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者与学报

2015-03-19吴一鸣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稿源学者学报

* 吴一鸣,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系作者于2015年6月25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百期庆祝座谈会上的总结发言。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做总结发言。我一直在纠结该以何种立场来做这个总结,是站在与会者的角度对大家的发言进行梳理,还是作为一名责任编辑站在学报的角度来做一个总结?上午李老师在致辞中为这次会议定下了“年轻、温馨、平等”的基调后,我顿时感到了释然,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并不存在立场的区分,今天没有你们和我们,有的只是一个学术共同体。

今天在座的许多人都与学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譬如上午朱芒老师说,《学报》创刊的那一年正是他重新回到华政的那一年;譬如林彦教授、解锟博士,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取得了卓著的成绩,而以前都曾担任学报的编辑;王沛老师和我在上午聊到,当他第一次听到学报时,才读大二,而我当时正在法院工作,他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有一天要在那里发一篇文章,我的第一反应是要让单位给我订一份学报,而今天我们坐在一起纪念学报百期。还有,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是学报的资深作者,譬如宋华琳教授,他在学术生涯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在学报发过文章;王帅一老师虽然据他自己说找不出和学报的联系,今天也还是找到了一个理由来学报串个门;还有,今天一直有很多学者借着发言的机会在不遗余力的推荐他们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这种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做法,当然是学报所欢迎的,另外也让我再次意识到,立场的区分实在是毫无必要。

今天与其说我们在纪念学报百期,不如说是在纪念作为这个学术共同体成员的学者和期刊,彼此间不断加深理解与认同的过程。这一点已经在学报的工作中体现了出来,许多作者在学报发表文章后,受邀成为了学报的审稿人,这一群体的人数业已过百。这一令人欣慰的现象,来自于彼此的努力与诚意。

从期刊的角度,比如说章剑生教授主持的《公法研究》愿意拿出很大的篇幅发表优秀硕士论文,刘刚老师谈到《中外法学》也发了很多博士生的文章,苏建军老师也表示其所在期刊发文不看身份,这种支持青年学者成长的态度,也是学报一直坚持的。虽然王申老师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质疑,但我想这只是表述的分歧。学术期刊对于年轻学者的支持并不是说要因为他们的身份而给予特别优待,而是要避免因为学术地位或学术影响等这些文章以外的因素挤压了年轻学者的空间。根据陈越峰老师提到的统计数据,在实行完全的双向匿名审稿后,最终通过审稿的文章有70%来自年轻学者。所以,支持年轻学者,恰恰是要淡化身份。

而从学者的角度,陆宇峰老师的“把好文章投给学报”的呼吁就是一种直白的诚意表述。收到高质量的投稿,是包括学报在内的所有学术期刊的愿望,而且事实上这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当然,下午刘松山老师直接将作者定位为“弱势群体”,使得后续发言的几位老师不自觉地把自己归入了弱势群体。但是,不瞒大家,我曾向今天在座的几位学者多次当面约稿,至今尚未成功。如果说愿望不能马上实现就是弱势群体,那么我想我们学报也是。可能很多的不理解就来自沟通不充分,比如华师大学报的周萍老师说她们也发法学文章,也非常希望收到高质量的稿源,很多老师未必注意到这一点。现在我们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交流沟通,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我们学报百期纪念活动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当然,我们的学术共同体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评价和束缚,但正如徐永康等老师们在学报初创期面临稿源短缺一样,一代人总会有一代人的困境,关键是我们不能放弃自身的努力。就像何勤华校长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说的,在中国的法治化进程过程中,我们华政的法律人从来都不是法治的围观者。同样,在学术生态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学术共同体的每一个人也一样不会是旁观者,将来我们会迎来学报的二百期或三百期,相信那时候的人们一定会像我们今天感谢我们的前人那样感谢我们的坚持和努力!

猜你喜欢

稿源学者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声 明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致敬学报40年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学者介绍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