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理想化学生评教系统的构建

2015-03-19张静刘莹孙晓楠蔡红星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评教高校学生管理者

张静,刘莹,孙晓楠,蔡红星

(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 221004)

大数据背景下理想化学生评教系统的构建

张静,刘莹,孙晓楠,蔡红星*

(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221004)

大数据;学生;评教系统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分析评价结果与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教师进行信息反馈,以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1]。我国高校学生评教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步入正轨,直至21世纪才成为最常见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手段。根据信息技术研究机构Gartner的定义,“大数据”是指海量、高频、多样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收集、存储、分析、可视化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来看高校学生评教,这对于高校管理者在评教系统、技术、体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学生评教如何消除传统评教的种种弊端,适应时代节奏,真正将学生评教成效最大化?本文旨在结合时代背景及相关实践经验,对新时期学生评教展开讨论,提出理想化的学生评教系统的构建框架,希望能够为高校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1 当前高校学生评教现状

1.1当前学生评教途径

总体上来说,目前高校学生评教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纸质评教和网上评教。

从引入学生评教概念开始,传统的纸质调查问卷就是评教手段中的经典,时至今日,很多高校仍在沿用这一手段。纸质问卷调查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学生在学期末收到二级学院下发的纸质问卷,限期填写完毕后上交,管理部门回收问卷后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结果上报领导,下发二级管理部门,其时效性并不理想;另外的方式是管理部门随堂听课,课后下发调查问卷,学生对授课教师当场打分,这仅限于部分被听课教师,普及性不高;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教学信息员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员会定期将收集的学生针对教师授课的意见上报教务处等管理部门,然后针对意见进行反馈整改。

除了纸质问卷调查,网上评教系统正在逐步被高校管理者接受。网上评教系统简便快捷,对于管理部门不失为一种高效的办公途径,学生登录账户便可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管理部门将评价结果导出便可进行分析反馈。

1.2当前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既然有那么多评教方式,为什么目前几乎所有管理者都认为学生评教仍旧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做了总结:(1)评教主体消费者角色定位不明确。学生评教制度作为一个舶来品,产生于美国高度发达的市场文化。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学习者的权力,也常常把学生当成消费者,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取向决定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2]。而学生评教制度引入中国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没有体现高等教育的竞争性。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均不适应采用市场机制来反映社会需求。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教师是学术权威,学生没有能力对教师的教学指手画脚,教师不认可,学生也不自信,评教工作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也认为自己即使是认真做了评教,教师也不会采纳自己的意见,教学也不会有所改进,周而复始,学生参与度始终偏低。(2)高校学生评教缺乏即时性。学生评教往往被安排在学期末,学生课都上完了管理部门才开展评教工作,学生心里很清楚即使教师按照自己的评教意见进行了改进,自己也无法获益,何必认真评?何况很多学校的网上评教系统是若不评教学生就无法查询考试成绩,很多学生带着反感心理去参评,评教效果就可想而知了。(3)高校评教问卷的设计往往多年不更新,许多指标设计均从管理者角度出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主观性,学生对于个别指标理解不到位,且不同课程类别使用相同的指标体系,如基础类和实践类课程的评教指标体系往往是同一个。(4)高校学生评教缺乏再反馈环节。笔者了解到很多学生反映:“这个老师上课一直是这样的,我们反馈了很多次,也没见有什么改进!”教学管理部门开展学生评教,学生认真评价了,到底管理部门有没有将评教信息反馈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改进了吗?有没有持续性的跟踪?这些管理部门都应该如实地反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意见是有意义的。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评教只是一次性的应付,那么周而复始,对评教就只会应付。

2 学生评教的重要性

教学质量评价可以根据评价目的不同、视角不同而由不同主体发起,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其主体地位不可替代。首先学生会全程参与教师教学,对教师教学全过程非常了解;其次教师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学质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这种提升只有学生自身能够确切表达。

