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985”“211”时代普通高校发展的契机与核心竞争力构建

2015-03-19莫蕾钰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资源发展

后“985”“211”时代普通高校发展的契机与核心竞争力构建

莫蕾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北京海淀100083)

摘要:“985”“211”工程的存废之争,揭示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在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之国内社会问责、国际外部竞争,已迫使高等教育改革现有的管理方式——中国高等教育走进了后“985”“211”时代。此时,政府为改善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与利用现状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为未入选工程的普通高校发展带来了契机。普通高校应在新时期对新的政策导向进行合理解读,辨识发展机会,明确新时代赋予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内涵。通过探究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普通高校能更有针对性地打造比较优势,提升其自身资源吸引和利用能力,最终实现高校的可持续、突破式发展。

关键词:“985” 工程;“211”工程;高校核心竞争力;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4-11-05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立项课题“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定位、模式与路径研究”(JG13DA004);2015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高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2015lslktjyx-11)

作者简介:楚旋(1982-),女,辽宁新民人,博士,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DOI: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5.03.007

近期,国家废除高校“985”“211”工程的传闻引发社会关注,各类网站、报刊纷纷发表言论……展现对这两项工程背后高等教育资源利用问题的关注。然而轩然大波之后,教育部官员证实这只是误传。但为什么此次传言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论?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原有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与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不匹配,已到了改革临界点?我们是否走进了后“985”“211”时代?后“985”“211”时代又有哪些新导向?我国的普通高校是否能抓住新契机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突破式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后“985”“211”时代已来临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与资源利用不力的容忍临界点被突破,“985”“211”工程面临后期深化改革

一方面,我们肯定“985”“211”工程设置的初衷,规划本身也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国家明确规定从财政上“一个省只能支持一所地方院校”进入“211工程”,从政策上鼓励和吸引了相关省市、自治区政府对各自所管辖的高校资源的整合[1],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有显著提升,多所入围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明显缩小[2]。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否认“985”“211”工程在具体运行中出现的资源配置与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未得到解决。从配置制度上看,政府对“985”“211”工程高校资源配置方式固化且竞争不足——列入工程的院校可获得政府“专项经费”形式的大力投入,却缺乏退出机制,而后期又限制新的高校进入这两项工程[3]。从资源利用上看,“985”“211”工程高校自身对资源利用的效率还不够高。“211”高校“九五”期间获得建设资金186.3亿元,“十五”期间获得建设资金187.5亿元;“985 工程”一期建设资金255亿元,二期建设资金多达414亿元[4]。但相关研究显示,“211”工程在科研人员数量和科研经费方面均存在较高冗余比例,在人文社会学科科研生产效率较低[5]。即“985”“211”工程本意是希望推进高等教育资源在省级配置上更加公平,希望各个省区推动优势高校快速成长为高质量的高校,但实际上却形成了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入围院校资源丰富而普通高校难入围并缺乏发展所需的资源;资源利用低效——部分入围院校形成资源依赖的同时却未实现其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应有的目标与担当。

随着“共建”“合作”乃至“合并”整合[1],成长起来的普通高校体验到资源的重要性,部分院校有信心也有实力通过不断的升格和评估,逐步走上类似“985”“211”高校的研究型大学道路。但是却发现已入围这两项工程的院校获得的财政拨款额度大幅度高于其他院校,差距达20余倍[6],更不用说在招生、人才引进、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逐步固化的弱势,让占高校总数96%的未入围院校对此不平、质疑,最终引致对资源配置制度的不满,期盼建立新均衡的资源配置制度。

(二)来自国内的社会问责与来自国际高等教育行业的外部竞争迫使政府和高校突破路径依赖,追求深层改革

从国内社会问责来看: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在整体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上的表现并不能让民众满意。“最难就业季”被年年刷新,高校毕业生的薪酬和工作性质难以达到预期[7],“211”工程院校与非“211”工程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机会、就业质量等方面差距明显[8]。显著的外在指标固化、狭隘了社会当前对高校的认识,非“211”工程的高校发展愈加困难。另一方面,除个别顶尖“985”院校以外,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产出仍无法与国外院校相提并论,与当前我国的大国国际形象不匹配,催发了社会各界对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批判,产生了突破现有路径依赖的强有力的国内力量。

