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无为大堤的修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5-03-19庄华峰王良欢

巢湖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江堤大堤长江

庄华峰 王良欢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明清无为大堤的修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庄华峰 王良欢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明清时期,无为大堤从肇筑到成型,前后历经近五百年,是该地区劳动人民为了保卫家园与洪水作不懈斗争的见证,为该地区乃至整个巢湖流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圩田的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其频繁的修筑也对沿江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明清时期;无为大堤;巢湖流域;生态环境

无为大堤位于长江安徽段北岸的无为县、和县沿江一带,全长124.614公里,全堤主要位于无为县境内。从三国时期孙权在江北地区开堰设闸开始,到明清时期大规模培修成型,千百年来,无为大堤已经成为巢湖流域重要的防洪屏障,为江北地区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学界专门针对古代无为大堤的研究有一些成果,但大多集中在堤防史研究方面,鲜有讨论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本文梳理了明清时期无为大堤的修筑状况及其特点,分析了无为大堤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意在抛砖引玉。

1 明清无为大堤的修筑及其特点

关于无为江堤的修筑,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东吴。当时长江流域水灾频仍,“江水暴溢,民不得田”[1],孙权遂在江北“筑堰设闸,以捍其冲”[2],并取得明显成效:“环二百里,皆为沃壤”[1]。到了北宋时期,政府在无为地区“兴三圩,开十二井,又筑北岭,以捍水患”①(清)嘉庆《无为州志》卷十四《职官志·名宦》.。南宋政府则设立专门的“招田之官”,负责“修筑圩岸,盖造庄屋,收置牛具,招集百姓耕垦”[3],农业生产获得很大发展。在明以前漫长的时间里,无为地区沿江堤线随着无为地区圩田的发展而壮大,但规模和数量相对较小,只有局部防汛能力。到了明代,无为地区人口规模空前增加,圩田开荒也随之兴盛起来,并迅速由西北丘陵地带向东南沿江滩涂地发展。沿江圩口的增多带来了严峻的防洪形势,沿江堤坝建设刻不容缓,明以后无为地区沿江堤坝的建设也进入频繁修筑阶段。明正统年间,筑走马滩坝,建立季家闸。“外滨大河,内环七流,地方三十余里,有七十二圩,三百六十冲汊,全赖此闸蓄泄”②(清)乾隆《无为州志》卷六《圩口》.。明正德至万历年间,长江左岸岸段上,大致围筑了四大段江坝。分别为新安桥江坝(属丘堤坝)、胥家坝与鱼口坝段、神塘堤与临江坝等堤段以及和州南部的滨江堤段。这一时期堤线互不连贯,无为江堤处于雏形阶段。乾隆三十年(1765),由于上一年的大洪水,沿江江堤进行空前的大培筑。这时期无为江堤大致可以分为五大段,分别为新安桥江坝、青山圩江堤、饼子铺至刘公庙江坝、青龙庵至神塘河口江堤、神塘河口至雍家镇交和州界堤段。此时的无为江堤堤线与现今的无为大堤堤线基本接近。嘉庆八年(1803)政府在部分险要堤段帮筑了月堤(又名兜堤,干堤内外侧的辅助护堤)和外护堤。月堤、外护堤和正坝层层防护,大大提高了大堤的防洪能力。但是由于众多的通江河口,使江堤一直无法连贯,道光四年(1824)刘家渡筑起拦河坝,将原先王家渡河段的通江河口封堵。直至同治十二年(1873),随着泥汊、神塘两坝的筑起,西河位于这两处的支流的通江口被封堵。加之此前泥汊河的汊河入江口被封堵,江坝沿江的主要通江口均被封堵,无为江堤基本上连为一体。此后,在大堤西段,道光三十年(1850)建东滩圩堤退建。咸丰元年(1851)凤凰颈堤线改建,随后又几次退建,凤凰颈一带立坝之基仅有原江坝与上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同治元年(1862)建青山圩横堤,此后多次溃堤再建。光绪元年(1875)庆丰圩、庆城圩和东滩圩同时退建成东滩圩;在大堤中段,由于长江河段改道,无为地区南部滩地面积增大,围圩筑堤向南发展。同治九年(1870)上新圩堤线外建,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外三圩成为江坝的内成圈圩,与之相对的是泥汊至神塘河口一带持续的堤线崩退。道光年间该段江堤数崩数建,最终被弃。宣统三年(1911)该段建成五里退建堤。民国二十一年(1932)建成戴家龙塘退建堤和神塘河横堤;在大堤的东段,光绪二十六年(1900)于临江坝外滩地筑成外滩圩。咸丰年间古铜城乡南部滩地面积的增加,当地圈圩筑堤再兴。至民国二十年(1931)以后,白茆洲滩地经过圈筑和圩口联并,形成的永定大圩,是无为沿江最大的外滩圩。民国二十二年至三十五年(1933—1946),无为大堤堤线变化主要是安定街后兜堤的修建、闵拐至黄泥嘴堤线退建以及黄丝滩一带的江堤持续崩溃与废弃。新中国成立之初,加筑安定街和古家祠堂退建堤。1954年无为大堤全线培修,新增了牛埠至土桥一带临时筑起的六条堤坝。1969年裕溪闸建成,裕溪口至黄山寺江堤归为无为大堤堤线。1976年,由于黄山寺撇洪闸的建立,大蒋圩江堤脱离裕黄段堤线,致使大蒋圩成为外滩圩。1977年丘陵七段培修联成四段。自此,无为大堤完成了长达四百八十余年的历史演变,大致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景象。

