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助教师消除误解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以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研究课题的实践体会

2015-03-19湖南岳阳市第九中学

成才 2015年11期
关键词:研修校本课题

■ 湖南岳阳市第九中学 任 畅

我校是2006年开始加入到潘海燕教授的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实验研究课题中来的。“万事开头难”,如何让老师们积极参与课题实验呢?

我认为首先要消除老师们心中对课题的几种误解。

误解一:认为课题研究高不可攀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一听搞课题,进行教育科研,便觉得高深莫测,高不可攀,无从下手。还有的老师说,我想是想搞,但我不会写。针对老师们为难的情绪,我们组织老师认真学习自修—反思研修模式提出的教师发展理念。即:

“三化”:行为问题化;问题课题化;经验概念化。

“三尊重”:尊重教师个人的话语权;尊重教师的个人理论;尊重教师的内在自我更新动机。

“四在”:在课题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积累中质变。

“七即”: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问题即课题;教学活动即研究行为;学生个体即研究个案;教师群体即研究共同体;教师成长即研究成果。

让老师们明白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研究课题是与我们的工作、与我们的教学息息相关的,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只不过是用自修反思这一模式来操作而已;我们平常所写的教后记也就是教学反思。另外,这一课题人人能做,因为它不需要很高的写作基础,它倡导用自己的语言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身边的真真实实的事件、写自己实实在在的想法与做法,不需做作,无需润色,真正地实现“以我手写我心”。我将自己写的很平常很普通的教学反思读给老师们听,让老师们在心底认为这个课题不难做,真正去做,还有点意思。我还告诉老师:如果你以前有课题,现在可以与之相结合,不需要另起炉灶。

误解二:个别老师认为搞课题研究就是搞形式、做材料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搞课题就是搞形式,课题成果就是结题时几个人闭门造车做材料。这样的课题,有名无实,参与者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这样的课题大多为不得已而为之,参与者决非心甘情愿去做。我告诉大家自修—反思课题注重过程,注重过程中的体验、感悟。我们只要按部就班,按照实施方案一步一步去做,结题时根本不需要加班加点赶什么材料,因为过程就很好地体现了结果;真正的成果是我们自身的成长。

误解三:认为做课题加重了教学负担

实践证明:自修—反思课题从长远看,不但不会加重教学负担,而且会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因为问题即课题,问题都来自于教学实践,都是自己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能通过反思、学习、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棘手的问题越来越少,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然能减轻教学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实验之初之所以感觉到做课题负担重,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就如同写日记,若养成了习惯,不但不觉得难,反而觉得不吐不快。

消除了老师心中对课题研究的误解后,接下来便要“趁热打铁”,积极想办法,促使老师们踊跃参与课题研究。

方法一:采取完全自愿的原则吸收课题组成员

我们在课题人员参与方面不强迫也不强求。在课题管理制度中我们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这个课题研究,采取完全自愿的态度,想参加的老师须向学校递交书面申请(学校教研处专门设计了一份课题申请表,包含老师的基本情况、申请研究的子课题、有无合作伙伴以及建议等多项内容),参加了的老师如果不想参加了,随时可以退出,但有一点,那就是一旦退出,以后就不能再参加这个课题了。

方法二:积极引导,充分认识自修—反思课题的可行性

实验初期,很多老师是摇摆不定的,既想参加又不想参加。这时我积极引导老师们充分认识自修—反思课题的可行性,让老师们认定一个目标:这个课题做得,值得做,前途一片光明。

由此我摆出了几点理由:

第一个理由源于课题本身:(1)这个课题具有时代特色,因为它强调合作,其最终目的是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2)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应于各学科各部门的研究。只要你愿意研究,你就可以研究。(3)模式的操作性很强。教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解决的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觉得虚空。

第二个理由:这个课题得到了校长的认可与支持。因为《教师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研究》课题主张在学习、交流、反思中生长自己的思想,这一思路正好与我们校长倡导的建立学习型组织不谋而合。当我将《教师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研究》课题组建情况跟校长汇报时,校长非常果断的决定:一定要搞好这项实验!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我们认定:自修反思,前途光明;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必有成效。在我们的动员下,很多老师积极参与了实验。

方法三:加强指导,增强自修—反思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

要想真正搞好这个课题的研究和推进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让老师们深入了解这个课题,懂得如何去实施与操作。为此我们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向老师们介绍了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产生的背景、现状及培训理念;向老师们详细讲述其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下发了《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简介》《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的主要环节》、《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反思”的反思》《自修—反思活动中如何开展互评》等学习材料。而且,我们考虑到老师们刚开始很难找到切入点,于是我们统一印发了《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并确定这一阶段我们研究的主题是“用自修反思的模式来研究有效教学”。这样老师们有内容可学习,有问题可讨论,课题研究变得更实在了,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操作性很强的表格,让老师们对照一项一项去做,这有效地避免了老师们刚开始实验时常有的一种徘徊与盲目心理,也为老师们的操作提供了方便。

后来,我们还根据我校实际设计了《教师成长手册》。这本手册内容全面,包括了“自修计划”、“自学报告表”、“读书笔记”、“活动记录”、“学习心得”、“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案例)”、“教师互评”、“导评”、“总结评价”等多项内容,手册前有使用说明与目录,后有《教师必读书目》,这本手册的出台不仅为老师们参与自修反思、合作交流等活动提供了便利,且为老师们提供了课题研究的方法论。

方法四:将课题研究与目标管理挂钩,让评价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我们将课题研究与目标管理挂钩,年终目标考核时,凡积极参与课题实验者根据考核情况的优劣记4~8分,这一举措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当然,在实验之初,老师们或许存在着完成任务或应付的心理。我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什么事情它都有一个过程,不可强求。只有当老师们在实践中、在反思学习中真正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他们才会真正体会到这一课题的妙处所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第一批参加课题实验的老师已经很乐意参与实验了,当我将《教师成长手册》下发到他们手中时,大家都说很好,因为他们对课题的操作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不感到困难,而且课题组成员大多是自愿组合,都是很要好的朋友,平时他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在一起聊天交流,讨论问题。大家都逐渐了解与认同了自修—反思这一模式,在工作中也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养成了相互交流的习惯。

现在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课题实验在我校已深入人心,课题研究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成为了一种乐趣。“实实干”代替了当初的“试试看”;“找到方法,提高效率”替代了原来的“完成任务,应付了事”。而今,我们课题组成员中说得最多的是“经验+反思=成长”、“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老师们的自查自省水平与当初比已经提升一个层次。

猜你喜欢

研修校本课题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