外部的压力源自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有关教育服务”的相关条款规定:“除政府彻底资助的教育活动外,凡带商业性的教育与培训活动,所有协定签署国都有权参与服务竞争,涉及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活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教育服务业发达,比较优势明显[9]——有受到国际认可的学术科研能力、掌握衡量国际人才的标准、丰富的海外市场开发经验,这些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后“985”“211”时代的国家政策导向与高校发展契机

迫于高等教育业内的压力,除了必须提高入围院校资源利用效率外,还必须为广大的普通院校提供发展机遇和条件——为非“985”“211”工程的普通院校提供发展机遇。相关行政部门近年出台了若干新政策,明确了新的导向——为改革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提升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支持。普通高校若能抓住契机,则可能赢得更多资源,获得突破式发展。

不论是“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后文简称《智库推进计划》),还是《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后文简称《科技改革方案》),都透露出后“985”“211”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资源重新调配的导向,也体现出政府对资源利用的要求与期许。这为普通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总的说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增对新兴专业的专业扶持

在资源配置上,虽未调整对“211”工程的原有资助,但新增了对新兴专业的专业扶持。“2011计划”在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目标中提出:“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产生,依托的主体学科进入了国际领先行列”;“以前沿科学和交叉科学为重点,开展面向科学前沿类的协同创新”;“鼓励引导高校和地方实质性地开展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应以转变高校发展方式、形成优势特色、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能力为目标”;“重点推进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和行业产业类型中心建设”。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行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结合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开展面向行业产业类的协同创新。《智库推进计划》也提出:“力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外交与国际、‘一国两制’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这些政策一方面鼓励高校结合地域和自身状况发挥文化、行业特色,为未入围工程高校形成比较优势提供契机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政策提倡高校发展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与时俱进的关键领域等,为未入围高校提供了新思路,使其可能在某些学科上超越传统“985”“211”工程高校,形成独特的专业优势,而未来再由优势学科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整所高校发展。

(二)强调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2011计划”提出:“高校应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汇聚多学科力量,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智库推进计划》明确了高校的智库地位,强调其为政府服务的能力——“高校智库应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发挥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着重开展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科技改革方案》也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科学布局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 以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多强调科研与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此次明确地提出高校社会服务的担当与责任,尤其希望高校能学以致用,承担起智库的角色,为我国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思路与理论支撑,这不仅是我国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作为一个有影响、应发挥引领优势的大国对亚洲乃至世界展示政治成长的重要方式。

(三) 鼓励社会资源加入

“2011计划”提出:“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方面的不同优势,营造制度先进、充满活力的协同创新环境。”《科技改革方案》也提出:“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进入技术创新领域,形成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补偿等政府引导的支持方式。政府要通过间接措施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支持科技创新的普惠性政策,激励企业加大自身的科技投入,真正发展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新政策综合考量当前公共财政的压力与高等院校运营的国际发展趋势,突破高校以往过度依赖国家财政的思路,将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鼓励社会资金共同融入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来,既为高等院校的发展提供持续而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又为二者的协同发展提供法律及政策基础。

(四) 强化专业化绩效评估

“2011计划”设有退出机制:“支持中心建立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和实际创新贡献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科研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中心人员工资和绩效奖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创新团队的激励措施。”《智库推进计划》提出:“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标准,完善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科技改革方案》提出:“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机构在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具体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绩效评估通过公开竞争等方式择优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结果作为中央财政予以支持的重要依据。” 新政策一方面旨在改变“985”“211”工程中重立项不重评估的不足,从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出发,设立以质量与绩效为中心的评估机制,提升未来资助对象的资源利用成效;另一方面,提出专业化绩效评估,倡导第三方机构评估,不但改变了以往政府的角色,也为建立更公平的竞争市场提供了条件,引导优质资源流到更具发展实力与潜力的地方。

