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云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2015-03-19陶迎春汤文隽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云端理论课应用型

陶迎春,汤文隽,马 颖

论云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陶迎春,汤文隽,马 颖

云教学法模式是在云计算服务依托下的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与运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可以用相互弥补、共同作用的“四大层次”云教学平台的构建来实施云教学法,以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云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技术拓展到教育领域。在这一新技术的“促逼”下,云计算服务依托下的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与运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云教学法出现了。其中典型代表是以“慕课”(MOOCs)为代表的美国三大云教育平台:edX、Coursera和Udacity,它们的实施和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冲击着传统高校教学模式,引起很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掀起研究信息化环境下云计算服务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规律的热潮。那么云教学法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以应用,学术界对此的关注却很少。本文将着重从云教学的特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的定位和建构路径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利云教学法的“形”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神”在“互联网时代”达到统一,更好的发挥云教学法的功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一、云教学法的特征

云教学法模式是在云计算服务依托下的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与运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云教育是云计算在教育中的运用和落实,是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化教育的发展和延伸,它是一种面向服务的高效的网络化教育新模式,以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把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集中统一管理,通过云教育服务平台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按需访问和教育协作等服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托云计算提供“开放”服务

“云是指因特网”,云计算是指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也就是说,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这样,用户可以将本地的数据和计算任务提交到远程服务器,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这种技术被形象地称为云计算。云计算教育是依托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通过互联网将本地化的用户接入在“云端”的教育中心,教育资源被放置在“云端”,可以向所有服务对象开放,同时服务对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反馈自己的学习问题。

(二)“全天候”“大规模”互动

在云计算服务这一重要的技术手段支持下,提供一种“全天候”的教学平台,打破时空限制,使得互动功能的网络课堂与线下答疑全天侯“无缝对接”。“大规模”,一门课可接受上千上万名学生学习,所有学生不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学习知识,而且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交流。

(三)“慕课”化或“微课”化、自主学习

正如国务院参事汤敏在《“慕课”,一场你输不起的革命》中所指出的,与传统大学相比,通过互联网和电脑或智能手机软件教学生学习的这种电子化传授的课程,有很显著的优势。其授课方式,不同于传统授课方式主要在于:①小知识点,短视频。把课程分为若干的知识点,一两个知识为5~10分钟,可让学生集中集力学习;②随堂考试,满分过关,像计算机过关游戏一样,可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保证每一个概念都学的非常准确;③即时奖励,让学生对学习“保鲜”。“上一课马上考,而且要考到百分之百的对,甚至一考过马上告诉你,你现在在十万个人里面排名第几。就冲这个,很多人下一次考试就会特别认真,就要看自己到底排名多少?这正是一种刺激作用”[2]。

二、云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定位

那么,能否利用云教育这一全新方式,代替传统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呢?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取代论”、“借鉴论”等。“取代论”主张用云教学法取代传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让学生共享由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者或教授所提供的一流的服务;“改进论”主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不能完全照搬“慕课”,但要借鉴“慕课”平台及“微课程”的教学技术[3],改进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使传统课堂内教学与网络云教学相结合。笔者赞同后者。理由如下,

其一,“慕课”平台上的“微课”授课方式,这种方式“在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上可以大有所为、优势明显,但在情感体验、实践操作等方面却是短板,而且也无法使学习者体会到只有身处校园才能感受到的氛围。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面对面地直接互动交流,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灵感的火花”[4]73。

其二,在“慕课”平台上,选择进入一门课程学习时,门槛较低,以致常有数万数十万的学生,“如何满足众多学生的不同特点与需求,如何对这些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是‘慕课’无法做到的难题”[4]73。而且“慕课”学生注册虽然多,但坚持学习完的少。如斯坦福大学著名的《人工智能》课程,注册在线学习人数约16万人,但坚持完成课程的仅有7517人。[6]

其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具有内在的特有的性质和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区别于传统的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而发展形成的新型高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引导大学生为什么人、走什么路和为什么学的重任,肩负着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历史使命。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求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不仅是客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使其知,更重要是信念等价值性隐性知识的接受和认同,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其信,以及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其行。

因此,云教学法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其定位是改进而不是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目的不是削弱课堂教学,而是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水平”[7]。以“全天候”互动和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云教学法和传统的课堂内教学相结合,可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知与行的和谐统一、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使大学生成长为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云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建构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云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上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价值理念,突出长效、可操作和能力的形成。具体包括以下相互弥补、共同作用的“四大层次”云教学平台的构建:

第一,云端物理层平台的构建。云端物理层平台是云教学所依据的云计算技术所构成,包括软件、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等。例如滁州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云端物理平台建立在校园网上,包括BB软件、校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如教室中的网络教学电脑、学生电脑或手机等。

第二,云端信息层平台构建。云端信息层平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等“虚拟化”后,存放在云端物理层平台,师生教与学的互动平台。例如滁州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将其教学内容如各章节的知识点、小视频、章节测试题等“虚拟化”,放在校园网BB教学平台这一云端信息平台。

第三,“全天候”的“云端”网络教学平台,这是前二个平台延伸的功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在“云端”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交流,例如滁州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或老师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这样的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地登录到BB教学平台上,进行学习交流。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自学,遇到问题,可把问题发布在讨论区,一个班的同学都可以对此问题进行讨论,进行自由交流,当然老师也可以加入此讨论。但一般来说,老师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解答一些易答的问题,同时收集整理学生都不会的问题或不易在云端回答的问题,然后进入课堂内教学面对面地讨论解决。这一环节着重以学生自主学习或掌握客观知识为主。

第四,面对面的“云”背景下的课堂内教学平台。针对学生在云端学习的情况和学生困惑的问题,在课堂内专题式集中解决。例如滁州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针对在云端“观看”学生个人的学习成果与学生间讨论的结果,以及教师与学生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备课,把每一章节的重难点,以专题的形式与学生在课堂内交流,并在课堂内现场进一步引导讨论,解惑答疑。这一环节着重以学生自主学习或掌握隐性知识为主。

总之,相互弥补、共同作用的“四大层次”云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施,能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增进其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既强调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认同,又注重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也彰显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选择的典型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育人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现实社会需要与学生身心规律和高校实施的可能性。

[1] 张以文,赵姝.高校云教育模式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12):166-168.

[2] 汤敏. 慕课,一场你输不起的革命[EB/OL].http://www.mooc.cn/news/996.html.2015-1-7.

[3] 李梁.“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4(1):65-69.

[4] 陈豪.“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 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4(4):70-73.

[5] 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116-121.

[6] 王跃,王刚,王永贵.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高层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140-141.

责任编辑:李应青

On Clou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Tao Yingchun,Tang Wenjun, Ma Yinge

Cloud teaching method is the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syste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It can be built “four-level” cloud teaching platform to implement cloud approach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loud Teaching Meth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陶迎春,滁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汤文隽,滁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教授;马颖,滁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讲师(安徽 滁州 239000) 。

安徽省高校省级教研项目(2013SZXM086);滁州学院教研项目(2014jyy039、2014jyy041);滁州学院科研项目(2014qd090、2014PY12)

2014-12-17

A841

A

1673-1794(2015)04-0094-03

猜你喜欢

云端理论课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云端之城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美人如画隔云端
行走在云端
云端创意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