学生评教的目的在于通过向教师反馈学生的评教信息,让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优缺点,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最直接的受益者,学生群体是最有发言权的,其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是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因此,学生评教应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3 理想化学生评教系统的构建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管办评分离”的教育体制,要构建“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协同机制,“管办评分离”的实质内涵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根据各自的社会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3]。在此政策引导下,要求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实事求是,要出真结果,而非“糊弄”出的评价结果。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障评教质量。随着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生物医学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保证了高等教育的深度与高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纸质评教似乎没有了竞争力,但是目前的网上评教系统并不完善,普遍存在速度慢、可操作性差、管理不便等问题。针对以上不足,笔者提出构建理想化评教系统框架,希望能够为管理者、系统开发者提供思路。

3.1多层次化参与

学生评教的目的在于通过向教师反馈学生的评教信息,让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缺点,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程教学。因此,在评教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群体给予意见,从系统的操作、问卷的设计、评价的内容等均要征求学生群体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以管理者和开发者的角度进行设计,问题设计尽量避免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

3.2多维化观测

一个优秀的评教系统应当兼顾结果与过程。在期末进行的是单一时间节点的结果性评价,可以用于教师考评;在课程中进行的是多时间节点的过程性评价,可用于课程教学的改进与提升。

传统的期中、期末评教不能够即时性地对授课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参与评价的学生不能够从教师改进后的教学中获益,学生参与度低。目前的网上评教系统往往以电脑、笔记本为终端,学生需要打开电脑,登录评教系统才能够参评。当前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对于高效、便捷、移动式的服务要求较高,本身评教就不能够使自己获益,还需要登录账号密码进行参评,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参与度与评价的有效性。针对这一点,管理者需要开发能够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让学生随时参评的APP客户端,使学生在图书馆自习、食堂排队、等公交车等任意时间段及场地都可以利用空闲时间登录评教系统进行评教,这样可以使学生多维度进行参评,而不是只能等到期末考试查成绩时才可以参评。同时,要求系统能够使被评教师随时看到学生评教结果,并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反馈,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3.3问卷设计多样化、个性化

无论是出于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还是绩效考核的目的,评价目的的多样化决定了学生评价必须有丰富的问题形式来实现,而不同的指标也决定了调查结果的展示必须有强大的统计分析和丰富的展示功能。从问卷题目的形式而言,不应该是单调的打分题,而应该有单选、多选、论述题等。另外,问卷的设计要个性化,如果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使用同一评教问卷,就难免会使评价结果失真,而统一的指标体系又不能体现不同课程的特色。理想的学生评教系统能够灵活地选择出与不同课程相匹配的问卷。

3.4系统管理智能化

对于教学管理者来说,使用网上评教系统方便、快捷,能够看到学生评教结果,同时好的评教系统能够针对海量评教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数据比较分析,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的比较,同一课程的追踪比较等,而并非只能够看到原始数据。同时对于评价结果的展示,不应该是冰冷的数字,而应该有数据、有图表,能进行多维度的结果展示。

系统管理者应该实时掌握各个班级、院系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软件使用情况,对于使用率较低的群体进行宣讲,督促其参与评教。

3.5评教发起随机化

传统评教发起者基本为校级管理者及二级学院管理部门,使得评教工作的考核性质大于质量监控性质。网上评教系统的开发最好能使教师成为评教发起者,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如果希望了解学生对于自己授课情况的反馈以便及时改进,可以随时发起评教推送信息,学生可以开展评价,无需二级学院管理者或者校级管理部门参与,评教工作可以自行开展,更加随机、更加人性化。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尽管目前高校学生评教情况不尽如人意,但是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高校管理者与系统研发者不断的努力中,学生评教系统会不断完善,学生评教质量、成效会不断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将会更加高效、便捷。

[1]梅萍,贾月.近十年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13(4):29-34.

[2]王洪才.论大学生评教中的文化冲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46-152.

[3]施建祥.管办评分离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转型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4(2):1-5.

(*通讯作者:蔡红星)

G40-03

A

1671-1246(2015)20-0005-02*

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重点课题(2013JSJG064)

猜你喜欢

评教高校学生管理者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