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2015-03-19葛爱荣
葛爱荣
葛爱荣/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贵州遵义563000)。
“职业倦怠”是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用来描绘职业中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等问题导致的对本工作的厌倦。[1]而基层公安民警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压力大等,导致其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公安民警自身的身心健康,降低工作积极性等,还会影响警民关系。本文主要对基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原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基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表现
1.在工作中的表现。基层公安民警是一个工作职责广、环境不可控、工作量大、工作单调及群众满意度不高的职业。刚入职的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很高,也很热爱这份职业。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始表现出工作积极性下降、热情降低、责任心减弱、效率降低等,从而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2.在家庭的表现。一方面,因为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繁忙,不能随时照顾家人,会导致家人的不理解,使之产生家庭矛盾,另一方面,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在倦怠状况下,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将加剧,人际摩擦也随之增多。[2]当把工作中不良的情绪带回家中时就会导致争吵,甚至会产生家庭暴力,严重影响家庭生活,从而影响夫妻关系和与孩子的关系,严重的还会导致家庭的破裂。
3.在警民关系上的表现。基层公安民警出现职业倦怠后,使其在处理群众事件等工作上失去热情,从而使工作效率降低,这样就会引起群众对民警工作的能力、对国家公务人员产生怀疑等,甚至有些群众还会与其发生冲突,从而使警民关系恶化。基层公安民警的职业倦怠,还会影响社会治安、地区形象甚至国家的形象等。
二、基层公安民警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1.内部因素。主要由其自身的人格特征所决定。人格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的特性。[3]人格的这些特征和功能基本决定一个人的面貌,也影响着个体的工作和生活。研究表明,某些个性特点可能会通过对工作环境的反应,而使个体对倦怠的易感性增强,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4]对此可以从人格的坚韧性、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有研究显示,人格的坚韧性能够缓冲压力与倦怠之间的关系,坚韧性高,面对压力情境,个体倦怠的可能性就小,坚韧性低,个体倦怠的可能性就高。坚韧性差的个体,总是感到自己和周围环境都没什么意思、没有意义,甚至很危险。[5]在气质类型上,胆汁质的人遇事常欠考虑、冒失、冲动、易感情用事等,从而导致胆汁质的基层公安民警在处理群众纠纷时就会引起群众的不满,给自己的工作带来负面的评价,影响其工作情绪,使积极性下降,成就感降低,从而对工作环境产生不满和倦怠。在性格层面上,性格热情大方、乐于助人、开朗、随和的基层公安民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是职业倦怠的低发人群。
2.外部因素。一是 职业因素。首先,由于基层公安民警不仅要做人口登记和基础信息采集等烦琐的基本工作,还要管理社区和处理群众纠纷,这就增大了工作范围和工作量,从而增加了压力,导致工作紧张。再加上警力不足又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自然会引来群众的不满和误会,使警民关系陷入微妙的境地,从而给基层公安民警带来了强烈的紧张感和压力,使其对这一工作失去兴趣和产生厌倦,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其次,国外的一项研究显示,对工作倦怠最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是个体对工作环境的心理控制感。基层公安民警的工作环境既复杂又危险,他们不能人为地控制这个环境,所以工作环境也是其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最后,由于工作时间长、单调乏味,使得他们对工作失去兴趣和热情,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从而导致职业倦怠产生。
二是社会因素。基层公安民警是人民群众寄予很高期望的职业,也是由人民群众监督的职业。只要有一点疏忽社会媒体和舆论就会给以谴责,使得基层公安民警的压力增大,不敢怠慢任何一件小事,这样无形中就给其增加了很多的精神负担,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对工作缺乏成就感和热情,也会产生其暴躁情绪和心里烦闷等负面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影响,造成其家庭的矛盾等。
三是经济因素。基层公安民警的工资待遇较低而工作量大,时间长,环境也有很大的危险性,这样会使觉得自己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而导致工作积极性及兴趣降低,使之产生做与不做都是这点工资的心理。对工作不热衷和怠慢,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使得群众满意度更低,社会媒体和舆论给予的压力更大,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解决基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对策
1.内部因素的预防。众所周知,人格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因此必须选择那些适合公安民警这个职业的人员。我们就可以运用职业选择量表和人格测验来进行筛选,这样就可以事先达到预防的效果。
对于已经出现职业倦怠的基层公安民警,我们可以给他们讲解职业倦怠的成因和缓解的方法,让他们知道职业倦怠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的现象,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倦怠,从而减轻其心理压力。使他们懂得在工作紧张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降低紧张情绪。
2.媒体和舆论因素的预防。基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产生与社会媒体和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也可以利用社会媒体和舆论,让群众更加了解基层公安民警的工作范畴和工作性质,从而减轻其工作压力和紧张感。也可以通过媒体记者从客观上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价,提高群众对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基层公安民警的成就感,使之对工作充满热情,从而降低职业倦怠的产生。
3.提高工资待遇。基层公安民警的工作量大,时间长,环境有很大的危险性,而较低的工资使得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我们可以适当提高待遇,让他们感受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达到预防职业倦怠的目的。
4.开设心理咨询室。基层公安民警的压力大、工作强度高、高危险性,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咨询室可以使他们能够调解自己的情绪,杜绝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和家庭中,从而降低职业倦怠产生。
5.培养业余爱好。基层公安民警的工作单调枯燥,容易产生疲劳,良好的业余爱好可以调节自己的生活,使生活多姿多彩,减少疲劳和厌倦,从而降低职业倦怠。
[1]皮华英.当前警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建议[J].公安研究,2008,5:65 -68.
[2]连成叶.关于警察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J].江苏经管学院学报,2007,3:165 -168.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40.
[4]皮华英.警察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4:66-69.
[5]邹智敏,王登峰.应激的缓冲器:人格坚韧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7,2:45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