(五) 引导高校建立正态公众影响力

新政策为增加项目公信力,展示透明与公平性,赢得社会支持与尊重,希望资助的对象有更优的社会形象、发挥积极的社会导向作用,将建立正态公众影响力作为高校资源利用成效的参考条件与有益补充。“2011计划”要求“协同创新中心……应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智库推进计划》要求:“发挥高校学术优势,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积极释疑解惑,引导社会舆论……以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拓展转化渠道,搭建高端发布平台。”《科技改革方案》提出:“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全部纳入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家科技报告系统,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的信息公开和痕迹管理。除涉密项目外,所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营造遵循科学规律、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那么,在决策者审慎、逐步的改良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的后“985”“211”时代,我国的普通高校能否从新政策中发掘到这些契机?是否能在新政策的契机下,发掘并形成适应新形势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救”与突破,这就需要各高校抓住发展契机,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高校核心竞争力界定

核心竞争力源自管理学企业战略理论,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的“原动力和潜在能力”[10],是高校展现竞争强势、核心地位、长期作用和持续沉淀的能力[11]。

赖德胜、武向荣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某一要素的效用凸显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12]。别敦荣、田恩舜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制度体系、学科体系和文化体系组成的复杂多元系统,是由构成大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整合而成的有机整体[11]。迟景明、马辉认为:大学以其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精神文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等竞争要素的既有优势和潜在优势进行战略整合,并通过确定发展规划,构建并实施行动体系显现效用[13]。其他的学界观点基本可分为高校人才观、知识技术观、资源观等[14],分别强调高校员工、技术知识、资源吸引等经过整体系统的优化而凝聚成的优于其他高校的相对优势。不论最终落脚点在何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吸引、形成并维持优势资源;二是整合和利用优势资源,内化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四、后“985”“211”时代普通高校核心竞争力建构

对广大普通高校来说,打造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两个问题的回答:如何利用政府的资源配置政策吸引到未来持续发展的资源?如何使已有和扩充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新的契机下,普通高校应该着力打造哪些方面的实力,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更有效率地吸引和把握资源?对应新政策提供的契机,普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包括两个方面:即在资源方面注意形成专业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在资源利用方面形成绩效先导力和媒体亲和力。

(一)整合独特资源,形成专业优势

新政策展现了新兴、应用学科的发展契机。对于非“211”高校来说,专业优势的打造可以集中院校有限资源,且可能较快地形成比较优势。高校应主动追求自身特色、发展自身特色、强化自身特色,以特色促进办学质量提高,以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以特色求得自身更大发展。

首先,我国高校的特色发展要传承已有的文化与资源基础。尤其是原来部分行业院校划转由教育部统一管理之后,应维持历史特色与社会资源,不局限于短期形势而盲目跟风。如老牌资源类行业院校,应在艰难期挺住,在本行业内积极寻求技术改进和创新管理的思路,成为行业复兴的希望。

其次,要能因地制宜。我国各区域在资源禀赋、人才需求、社会发展的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各级各类院校如能针对本地特色,提供并留住对口人才、推动产业创新和合作、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就能为自身发展赢得支持,增进社会融合度,这对地方性院校发展尤为重要。

最后,要创意跨界,拓展发展空间。高校可加强创意设计,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以其优越的多元知识及社会资本优势来促进特色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加快特色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国家软实力建设与规划做出独特贡献。

(二)打造大社科服务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新政策为高校服务社会提供了平台和动力。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体现了高校对社会的责任感,是高校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赢得声誉和地位的重要保证,也能增进高校未来其核心职能的实现。新政策一方面仍肯定尖端科技及能源、环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尤其强调了社科型社会服务的发展新机,体现对国计民生问题的关注与支持。

