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实践——以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为例

2015-03-19李红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毕业生学院

李红英

李红英/四川商务职业学院讲师(四川成都610000)。

一、职业指导概述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这个定义意图表达四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强调指导对象是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而不仅仅是求职者一个方面;第二,强调指导的最终目标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能够更好地做到人尽其才,而不仅仅以就业为目的;第三,强调职业指导是一个过程,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而不仅仅是某一个阶段和近期;第四,强调职业指导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功能作用,而不仅仅是提供职业信息。

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和充分就业,并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最后一个工作目标更加丰富了职业指导的内涵,体现了职业指导工作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对职业指导人员而言,无疑也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指导在功能上,主要对个人和工作存在两个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揭示了职业指导对劳动者的重要现实意义,也深刻反映了职业指导在就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二、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现今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职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现实摆在人们面前。但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情况下,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社会用人信息的不对接,造成了大量的人才积压和浪费。

以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的会计系为例,会计专业每届毕业生人数800多人,女生占90%,同学们普遍存在不能正确地为自己的职业定位、容易受外界的响、目标和要求太高、强调专业对口、不愿去省外工作、责任心不高、频繁跳槽、专业技能单一等现状;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人才紧缺、招工难、许多工作找不合适的员工、人才流动过于频繁,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实践

(一)建立、建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学院的就业组织机构是分级联动的,一级机构是由学院党委书记任组长,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系主任和系书记及相关人员构成学院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二级是由各系主任任组长,系书记任副组长,就业干事和毕业班辅导员为成员的系毕业生领导小组。实施学院统筹安排,系为核心的工作模式,工作重心放在系部,每个系都设有专职就业干事,负责落实和开展本系毕业生就业工作。例如,会计系的就业领导小组是这样构成的,组长:系主任、系书记;成员:学科主任、办公室主任、就业干事、各毕业班辅导员。制定了《会计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和计划》《会计系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还确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职、兼职人员,制定了《专职教师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等制度。对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体人员,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细则,工作目标,以及对各级人员的奖励、惩罚办法。从而提高了全体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确保该系全体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二)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指导课程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院设立了职业指导教研室,由招生就业处处长担任教研室组长,教研室成员为各系就业干事及获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相关老师;每学期组织召开教研会6次,在教研会上研讨教学内容和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大纲与各专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职业指导课,分成四个教学模块,(1)大一的第一学期讲授模块,内容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确定具体的行动方案;(2)大一的第二学期讲授模块,内容为时间的管理、沟通的技巧、职业礼仪、提高学生的职场能力;(3)大二的第一学期讲授模块,内容为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精神、寻找创业机会、整合创业资源等;(4)大三第二学期讲授模块,内容为求职策略与技巧、如何做就业前准备、简历的写作、模拟面试。职业指导课程从大一到大三贯穿整个大学期间,让学生在校期间充分做好就业前的准备。

(三)专业技能实训与职业训练相结合

针对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学生在校期间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大三上学期通过模拟实训,把理论转换为实践,以一对一顶岗实战、定期轮岗、辅导老师一对一辅导等方式打破了常规、单一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体验式全真模拟实训,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2013年学院开设了创业培训班,会计系有60多位同学参加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同时学院在6月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十一月举办创业大赛及“川渝地区用友杯”会计电算化大赛,学生比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7月组织30多位同学参加了“一对一”顶岗实习;通过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指导的开展,让学生了解职业指导对个人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和课堂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就业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服务意识、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

(四)整合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大力拓展就业渠道

学院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走产学合作的办学道路,有目的地培养适用型人才,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学院提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请企业管理人员走进课堂,由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稳定学生就业能力。例如,会计系2013届毕业生人数为882人,邀请了62家企业来学院做现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8600多个就业岗位。已建实习基地27家,其中与汇成会计师事务所、伊藤洋华堂、兴业银行、三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长期的人才输送基地。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宽阔的平台。另一方面,邀请企业成功人事、行业专家、优秀校友来学院开职业讲堂课,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他们的成功与失败,总结人生宝贵经验,在潜意识中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五)实现个性化职业指导

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合理地给予指导。学院各系部在大一对每一学生进行摸底,对每位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测评。职业指导老师根据测评的结果,掌握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指导。

就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前期围绕“信息”对毕业生的生源资料、测试情况进行了解;中期围绕“信息”与“建议”展开,为毕业生提供在校期间的心理咨询和就业形势、简历制作、面试事宜的指导等;后期提供的岗位需求和讲座、专场招聘会及学院组织的双选会,还有毕业生实习阶段的跟踪、毕业生返校的通知及组织等工作。

选送优秀生毕业生到优秀企业。根据任课老师及辅导员推荐,把在校期间表现好、成绩佳、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推荐到优秀企业,提供好的就业岗位,使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同时给下届毕业生树立好的榜样,具有激励和示范的带头作用。

(六)加强对就业困难及贫困家庭的毕业生进行帮扶工作

根据教学司[2013]文件“关于切实做好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紧急通知”,学院加强了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和服务工作,设置20万元的专项帮扶基金。对于地震灾区、有残疾、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给予重点关注和积极的帮助,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郑佳.简述职业指导实践若干经验 [J].时代报告,2013(3).

[3]余春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报告,2013(3).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毕业生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海盗学院(7)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学院掠影
最“叛逆”的毕业生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