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15-12-29刘金宝马赛恒
刘金宝,马赛恒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普遍下降。高校体育教学特别是田径教学需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教育。
田径运动能够在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要进一步加快田径教学改革,让田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的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理工大学、邯郸大学、邯郸学院等6所高校的教师60人、学生80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20多篇,为本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对60名体育教师和800名学生发放田径教学调查问卷。共发放学生问卷800份,有效问卷为785份,有效率为98.2%;共发放教师问卷60份,有效问卷为58份,有效率为96.6%。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及归纳总结,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田径教学现状
田径教学不断深化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效果提高显著,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应该看到,高校田径运动也不断出现新问题。
河北省的高校田径教学内容仍以短跑、跳高、中长跑、跳远、铅球等传统项目为主,存在重视技术教学、轻视理论教学的现象,田径教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2.1.1 高校田径课开设情况
河北省高校田径课开设情况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可知,88.3%的受访教师认为学生人数少是田径课开课率低的原因,认为场地、器材缺乏和田径运动难度大造成开课率低的人数分别为48人和42人。因此,高校田径课程开课率低是由综合原因造成的,改善这个现状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2.1.2 学生体育选修课选课情况
在对学生选修体育课程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很少有学生愿意将田径运动作为自主选修课学习,大部分的学生对于球类运动的兴趣要远远高出田径运动(表1)。
表1 学生体育选修课情况
由表1可知,在接受调查的800名学生中,选择三大球类的学生人数高达464,占总人数的58%,其中篮球、足球、排球的受欢迎程度分别占28.2%、15.2%和14.6%。其他体育项目中,羽毛球是最受欢迎的,有142名学生选修了羽毛球课。愿意将田径课作为自己的体育选修课的学生仅有12人。学生不愿意选修田径课并不是偶然的,田径课相对于其他运动课程来说缺少趣味性和娱乐性,技术性太强使得课程较为乏味。
2.2 师生对田径选修课开设态度的分析
一项体育课程的有序开展需要师生思想的统一,如果在是否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上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存在很大分歧的话,这门课程的发展前景也就可想而知了。调查中发现,教师和学生在对田径选修课开设问题上的态度存在截然相反的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师生对田径选修课开设态度的分析
由表2可知,有67%的教师认为开设田径选修课“非常必要”或“必要”,只有8%的教师认为“不必要”开设田径选修课;与此相对的是,有68.1%的学生认为开设田径选修课“无所谓”或“不必要”,只有8.2%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开设田径选修课。
2.3 田径教学当前困境
2.3.1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缺失
传统的高校田径教学强调学生技能和运动水平的提升,忽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缺失造成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认可,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良好保障。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的田径教学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体现学生的情感、个性。
2.3.2 田径教学健身性、娱乐性缺失
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远远低于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原因在于田径运动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田径运动和田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满意。学生在田径运动中枯燥训练,身体容易疲劳,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随之降低。
2.3.3 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运动量,造成田径课堂缺乏趣味性、娱乐性,学生的青春活力被压抑。
2.3.4 教学评价体系老套
教学评价体系老套主要体现在田径教学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上。多数的教学评价只是通过简单的直接检测数据进行,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同时定量评价指标过多,教学评价无法体现出客观、科学、全面的要求。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幅度关注不足,使得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评价中分数较低。这种单一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会打击学生对田径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选择体育课程学习时对田径望而却步。单一化的评价体系也使得田径考试缺乏温情,学生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不充分体现,既不符合人文主义教学的要求,又不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如不走出这种老套的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田径教学的发展仍会举步维艰。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贯穿于整个田径教学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学内容选取上选择更符合学生需求和个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设定上重视学生能够达到的程度,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的个性,结合现代科技创新教学手段,在教学评价上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每一名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3.2 建议
3.2.1 增强田径教学的健身性
田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田径运动富有健身价值。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安排,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和个人特点,强调田径教学的健身性,选取切近生活、符合学生特点、实用性较强的田径运动和健身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既能够获得身心快乐的体验,又能实现健身、锻炼的效果。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主动性,让田径健身成为一种习惯。
3.2.2 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田径过程中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有兴趣参与田径运动。学习兴趣的提升能够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缺乏学习兴趣则会使田径教学乏善可陈。田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通过认真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2.3 提高教师团队建设水平
提高教师团队建设水平是增强高校田径教学质量的关键。普通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加教师外出培训和交流的机会;让青年教师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学校内部开展教师技能大赛;开展有关田径教学的课题研究,提高田径教师的科研能力,解决田径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3.2.4 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田径教学评价体系就是要改变传统以成绩和技术为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开展教学全程评价,让田径教学评价更加公平科学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进步幅度。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评价中以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评价目标,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多方面开展评价活动,发挥教学评价在田径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罗春林.高校田径教学困境及其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J].神舟,2015(15):94.
[2]董旸.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J].运动,2013(4):101-104.
[3]徐含义.如何通过课改提高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3(7):102.
[4]王森.浅析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2(2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