高校应精进政府智库,发挥社会学科的决策支持作用。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强调:高校应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外交与国际问题和“一国两制”实现与推进祖国统一这八个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15]。其中的大量问题属于社会学科研究领域。各高校应抓住机遇,发挥本校社会学科教研团队的引领与整合作用,带动全校为国家与地区发展建言献策。而在有独特专业优势的院校,除了巩固专业优势外,亦要关注地方及国家的发展问题,将专业优势与改善国计民生的需求相融合。

(三)整合利益相关者资源,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高校的发展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发展需求除了需要资金资源以外,还有其他各类——如物质、文化、数据、社会资本等资源。高校融合各种资源的能力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定位及中长期战略的实现。新政策充分认识到社会投入的潜力,对社会投入高等教育提供政策支持——鼓励高校与资源拥有者实现共赢、协同式的发展。当前已有非“211”工程院校以亲身经历证明了资源整合的力量,如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他们的成功是多方资源整合的结果,他们的成功鼓舞人心,值得借鉴。具体看来:

一方面,发挥校友的示范作用,筹集资金和社会资本。校友是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不但是高校人才培养绩效的最佳展示方式,更是未来发展的资源库。国外的校友捐赠是高校发展稳定、重要的经济来源,而基于校友社会资本建立的就业、合作资源更是可观。我国高校也应重视校友资源,将与校友的联系常态化,关注校友的长足发展,才能赢得其成功时的回报,实现共荣。

另一方面,建立多层组织资源共享平台。首先,要充分激励校内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尤其在当前研究问题复杂、鼓励跨学科合作的环境下,打破院系间人为、制度障碍,实现院系间的合作是建立校级资源平台的第一步。其次,要建立并维护实质性的跨校合作关系。在具体施行上既可发挥地缘优势,亦可进行学科领域间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互通互享,协同发展。最后,要注意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这种方式可以突破地域、文化限制,与国内外高校形成兄弟联盟,发挥团体作战优势。

(四)完善民主的评估机制,形成绩效先导力

绩效是未来高校资源利用的核心价值与评价标准。在越来越民主、开放的环境下,只有良好的绩效才能为高校赢得真正的尊重,凭实力获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外部资源。新政策对专业化评估非常重视,强调提高资源的边际使用效率,减少重复投资与立项。即以绩效为核心来重新划分资源,缓解优势学校、专业的资源垄断,为新兴、待发展院校及专业提供支持。普通高校须树立绩效为先的理念,从内部运行上严格对绩效的要求,才能应对外在的评估与考验。

一方面,建立明晰的绩效评估机制。高校应明确绩效评估的真正意义,逐步提升对员工的绩效要求。高校应根据现实情况,设立准确细致、具有可行性、经得起反复验证、符合学校发展规划的评估标准,鼓励教师、行政人员真正去实现新的标准与目标,而不是沉湎于“论资排辈”、人情评估。这样既降低了内部管理的难度,又为外部监督与评估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完善透明的监督平台。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估的引入是未来评估公平与专业化的体现。这说明对资源利用的标准将更加透明,竞争也将更激烈。高校若能在日常运营中注重为校内外的利益相关者提供监督平台,使其可以及时反馈建议与意见,不但能激励员工的绩效表现,还能赢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逐步由量变引发质变,为高校民主化运营提供良好基础。

此外,还需积极地营造关注绩效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比明确制度和显性准则更加深入人心的形式来强化师生对公平、竞争、绩效、优秀的理解,这不但能引导师生建立并坚持正态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还能为社会正能量的弘扬与传承提供发源地。

(五)建立正能量、多元立体宣传平台,体现媒体亲和力

新政策强调高校应建立正态的社会影响力,实现正向的社会导向作用。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应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来提升高校的公信力。大学具有引领社会创新文化的资源优势,因此大学应该整合利用自身资源和系统健全的组织优势, 成为社会创新文化的引领者[16]。

