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评价

2015-03-19徐洪兵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瘤体低密度阴影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价值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09-02~2014-02接收的肝血管瘤患者39例,对其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肝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大多数影像学表现出来的是平扫是比较均匀低密度的,部分呈现出等密度改变,边缘相对较清晰,血管瘤较大的时候可以看见不规则的表现出低密度的一定区域,增强扫描病灶边缘的强化区域、随时相和肝血管肿瘤大小的不同,病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完全或者不完全的等密度或者高密度的变化。结论:应用多排螺旋CT是一种有效诊断肝血管瘤的方法,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104(2015) 05-0145-02

① 作者简介:徐洪兵(1979~)男,江苏淮安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影像学。

(收稿日期: 2015-04-19)

肝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患者以女性居多,且大多数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1],随着肿瘤的增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肝脏的不适,需要及时有效地治疗,以免引起大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对我院2009-02~2014-02收治的39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09-02~2014-02接收的肝血管瘤患者39例,在这些患者中,男15例,女24例,年龄22~68岁,平均45岁,大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的症状,这些患者均是在做身体的其他检查时发现的肝血管瘤,其中上腹部不适检查发现的有9例,B超检查发现的有20例,上腹部CT检查发现患者有肝血管瘤的有10例。通过对39例患者的复查确诊,我们发现患者的瘤体直径主要在1.5~9cm,其中超过4cm以上的患者有23例,占58.9%。

1.2方法

使用Philips 16排螺旋CT平扫加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和延时扫描。层厚设置为5mm,层距设置为5mm,P = 1,0。患者在检查之前保持空腹,在患者检查之前对患者注射碘海醇80~100mL,注射速率保持为2.5~3.0mL/s,注射开始后的25~35s对患者进行全肝动脉期扫描,35~45s进行肝门静脉期扫描,100~120s进行平衡期的扫描,在扫描完这些项目后,根据患者病灶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延时扫描,一般时间控制在5~20min,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以延时到40~60min,所有患者在扫描结束之后对期相应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患者的病灶表现

在这39例患者中总共发现了48个病灶,其中,位于肝右叶的病灶有25个,位于肝左叶的病灶有18个,位于肝尾叶的病灶有5个,且所有患者中最小的瘤体直径为1.5cm。最大的瘤体直径为9cm。

2.2平扫表现

通过多螺旋CT对患者的检查,患者的肝血管瘤主要表现为圆形、椭圆形以及不规则的形状,同时呈现出一种低密度均匀性的阴影,这些阴影的边缘都比较清晰;对于部分患者肝血管瘤较大的情况呈现出更低密度的阴影,这种阴影大都表现出不规则的形状,少数表现出星状;在这些患者中,有2例患者表现出等密度的改变,1例患者可以看见高密度的肝血管瘤破坏,3例患者在肝血管瘤部位的边缘出现了钙化现象。

2.3增强加上延迟扫描的表现

全肝的动脉期扫描低密度阴影强化现象比较明显,并且在边缘的形状上表现出了多样性,比如:环形状、斑片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结节状;全肝的门静脉期扫描低密度阴影强化范围表现出扩散性,这种扩散主要是朝着低密度阴影中心方向进行的,在强化的强度上表现出来的却是减弱的,在这种情况下,肝血管瘤强化部位的CT值相对于正常肝脏部位的强化值有一种上升的趋势。肝血管瘤延时期扫描低密度阴影表现出来的是等密度的或者是高密度的变化,部分患者中心低密度经过延时扫描之后依旧是呈现低密度的迹象。

3 讨论

肝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患者以女性居多,且大多数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患者都是在进行身体其他部位检查的时候发现的,对于瘤体直径较小的患者大多数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患者出现较大的瘤体,可能会引发患者上腹部的不适反应,进一步使得患者表现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2]。对于较大的瘤体直径患者,需要及时有效的接受治疗,否则较大的瘤体可能会使得患者大出血,最终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一种威胁,该病在发病过程中还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比如:肝血管瘤破裂、肝脏肿大、肝囊肿以及血小板减少症等等。

关于使用多排螺旋CT对于肝血管瘤的扫描,主要是根据人体结构学和相应的生理功能进行扫描的 [3],在对患者注射了碘海醇之后,碘海醇会随着血液循坏进入肝脏部位,使得肝脏部位的血管分布以及供血情况可以明显的在CT机器下显现出来,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全肝的动脉期扫描,随着时间的推移,碘海醇会进入血液并发生循环反应,我们就可以对患者的不同时期的肝血管瘤进行影像学分析。

通过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在患者的动脉期扫描过程主要表现出来的是低密度阴影明显的强化现象 [4],同时在边缘的形状上表现出了多样性,比如:环形状、斑片状,但是大部分患者表现出来的是结节状;患者的门静脉期扫描表现出来的是低密度阴影强化范围的逐渐扩散性,这种扩散主要是朝着低密度阴影中心的方向进行,但是在强化的强度上却是慢慢减弱的,在这种情况下,肝血管瘤强化部位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肝脏部位的强化值。对于少数患者的肝血管瘤延时期扫描低在密度阴影表现上,主要以等密度的或者是高密度的变化为主,个别患者中心低密度经过延时扫描之后仍旧呈现出低密度的迹象。

对于肝血管瘤患者的诊断目前在医学生主要应用的是超声检查、同位素99mTC肝血池扫描及肝血管造影检查、MRI检查以及CT检查 [5],我院在对这39例患者进行检查确诊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多排螺旋CT技术检查,该检查技术在肝血管瘤患者的确诊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比较明显,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些肝脏病变位置难以确诊的患者,通过多排螺旋CT扫描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确诊,防止出现一些误诊的病例,特别是对于肝细胞癌、肝转移癌和肝脓肿这些疾病在临床上不好区别,通过多螺旋CT的静脉增强扫描可以区别出肝细胞癌和肝血管瘤;通过延时扫描表现出的低密度可有效的鉴别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对于肝脓肿在经过扫描之后,在病变部位的边缘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模糊性,这和扫描后肝血管瘤边缘的清晰化是不一样的,可以用来正确的判断这两种疾病。

关于肝血管瘤的发病,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该病的发生主要与下列这些因素有关 [6]: (1)不良情绪可能会引发肝血管瘤,一个人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长期处于忧郁、愤怒的不良情绪,会使得血气停留在肝脏部位,长此以往就会引发肝血管瘤; (2)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可能会引发肝血管瘤,比如男性大多都会有抽烟、酗酒的习惯,同时在饮食上食用一些辛酸油腻含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对于肝脏排毒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不健康饮食就容易患上肝血管瘤; (3)患者本身出现的一些病变,比如:毛细管组织感染、肝组织局部坏死以及先天性的血管瘤发育异常等。肝血管瘤有部分先天的因素,但是后天的因素显得更重要 [7],对于肝血管瘤的预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考虑: (1)在生活和工作中,避免出现情绪的大起大落,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乐观的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不要受到一些不良情绪的影响; (2)在饮食上注意以清淡的饮食为主,避免吸烟饮酒,加强身体的锻炼,定期的进行身体检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旦出现身体的不适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通过对我院39例肝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回顾分析,在诊断肝血管瘤过程中,使用多排螺旋CT可以快速准确的对该病进行确诊,对于区别肝部位的其他一些疾病有着一定的价值,所以使用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瘤体低密度阴影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让光“驱走”阴影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阴影魔怪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