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健脾化湿活血法配合悬灸治疗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3-20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温阳黄疸健脾

东莞市塘厦医院中医科 (广东 东莞,523721)

黄疸是肝胆疾病常见的一种体征,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1]。中医对黄疸有较系统的认识,积累了较丰富的治疗实践经验,我们应用温阳健脾化湿活血法配合悬灸治疗黄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黄疸患者为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4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39.7 ±5.2)岁;甲型肝炎4例,乙型肝炎36例,戊型肝炎10例。治疗组男4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38.5 ±5.6)岁;甲型肝炎5例,乙型肝炎35例,戊型肝炎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2],TBil>17.1μmol/L;②属中医黄疸范畴,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肾阳虚湿热蕴结兼淤血内阻证的患者;③患者知情同意,愿意接受治疗,符合医院伦理学会精神。

1.3 排除标准 ①因其他原因导致TBil 升高者;②出现骨髓抑制,且肾功能异常者;③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和精神病以及嗜酒与吸毒者;④妊娠和哺乳期患者;⑤治疗前服用其他的治疗药物,且需服用者;⑥过敏体质者;⑦不同意参加此次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2020231,生产单位: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茵栀黄注射液20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5d。治疗组患者治拟温阳健脾,化湿活血,以茵陈术附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方药为:茵陈、茯苓、白术各30g,猪苓、泽泻、桂枝各15g,干姜、炙甘草、赤芍、丹参、砂仁各10g,熟附子9g,1 剂/d,每次加清水600ml,武火煎开后,文火煎1h,去渣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15d。悬灸方法:第一组穴位取中脘、关元、足三里、阴陵泉,第二组穴位取膈俞、脾俞、至阳,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各灸10~15min,1次/d,疗程15d。

1.5 观察项目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中医证候主要包括身目黄染、脘痞腹胀、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肝掌、舌象;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ALP、GGT)的变化;③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④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6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的临床疗效治疗标准判断,①治愈:治疗后黄疸症状消退,且伴随其他的症状也消失,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正常;②好转:治疗后黄疸及其他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减轻,且胆红素恢复正常或者降低,其他的实验室指标也出现好转;③无效:治疗后黄疸症状无变化,或者出现加重,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的变化。临床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患者例数]×100.0%。中医证候积分根据每个症状的轻重程度,评分分别为0 分、1分、2 分、3 分。

1.7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率 治疗组治愈、好转、无效分别为35例、13例、2例,有效率为96%;对照组分别为20例、15例、15例,有效率为7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中各有1例患者出现皮肤红疹,12h 内自行消失,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中医认为黄疸主要是由于湿热内蕴、寒湿内阻、瘀血阻滞、以及饮食所伤等原因所致,治疗应以温阳健脾、祛湿活血为治疗原则[4]。

方中茵陈祛湿退黄,附子温阳散寒、温运阳气,二者为君药;茯苓和白术补中益气健脾,为臣药;猪苓、泽泻淡渗利湿;桂枝、干姜温阳助脾;赤芍、丹参活血退黄,诸药为佐药,炙甘草甘温益气,用于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温阳健脾,祛湿活血的效果[5,6]。临床研究显示,中医治疗黄疸常采用祛湿、健脾、温阳、活血法,但是综合运用的方法并不多见,而此次研究治疗过程中采取的4 种方法综合应用,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7,8]。并且采取温阳健脾化湿活血法配合悬灸治疗黄疸,从而增强治疗的目的性,更好地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9]。《黄帝内经》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传统中医灸法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消肿散结、强壮保健的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表明,悬灸是艾灸的一种,可调整机体各系统脏器的功能,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整体免疫能力;通过大量艾灸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表明:艾灸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恢复[10,11];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力及热传导的物理特性,刺激皮肤感受器,包含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红外线,可激发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共振效应。《神灸经纶》曰:“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温热作用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12],其温热能量,具有温煦提升阳气之功,寒湿之邪得阳而化,湿邪得以宣散,寒湿之邪得有去路,从而有效改善症状,促进黄疸消退。中脘、关元、足三里、阴陵泉具有温中散寒、补中益气作用,膈俞、脾俞、至阳具有温阳健脾化湿的功效。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温阳健脾化湿活血法配合悬灸治疗黄疸,药灸并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黄疸消退与肝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1]邬艳波,曾常春,彭秋红,等.肝源性黄疸患者阴黄与阳黄证面色色差比较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3,23(3):139-141.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肝脏,2000,(5):257-26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78.

[4]龙明照,宋云娟.薄芝糖肽联合茵陈汤加减治疗老年急性黄疸性甲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41-42.

[5]崔宇,苏和平.利湿清热法治疗黄疸性肝炎5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1.

[6]杨佼,吕文良.“退黄八法”治疗黄疸经验[J].河北中医,2011,33(2):220-222.

[7]杨薇,杨华升.《金匮要略·黄疸篇》对治疗慢性肝病的指导意义浅谈[J].四川中医,2008,26(2):33-35.

[8]朱云.汪承柏教授重用行气活血药治疗重度黄疸肝病经验[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2):105-107.

[9]李晓峰.清热除湿健脾活血法治疗病毒性肝炎难治性黄疸57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7):29-30.

[10]杨华员,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1996,16(10):544.

[11]朱兵.针灸的科学基础[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92.

[12]姜春华.血瘀证的研究[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31.

猜你喜欢

温阳黄疸健脾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再见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