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体育赛事的社会价值
2015-03-20王田祖胡彦龙
王田祖,胡彦龙
(兰州城市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南非总统曼德拉说过:“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美国学者Mark Dyreson也曾说过体育是一个镜头,通过这个镜头我们可以细察到政治、社会科学、民主专制、伟大的社会主义运动、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政治凝聚力与社会冲突、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这些主题.从此意义上说,体育赛事确成为这个镜头的缩影.体育赛事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特定历史时期,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价值和时代需求.从实例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出,社会功能的优缺与体育赛事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联系,社会功能愈完善,体育赛事的规模和水平就愈高.同时,体育赛事以自身的魅力和社会价值被人们所认同、追求.故此,进入新时期,在体育赛事的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梳理和研究体育赛事的社会价值在当下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
1 体育赛事的起源简述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体育赛事的文章研究颇丰.体育赛事的起源大家认为有:(1)早期的体育赛事源于统治阶级宗教祭祀的活动,选择祭祀活动通常确定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事宜安排等,基于这种活动的承袭、延续、衍生出如今的体育赛事.(2)体育赛事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生存进行简单地协作狩猎,获取食物之后,大家聚集一起分享,这种原始的集群活动,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文化形态.(3)体育赛事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的争斗,这种具有一定规模的冲突,具备分胜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行为,具备了体育赛事的相关特征.综上三种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但从体育赛事的竞争和胜负确定的主题上来看,笔者更倾向于体育赛事始于部落之间的争斗观点.而关于现代体育赛事的起源,一些学者认为其发源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由于技术的革新,工业化生产使人们生活结构发生重大转变,人们开始追求休闲和娱乐,初期体育赛事也就伴随产生了.例如于永慧博士研究认为,体育赛事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或地区,逐渐扩展到亚洲、非洲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1].同时,另一些学者认为现代体育赛事正真起源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因为自此届奥运会后,举办奥运会开始盈利,无论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具备了体育赛事所需的许多特征.对于这两种观点,各自从不同视角探析了现代体育赛事渊源,皆存在合理性,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希望后继研究加以实证.
2 体育赛事的概念解读
从体育赛事概念的发展历程来看,运动竞赛和体育赛事不可分割,多数人认为体育赛事出自于运动竞赛.而无论2000年版和2006年版《运动训练学》均将运动竞赛定义为“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鉴于此,最初的体育赛事必然以竞技胜负为主旨,是具有一定的规则要求和组织形式的体育活动.例如黄海燕博士认为体育赛事是以体育竞技为主题,一次性或不经常发生,且具有一定期限的活动[2].王子朴,杨铁黎则认为体育赛事具有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组织文化等背景特征,受运动项目、竞赛规则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能够提供体育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以满足体育消费者多种需求的特殊活动[3].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赛事自诞生之后,学者们给予不同的定义.笔者认为体育赛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与时俱进的.在特定时期界定体育赛事有其合理性,否则都存在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看待这个问题,首先体育赛事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具备社会活动所需的条件和特征;其次,体育赛事是以体育竞赛为主题,围绕体育竞赛进行活动;再次,体育赛事是发展的,且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功能和文化属性.
3 体育赛事的社会价值梳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赛事这种特殊的形式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彰显其特殊的社会价值.下面我们就对它的社会价值进行梳理:
3.1 体育赛事的社会自我修复性
个体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个体的发展将推动社会的发展,人民大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和推动者.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追求新的成绩,新的突破,可以说竞技比赛每一次记录的刷新是人类对极限超越的一种实践,而这种记录的超越,是在体育赛事专门组织下进行的,赛事为人类突破极限提供了载体和润土,同时也满足了个体自我修复的需要.这种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的精神正是社会不断发展的潜在动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远古的原始社会,还是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充满着竞争和合作,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竞争与合作在社会事务中表现得越来越重要.竞争就是矛盾的相互对立,合作是矛盾的相互统一,这种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一方面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事物的自我修复.就体育赛事而言,体育赛事中的运动员、教练员、运动队、传媒界、企业界,社会团体等之间就是有效的辩证统一.体育赛事对于给参与者和欣赏者来说培养了竞争与合作精神,此外体育赛事的公开、公平、公正、严肃、认真等规则,有效的修复了社会道德教育水平.
