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病人术前积极率与坚韧性人格的相关性
2015-03-19麦迪尼亚米拉吾什徐彬月
麦迪尼亚·米拉吾什,徐彬月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随着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病人的视功能将受到严重损害。手术是恢复病人视功能较好的方法,但手术和担心临床结局可引起病人身心应激性反应,使其出现严重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消极情绪[1,2]。积极率是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配比[3]。与单独用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作为评价指标比较,积极率能较全面地反映个体的情绪面貌。导致病人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增加可能与其承受能力不足有关[4]。坚韧性人格即坚韧性,是个体抵御压力的资源,是一种能够使个体免于应激伤害的人格特质[5]。本研究旨在探讨白内障病人术前积极率与坚韧性人格的现状与关系,为护士提供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356例白内障病人。纳入标准:①准备行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②同意并配合本课题研究和随访。剔除标准:①其他严重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②身体有其他严重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采用黄丽等[6]编制的《中文版正性负性情绪量表》。量表包括正性情绪体验(PA)和负性情绪体验(NA)两个维度20个条目,其中每个维度各1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几乎没有”到“极其多”1级~5级评分。正性情绪量表分值越高显示个体精力旺盛,能全神贯注和处于快乐的情绪状态;分值低显示个体淡漠。负性情绪量表分值越高表明个体主观感觉困惑、痛苦,分值低表明个体镇定。积极率即PA/NA。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1,在本次研究中重测信度为0.855。②采用卢国华等[7]编制的《坚韧人格量表》。量表包括韧性、控制、投入和挑战4个维度27个条目,其中韧性、控制、投入和挑战各包括6个、8个、6个和7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1级~4级评分。各维度和总体分值越高,表明测试人群在该维度和总体的坚韧性程度越好。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2,在本次研究中重测信度为0.851。
1.2.2 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和培训后的医护专员负责发放与回收量表,调查时指导语一致,向病人说明调查的目的与方法。量表发放时间为病人住院后术前第2天下午。
1.2.3 统计学方法 资料应用EpiData软件输入与核查,采用SPSS 15.0进行分析。对病人数据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统计描述用均数±标准差(±s),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调查356例白内障术前病人,男110例,女246例;年龄40岁~69岁(55.2岁±14.7岁);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下者41例,中专或高中93例,初中及以下者222例;职业:公职人员52例,民营单位人员69例,农民或自由职业235例;支付方式:医保109例,新农村合作医疗247例;病变类型:先天性白内障182例,代谢性白内障132例,外伤性白内障22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20例。共发放问卷372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例,回收有效率为95.70%。
2.2 白内障病人积极率现状(见表1)
表1 白内障病人正性负性情绪各维度均分及总分情况(±s)
表1 白内障病人正性负性情绪各维度均分及总分情况(±s)
项目 均分 总分积极情绪 2.19±0.53 21.90±5.28消极情绪 2.76±0.61 27.57±6.13积极率 0.79±0.37 0.79±0.37
2.3 白内障病人坚韧性人格现状(见表2)
表2 白内障病人坚韧性人格量表各维度均分和总分情况(±s)
表2 白内障病人坚韧性人格量表各维度均分和总分情况(±s)
项目 均分 总分韧性 1.89±0.21 11.34±2.23控制 1.96±0.25 15.68±3.07投入 1.83±0.20 10.98±2.17挑战 1.92±0.24 13.44±2.89总体坚韧性 1.90±0.23 51.44±9.31
2.4 白内障病人积极率与坚韧性人格的相关性(见表3)
表3 白内障病人积极率与坚韧性人格的相关性(r值)
2.5 白内障病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坚韧性人格的预测 为进一步探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坚韧性人格的影响,以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为自变量,坚韧性人格为应变量,采用逐步法筛选变量(纳入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0)回归分析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4。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3.278-0.798 X1+0.499 X2,多元相关系数为0.637,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406,即两个维度能联合预测坚韧性人格40.6%的变异量。
表4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坚韧性人格的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白内障病人积极率特点 白内障病人术前积极率仅为0.79±0.37,与抑郁症病人的积极率类似,也比普通人的积极率2低得多[8]。手术是一种心理、生理应激,病人对手术、麻醉及临床结局等相关问题缺乏相应认识,因此,病人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1]。以上因素均使病人出现坐立不安、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加重,乐观、豁达等积极情绪减弱,致使病人的积极率下降。为此,护士应向病人讲述白内障手术方式的特点及术后效果,让同病室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教,使病人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转变从而使积极率上升。
3.2 白内障病人坚韧性人格特点 本组白内障病人坚韧性人格平均分为1.90。梁冠冕等[5]研究显示,平均分高于2分表明所测群体坚韧性较为理想,否则较差。依此标准,白内障病人术前坚韧性较差。坚韧性人格能够缓冲应激对个体心理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9]。坚韧的作用通常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10]:①个体的积极应对;②支持因素。病人通常将白内障疾病看作是对自身的威胁或是灾难化事件,具体表现为紧张不安、怨恨或是退缩避让等消极应对;有些病人缺乏亲朋好友、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或是利用支持因素不够[11]。以上因素均使病人坚韧性较差。坚韧性人格的实现途径提示护士应鼓励病人积极应对手术应激,充分利用病人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性因素帮助病人应对手术。
3.3 白内障病人积极率与坚韧性人格的相关性 积极率与坚韧性人格呈正相关,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能联合预测坚韧性人格40.6%的变异量。白内障疾病导致的视力损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心理健康,致使病人生活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12,13],伴随而来的是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卢国华等[14]研究认为消极情绪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而应对方式和支持因素总体表现为个体的坚韧性。病人因白内障疾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伴随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增加,快乐、乐观或豁达的积极情绪下降,病人容易对自我身体情况产生怀疑,出现视功能受损后退缩避让的消极应对方式使病人的坚韧性较差。因此,护士需帮助白内障病人寻找内在和外在的正性资源,强化和扶持其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感知保持距离,同时充分利用病人的各种支持因素,构建病人应激过程中的基本安全感,增强病人坚韧性程度。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白内障病人积极率与坚韧性人格程度均较低;积极率与坚韧性人格显著相关;积极率能有效地预测病人坚韧性人格。护士应针对其积极率做相应的健康教育,以提高病人的坚韧性程度。
[1] 王淑和,陈木标,任葵顺,等.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30-31.
[2] 田萍,常连芳,王梅新.音乐疗法对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0,25(2):79-81.
[3] Fredrickson BL,Losada MF.Positive affect and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human flourishing[J].Am Psychol,2005,60(7):678-686.
[4] 金海燕,任今善.健康教育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31-132.
[5] 梁冠冕,缪群芳.杭州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坚韧性人格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5A):22-25.
[6] 黄丽,杨廷忠,季忠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53-56.
[7] 卢国华,梁宝勇.坚韧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2):103-106.
[8]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积极情绪的力量[M].王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2-147.
[9] 卢国华,梁宝勇.大学生坚韧人格、心理应激与心理症状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8):737-739.
[10] Harrisson M,Loiselle CG,Duquette A,et al.Hardiness,work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nursing assistants and registered nurses in Quebec[J].J Adva Nurs,2002,38(6):584-591.
[11] 刘文织.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负性自动思维、自我接纳及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8C):1-4.
[12] 陈娜,马岩,杨晨霞,等.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16-18.
[13] 付友金.心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6A):1436-1437.
[14] 卢国华,汤敏.癌症患者家属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消极情绪的关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