一方面,要打造并明确高校自身发展特色,为媒体正面报道提供素材。我们已深刻体会到媒体对民众、政府及用人单位的影响——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营造正面形象,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的角色胜任力,增进社会满意度,提升社会影响力[17]。这是赢得社会资源、优化学校声誉的必然要求。不论高校是否被列入“211”工程,都应展示出自身蓬勃的发展力与独立性,以及人才培养的独特性与优势性,打造引领正能量的形象,使用人单位和家长更新观念,对学校树立信心。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社会知名度。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具有传播快、影响广、更亲民的特点,是值得高校重视的宣传平台。建立并维护勤更新、更鲜活的新媒体对我国高校的社会知名度拓展,尤其是对非“211”高校的社会声誉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五、结语

“985”“211”工程的存废之争,让我们看到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问题已突破业内的容忍临界点,加之国内社会问责、国际外部竞争,已迫使高等教育改革现有的管理方式。在深化改革的后“985”“211”时代,普通高校迎来了五类发展契机。为寻求突破,普通高校需提升专业优势、社会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绩效先导力、媒体亲和力,从而建构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可持续的比较优势,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见.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8):26-32.

[2]莫少群.“211工程”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2(2):29-32.

[3]林荣日,陈垚犇.我国高校政府拨款模式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初探[J].开放教育研究,2011(2):49-53.

[4]佚名. 10年来中央投入“211工程”建设资金累计87.22亿[N].新华网,2008-03-25.

[5]胡咏梅,范文凤.“211工程”高校科研生产效率评估——基于DEA方法的经验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4(3):1-14.

[6]新华网.科研经费拨款相差超20倍 “211”“ 985”的“金帽子”有多重?[EB/OL].[2014-11-18]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11/18/c_1113296128.htm.

[7]麦克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

[8]柳劲,朱健,赵晓薇.促进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的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2,998(4):87-89.

[9]季飞.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3):1-5.

[10]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报告[R].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1997(16): 62.

[11]别敦荣,田恩舜.论大学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J].复旦教育论坛,2004,2(1):55-60.

[12]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270(7):42-46.

[13]迟景明,马辉.论核心竞争力与大学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3(5):15-18.

[14]杨昕,孙振球.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进展[J].现代大学教育,2004(4):67-69.

[15]教育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EB/OL].(2014-02-28)[2014-11-10]. http://www.gov.cn/gzdt/2014-02/28/content_2625304.htm.

[16]王旭东,李玉珠.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33-36.

[17]付根生.简论高等学校社会公信力[J].黑龙江教育,2009(3):15-16.

(责任编辑吴朝平)

Core Competencies Building of Universities in Later Stage of “985”, “211” Projects’

MO Leiyu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Haidian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Discussion on abolition of the “985”, “211” project had revealed the current issue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which had already exceeded the critical point of tolerance. Social accountability, coupled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had force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e management styl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had stepped into the later stage of “985”,“211”. However, the new orientation of government’s policy had brought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haven’t enrolled in the projects. To catch the soul of the new polic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ould see the future directions for development, and reveal the unique characters for core competence building in the new era. On search for strategies for forming more epochal and pertinent core competenc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ould form their comparative advantages, so as to increase their ability to attract resources,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e,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985” Project; “211” Project; universities’ core competencies;resource allocation

郑超(1981-),女,辽宁沈阳人,南京大学历史系2013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近代经济史研究。

引用格式:楚旋, 郑超.协同视域下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制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5(3):40-45.

Citation format:CHU Xuan, ZHENG Chao. Analysis o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Clus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ergy Theory[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5(3):40-45.

■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专题

主持人语:

党的十八大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此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同创新在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现实来看,高校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之一,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协同创新深入乏力,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本期我们组织了3篇文章,分别从协同创新的藩篱、协同创新的机制和高校科研管理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贡献绵薄之力。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楚旋

猜你喜欢

资源发展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环球资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资源回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