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5-03-19田海舰田雨晴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田海舰,田雨晴

(1.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习近平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在全球化背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及其现代价值

科学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充分彰显其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凸显其重大意义和现代价值,可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视角、路径和方法,为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提供情理依托和学理支持。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伦理上有大善,科学上有大真,艺术上有大美,思想上有大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2],等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追求和谐、重视整体、关怀他人、注重合作、崇尚道德、讲究情趣等鲜明特色[3],与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根本需求是一致的,与马克思主义有着诸多相通契合之处,饱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的宝贵养料,对于我们建设自然和谐的现代生态文明、人际和睦的和谐社会、内在心性的宁静致远,有着深刻启发和悠远价值。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廉耻等价值在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仍将继续发挥作用。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在人生的安立、精神的归属方面,在社群伦理乃至全球伦理、环境伦理的建设方面,仍然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资源。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做人做事、人性修养、整饬吏治、加强廉政、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仍有效用。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资源。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传统文化价值观为根基

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抛却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基因,不可能在历史的真空中构建,而必须依托自身的文化传统,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植根于我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进程。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历史的凝结,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制约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其新文化价值观构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新文化价值观应当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思想基石。如果抛弃自身的文化传统,必将导致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断裂,使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严重受挫,民族凝聚力严重下降,甚至可能因为激烈的文化冲突导致社会的分裂,新的价值观也将因为缺少传统文化底蕴而难以深入人心。正如习近平所说,“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同时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华社会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资源和理论依托。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文化基因和文化烙印,提供了一个文化土壤和文化滋养,提供了一个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提供了必要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公民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准确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国家层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可以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借鉴;在社会层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滋润和促进作用;在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内容和精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如果抛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法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只有通过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得到弘扬和培育。而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种思想资源进行了价值整合,赋予了传统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因而才更科学更先进更开放,更有凝聚力、感召力、生命力。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传统文化价值观民本思想中的驭民取向、爱国主义中的狭隘民族倾向、崇礼厚德中的纲常极端化、三纲五常等封建主义腐朽文化价值观,具有很大的狭隘性、保守性与落后性,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时代潮流不相适应,需要我们认真鉴别、加以破除和革新。同时,必须用现代观念去阐释和激活传统文化价值观,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的表述方式,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当然,完成这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自觉扬弃。立足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克服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缺陷又要发扬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精华;既要充分汲取世界文化的营养,又要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唯其如此,才既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外之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的血脉”,又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获得来源于民族传统精神基础和传统文化心理的动力支持。

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借鉴传统社会培育价值观的基本经验

自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其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代代相传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价值共识。无论朝野上下、豪门寒庶,还是思想巨擘、乡野村妇、黄毛小儿,都以通达儒家伦理为知情达理的标准并世世代代相沿为习,使儒家核心价值观积淀到民族文化心理的最深层,成为一种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民族性格。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儒家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并具普遍意义的大众化、普及化路径。一是确立行政保障机制,对民众实行价值引导。借助政权的力量,通过身正示范、上行下效,褒善惩恶、劝戒愚劣、乡约民俗、醇化民风,形成了一整套从社会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转化的行动和保障机制。其中,科举制度的确立为儒家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延续提供了严密的制度保障。二是构建儒学教育体系,对民众实行价值教育。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构建完整的从社会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转化的教育体系。从教学内容来看,自汉代实行察举制以来,儒家思想便成为历代统治者考察贤能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选拔任用标准,儒家经典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并最终演变为唯一内容,位极独尊,儒家思想被不断强化。三是鼓励儒生学术发扬,推动民众价值传承。一方面,朝廷通过颁发诏书使得儒家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得到制度化保障,另一方面,广大儒者积极传播,通过讲学等各种方式在下层民众中培养了一批草根儒者,儒学赢得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四是利用民间文艺形式,对社会民众实行价值熏陶。借助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利用乡规民约、通俗读物、民间戏曲、说书等载体,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的转化。五是倡导自我教育方法,促进社会民众的价值内化。通过反省内求、慎言躬行、慎独自律等独特的自我修养方法,注重修身、正己,切实把社会价值观转化为个体价值观,内化为人生信念。

我国传统社会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做法给我们的有益启迪是:其一,植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赢得民众的广泛认同。社会核心价值观只有依托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新秩序的建立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其二,政府行为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具有权威效应。政府通过国家立法保障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神圣不可侵犯,并且通过国民教育保障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普及与强化。其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选择、凝练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4]。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5(2).

[3]江畅.论价值观念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从现代价值观念的国家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特色说起[J].人文杂志,2004(2):1-8.

[4]陈新汉.警惕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99.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