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台湾经验,加强高职通识教育
2015-03-19李向明
李向明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借鉴台湾经验,加强高职通识教育
李向明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通识教育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尤其应加强学生通识教育。文中简单回顾了建国以来通识教育的历史,分析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借鉴台湾经验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台湾经验;通识教育;课程化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通用技能的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
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我们移植了苏联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建立了大批专科院校,以暂时缓解人才匮乏的矛盾,但此举因过于重视技能教育,而忽略和弱化了通识教育。十年动乱,文理分科,许多综合性大学分成了若干专科学校,通识教育更是雪上加霜,逐渐被边缘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使得科学专业技术教育备受青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了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继续受到冷落。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结出的丰硕果实时,却深切感受到通识教育缺失造成的困扰。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缺失,使我们的高等教育成了“半人教育”,不知不觉中,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关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件有这样的描述:“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将“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作为国家对职业院校提出的近一时期的总体培养目标。
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使得高职院校在20世纪末依然把专业技能教育当成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1998年、1999年扩大招生规模后,2000多万大学生中有一半是高职学生,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跨越式发展的背后则是相当一部分院校是新建或新合并升格的高职院校。这些院校建校时间短,历史文化积淀不足,通识教育环境弱,有些院校甚至出现了通识教育的“盲区”。于是,仅仅把专业技能教育作为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的局限性很快就暴露出来:人文精神加剧流失,影响了正常人格养成和道德发展,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使学生在面对工作、人生中的具体问题时感到一种困惑,较难融入社会;部分高职院校校园人文生态恶化,人文精神贫乏,一些学生没有人生理想,缺乏人文情感,人格境界不高,甚至存在“残疾”;价值观、道德观混乱,缺乏社会良知、缺乏合作意识,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认知常识等等。这一切使得高职学生没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全面的通用能力以适应未来岗位变化和职业迁移的需要,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时间,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缺失,成了影响自身发展的硬伤。
二、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对策——课程化
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课程体系是以人类通过实践所积累的知识,经过选择和组织而形成的供传授用的由课程组成的体系。说到底,就是在大学里设置哪些课程的问题。
如何借鉴台湾经验把通识教育落到实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和课程体系如何构建?作为从事高职通识教育的一线教师,借鉴台湾经验有如下思想就正于方家。
(一)开设通识教育骨干课程,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根据高职院校公共课课时减少的实际,开展专题调查研究。
我们利用假期或进修学习、出差开会等机会,对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黑龙江等省、市的部分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任课教师和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张家界、娄底等地区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使用教材、师资配备、课程考核、教学效果,尤其是对学生就业、择业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调查研究。根据调研结果,把《大学语文》、《基础写作》、《艺术欣赏》、《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整合为《大学人文基础》课程。该课程涉及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欣赏、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等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人文基础》公共必修课,作为通识教育的骨干课程成了通识教育的突破口,为通识教育课程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开设公共任选课程,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公共任选课程的开设,最大限度地弥补了公共必修课《大学人文基础》的不足。由于受到课时限制,《大学人文基础》课程不可能涵盖通识教育的所有内容,于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公共任选课就变得十分必要。我们以专业培养方向为出发点,以人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为课程目标,开设了美学概论、文学概论、名著欣赏、名著导读、唐诗与宋词、中国传统文化、司马迁与史记、民间文学概论、科技发展史、公关礼仪、心理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公共任选课程,弥补《大学人文基础》课程的不足。
第三,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从某种角度而言,通识教育是包罗万象、无处不在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重视通识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不仅必要,而且有时还具有比显性课程更重要的作用。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能忽略隐性课程的开发。我们认为,隐性课程的开发应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的外在环境建设,即校容校貌建设。校园文化是进行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通过校训、校风、校歌、校徽、教风、学风、名人园、小品雕塑等等,营造通识教育氛围;二是学校的内在环境的建设,即通过抓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师生员工的身体力行,传递和弘扬人文精神;三是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地缘优势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实践,使通识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由于受到文字表达的限制,隐性课程建设情况在此不作具体描述。)
这样,我们形成了必修课程(骨干课程)→选修课程(辅助课程)→隐性课程(背景课程)的课程体系,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通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问题。
(二)加强教材建设,开发通识教育核心教材
2004年9月,市面上能见到的、可作教材的文本并不多。由夏中义先生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人文读本》影响最大。《大学人文读本》分三卷“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它从普适性的人类文化价值出发,选编了200余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伦理、心理、教育等学科。每一章还以“编者旁白”的方式,进行评述、解说,提示思考、疑惑乃至忧虑,想让渴望“精神成人”的当代大学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但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时不断遭到压缩,高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作为教材,尤其是高职学生的通识教育教材很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只好自己动手。从2003年底开始到2004年8月,我们拿出了最初的《大学人文基础》教材(湖南教育出版社),略补无米之炊。这个本子更多涉及了传统文化的内容,现在看来,从内容到体例都不是很成熟。2005年,经过论证,重新组织了教材编委会,重新拟定了《大学人文基础》编写提纲,整体上把教材分成“知识积累卷”和“实用表达卷”两部分,“知识积累卷”主要侧重于文、史、哲、艺等通识教育的基础知识介绍;“实用表达卷”则主要侧重高职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训练。2006年8月、2007年9月,《大学人文基础·实用表达卷》、《大学人文基础·知识积累卷》相继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虽然这套教材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待于不断完善,但是我们总算有了自己的、相对成型一点的教材。
(三)革新教学方法,引进开放式教学模式
教材的问题暂时解决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被提到议事日程。首先,大家讲惯了《大学语文》,驾轻就熟,不用讲义也能完成两节课。现在,转到与《大学语文》完全不同的《大学人文基础》上来,难度可想而知。其次,高职学生更多的是把专业课当作将来谋生的工具,虽然认为加强通识教育重要,但真学起来,还是有一部分人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再次,课时明显不够。教学计划只有72课时,还要分成两个学期。在这些课时中,我们要完成文、史、哲、艺、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等等教学内容确实勉为其难。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教学模式三个层次帮助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广泛采用启发、讨论、互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行为导向教学等模式;突出教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环节,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在寒暑假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感受加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加强资源建设,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首先建设了网络课程。我们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把课程基本情况、教学情况、学术研究、人员构成、教学队伍整体情况、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课程介绍、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参考资料、网络课件、指定教材、学习方法、作业习题、课程特色、目前本课程存在的不足等相关内容建设成网络资源,使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其次,我们建设了部分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服务于网络课程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已经初步拥有了自己的试题库、课件资源、教案集锦、科研论文、视频录像、音像资料等课程资源,虽然有些音视频教学资源还需要数字化改造,需要采用先进、安全、有效的数据压缩技术进行处理,也有些资源如影视资料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但我们已经在通识教育课程化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职学生的通识教育问题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高职院校未来发展与竞争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我们在借鉴台湾经验、建设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方面虽然作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高职通识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1]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2]周晚田.可持续发展与素质教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黄俊杰.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培育理念与人文素养教育:通识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995,(3).
[4]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G710
A
1671-5136(2015)03-0078-03
2015-09-19
李向明,男,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