽南语播音的改译[J].东南传播,2008(10):149-150.

[7]方夷敏,陈晶晶,朱玉尊.广州大学首开粤语班[N].新快报,2003-4-5(5).

猜你喜欢

闽南语闽南播音员
闽南文化传承
厦大研发闽南语识别系统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闽南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闽南话
闽南话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音乐特点在闽台闽南语合唱的分析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