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2015-03-19李霁帆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传播者传播学

李霁帆

李霁帆/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河南开封475000)。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表述为一个整体的战略任务。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讨多从其传播内容、理论内涵、传播途径等方面予以展开,而从传播学视角对传播结构、传播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在传播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较少。

一、传播学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全部人类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探究人类传播本质,从而最终得出传播规律的学科。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5W模式”。概括来说,就是每一个传播过程都由传播者(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媒介(In Which Channel)受众(To Whom)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五个要素构成。

“大众化”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变成与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的需要”。[2]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从抽象、深奥到具体、通俗,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理解、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即是传播者将包含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途径作用于受众,期望发生目的性作用的过程,具备了传播活动的基本特征。因此,在传播学视域下,通过其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分析便具备了可能性。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结构分析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传播者是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控制者,以个人和群体组织两种形式出现,承担着传播的基本诉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传播者,通常是指负责收集、控制、加工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组织或个人,如,政府宣传机构、高校思想政治课老师等。不同的传播者的传播目的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体到中国,主要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传播学的原理认为,信息总要通过搜集选择、编码整合后才能传递给特定受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传播的是经过加工后的、依托于特定符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除了文本形态外,还常以实践形态出现在生活中。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媒介。信息的交流传递是传播的本质,而承载信息的符号需要通过一定的实体或途径才能真正进入传播领域,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的桥梁便是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种类多样,无论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专业信息传递载体,还是社会组织、学校课堂等专业化媒介组织,都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所用。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包含工人、农民、学生等各个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特点。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符号的解码者,更是效果的反馈者。传播者和受众间的双向交流,有利于传播者通过受众的反馈信息对传播内容进行调整,以便实现有效传播。

5.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引起受众社会认知、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3]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来说,可对应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程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形成与否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活动三个层次。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运用

1.借鉴“意见领袖”原理,增强传播者的主导性作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天然带有阶级性和政治性,是对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的反映。然而,不同的传播者具有不同的传播目的,社会的开放和文化的多元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多样化,主流意识形态必然受到一定的冲击。

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论证提出的“二级传播理论”发现,许多人政治观点和政治倾向的形成并不主要依赖于传播媒介,而是依赖于群体中一小部分与媒介关系密切的“意见领袖”。通过主流媒体向社会发布新闻时事的政府机构,正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主导者。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传播主体,提高理论修养、树立良好形象是赢取受众信任的前提条件。率先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理论的要求内化为内在的思想,真正做到将真理人格化。

2.借鉴受众理论,提高内容与受众的契合程度。传播者的角色是相对的,在一些传播活动中担当传播者,而在另一些传播活动中却变为受众。庞大的受众群体决定了无论是人口统计意义上的性别、年龄、职业,还是社会关系层面的政治归属、宗教信仰,都决定了传播领域不存在整齐划一的受众,再加上“对某些模式来说,受众与媒介的分离是一种固有的限制,它赋予大众传播一个必然不合需要的特点”,[4]受众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立场和需求相符合的内容。要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就不能忽视内容的具体化与形式的多样化。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5]使之针对具体国情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完成马克思主义从思想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化,就要以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为突破口,使群众切实感受到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内容及形式上,要注重单向传授和双向互动的适度结合。语言表达在文本真实性的基础上要避免枯燥晦涩,将政治语言转化为大众语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Umschlag)最高限度的通俗化”。[6]尤其是面向一般大众的电视新闻、报纸杂志,都应根据对受众专业程度的考虑而增强其易读性。

3.借鉴传播媒介原理,促进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同于过去单纯单项灌输,互联网、卫星电视等媒介的出现,使得权威传播者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任何掌握网络技术的人都能够进行信息传播活动。美国学者施拉姆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影响受众对信息、媒介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进行研究,得出这样一个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在外部环境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受众会选择最为快捷方便的途径。

传播方式的选择和改进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传播者应针对媒介多样化的趋势及时更新传播理念,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与网络、手机通信等新兴媒介结合起来,掌握理论宣传的主导权,扩大宣传范围。这种平等、交互式的传播渠道,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参与感,而且能够推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的互动,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当然,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应规范媒介平台的运作过程,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舆论环境。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的理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能否将马克思主义合理、有效地传播,会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借鉴传播学原理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与群众形成良性互动,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更高发展。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2]现代汉语词典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93.

[3][美]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陈亮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88.

[4][美]麦奎尔·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6]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六卷)[M].人民出版社,1985:468.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传播者传播学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思想论述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