3.2 体育赛事的社会参与性
社会参与与社会排斥是相对立的,欧盟基金会认为社会排斥是“个人或群体被全部地或部分地排斥在充分的社会参与之外[4].任何人都可以在体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它具有其它任何文化形态不具备的社会参与性[5].在体育赛事中,竞技运动员展现出的力与美,勇与智,品质与精神,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体育.体育赛事在城市的举办,都会涌现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一方面,群众体育为竞技体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体育赛事中的竞技体育反哺于群众体育,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体育的持续发展,满足了社会成员社会参与的需要.这种社会参与不但是身体上的行为活动,而且是意识上能动性参与.
3.3 体育赛事的社会组织性
通常,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标而组建的社会群体.在体育赛事中将社会的这种组织性展现的淋漓尽致,例如赛事运行中专门性组织有组委会组织、宣传组、接待组、安保组织、运动员教练员组织、裁判员组织、志愿者组织、赞助商组织;社会性组织有家庭、氏族、学校、社会团体、企业、政府等,环顾一种赛事的举办,既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的展现,又是集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于一体的协同.体育赛事需要组织支撑,而体育赛事的举办产生多种不同的组织,它们不仅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的组成细胞,而且是社会的基础.各种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组织,在体育赛事特定的环境中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辩证统一.这种体育赛事衍生出的组织,不但贯穿于体育赛事的整个过程,而且在后体育赛事时代对社会也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荷兰文化学者赫伊津哈曾说:“游戏共同体常倾向于成为永久性的,即使在游戏结束之后”[6].
3.4 体育赛事的社会宣传性
社会宣传是社会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成为该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对外包装和宣传的窗口.同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或团体综合实力的显示.体育赛事举办的成功与否,与本地区的科技、教育、社会、文化等多因素息息相关.而体育赛事在报纸、网络、电视、杂志等传媒领域传播,不但提升该地区的城市形象,而且推动了该地区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例如基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日本的东京、韩国的汉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美国的亚特兰大等一举成为世界著名的城市.有如澳大利亚的一级方程式汽车锦标赛,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人们熟悉阿德莱德城市,提升了城市形象.
3.5 体育赛事的社会效益性
体育赛事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尤其体育赛事在城市化的今天,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可以获得较好地经济回报,而且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张洪谭教授在《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清谈》一文中认为体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基本建设和市容改造方面,还广泛而深刻地拓印在市民的基本素质和精神风貌方面[7].另外,体育赛事的这种社会效益,还表现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例如Elmer Sterken认为体育赛事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在西方许多城市利用体育赛事调整城市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尤其那些工业化的城市将体育赛事视为产业调整的催化剂[8].体育是人们有目的、直接参与活动的身体实践.它对人身体有直接的改造作用,社会的发展也是人类特定活动的结果,体育赛事在特定环境中将两者联系的更加紧密,彰显体育赛事的社会效益性.
3.6 体育赛事的社会娱乐性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参与或观赏体育赛事成为一种闲余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这种参与和观赏体育赛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切身体验娱乐性的宣传、娱乐性的互动、娱乐性的庆祝等,这种方式令赛事整个氛围积极、欢快、浓烈.参与或观赏体育赛事不但有助于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排除心绪,完善品格,而且满足了人们的自娱、娱人、娱身、娱神以及表达感情的需求和人体动作审美展现.总之,体育赛事的娱乐性不仅仅表现在参与或观看比赛中感受自身生命力量的存在,而且是对人性与快乐的肯定和召唤.从这个视角看,体育赛事这个载体是人类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超越,人类通过这种有组织性的集体活动方式(体育赛事)展现力与美、品质与精神、梦想的实现、极限的超越、享受快乐和自由,从而达到人的身体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双重满足.
4 结语
从体育竞争的主旨上来看,体育赛事发源于古代原始社会部落之间的争斗.从历史唯物主义观来看,体育赛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自身价值和社会意义.所以,体育赛事是发展的,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题,围绕体育竞赛产生一系列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属性的特殊的社会活动.其社会价值表现为社会自我修复性、社会参与性、社会组织性、社会宣传性、社会效益性、社会娱乐性等方面.
〔1〕于永慧.论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J].体育学刊,2011,18(5):20.
〔2〕黄海燕.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J].体育科研,2010,31(1):15.
〔3〕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25.
〔4〕黄匡时.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新视野,2010(6):86-87.
〔5〕任海.体育与“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J].体育与科学,2013(1):24.
〔6〕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参与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4):153.
〔7〕张洪谭.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清谈[J],体育与科学,2013,201(1):29.
〔8〕Elmer Sterken.Growth impact of major sporting events [J].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2006,6(4):376-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