根据无为大堤修筑历程来看,其特点有三:

一是屡溃屡建,修筑时间长。明清时期无为大堤筑坝共计78处,其中仅有38处未发生崩塌。①本数据根据《无为县志》(1993)历代无为大堤筑坝一览表整理而成。其余全部崩塌重建或退建,且主要集中在江坝上段(土桥至刘公庙)。明清时期在江坝上段筑坝达66条之多,而中段(刘公庙至神塘河口)只有8条,下段(神塘河口至裕溪河口)也只有15条。明正德至清乾隆年间,沿江江堤基本连贯成一体。但期间各段江堤崩塌剧烈,江堤退建改建的情况频频发生,尤以青山圩至姚沟一带更加明显,该段江堤也是明清时期江堤退建最多的一段工程。我们注意到,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至清康熙六十年(1721)期间,历任无为知州都致力于修筑退建堤和月堤。如嘉靖四十一年知州郑惇在鱼口附近“筑长堤数十里,潮患顿息,民德之”②(清)嘉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志·捍卫》。。康熙五十五年(1716)李廷焕起夫帮筑月堤。“明年坝破,赖此堵御”③(清)嘉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志·捍卫》。。清中叶以后,崩岸愈加严重,范围开始向大堤(雏形)中段与下段延伸。栅港、黄丝滩一带形势严峻,“濡之陆沉者几四、五十里,筑坝御潮,一而二,而三,而四,汹涌冲突,仍移入内地”④(清)嘉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志·蓄泄》。。如此循环往复,沿江人民为保卫家园的安全,一直与洪水作斗争。

二是官民共同修筑,共同维护。该地最初出现的圩田是农民在开垦土地时自发的行动,星罗密布在各个地方,只有简单的防护堤埂,根本无法抵御洪水的袭击。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对土地的开发逐渐增强,圩田数量的增多致使在某一个地区圩田聚集,形成大圩。面对年复一年的洪水,保卫家园最好的办法是众多的开垦圩田的农户联合起来在圩区外围共同筑建护堤,以抵制洪水的侵袭。而在无为沿江一带的圩区,面临着长江与内河的双重压力,单纯的由民众自发组织兴建的围堤,在质量、防护标准以及后续的管理维护上都无法保证,致使洪水一来便会溃堤毁田,农民苦不堪言,于是官府积极参与进来。官方参与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官员联合乡绅号召群众进行围堤筑坝行动,主要资金来源是民众集资和地方财政支持。这类形式建成的堤坝,有一定的防洪标准,在质量和后期维护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但随着官员的离任以及资金的短缺,这类堤线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二是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将修堤之事纳入国家议程。例如乾隆十年(1745),江南总督尹继善向朝廷《奏请无为州动帑开河拆》,表达了酝酿多年的开河筑坝工程思想,经工部批准,次年开工。此后乾隆五十三年、五十八年又两次实施开河筑坝工程。各阶段工程由总督、巡抚进行管理和监督。在整个工程实施中,规模之浩大,涉及官员之多,在明清时期无为州水利工程建设中是首屈一指的[4]。同时,工程“舆情踊跃,万口皆附”①(清)朱珪.《为察看情形据实奏事》.(嘉庆)《无为州志》卷五《水利志》.,对大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机制。大堤修建过程中,特别是有官方参与时,逐渐形成一系列的江坝修守章则。如由明万历年间三位无为知州陈应龙、孙慈和陈鸣熙在主持修建一坝、二坝和三坝过程中形成的办事章程、劳力及工费来源安排等,被誉为“三公之法”,在工程质量和调动民心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明人张克佳如是说:“后有勤民者,非具三公之精神,以伸三公之约束,此坝正未言也”②(明)张克佳.《鱼坝议》.(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十三《水利志》.。另外,在工程建设中不断有腐败现象发生,一些官吏 “表里弥缝,朦胧结局”③(明)张克佳.《鱼坝议》.(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十三《水利志》.,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对此,乾隆皇帝命两江总督书麟“俟工竣时亲往查验”④(清)嘉庆《无为州志》卷五《水利志·开浚》.。如发生“官吏等稍有侵肥扰累等事,一经查出,唯朱珪(时任安徽巡抚)是问,必将该官吏等及改抚一并从重治罪”⑤(清)嘉庆《无为州志》卷五《水利志·开浚》.。敕令如此严厉,有效地防治了江坝修建过程中的徇私舞弊,使筑坝工程保证了质量要求并按计划顺利完成。明清时期,无为江坝的建设管理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即基层地方官、民间组织、沿江江防机构和省级政府官吏以及朝廷专派的督察官员等。其中地方官员和民间江坝组织直接承担无为江坝的建设和管理任务,基层地方官员在工程规划、项目论证、申报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在绅耆中“公举董事”⑥(清)范从彻.《议禀沿江堤坝拆》.(乾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堤坝》.,由堤坝董、圩董负责沿堤事务。沿江江防机构是常驻在沿江地区的长江修防管理机构,主要执行长江军事防务和缉捕任务,同时也参与沿江堤防和江坝的修建。此外,政府还专派水利钦差、设置地方河道专官以及省级官员对长江修防事务实施组织和管理。特别是在清代,“河官之密置,非前朝所及”⑦(民国)钟骏臣.《历代水利官制概述》.原载《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季刊》第一卷第三期.。乾隆时期无为江坝主要四项工程都是在总督、巡抚或省级属官监督下实施的。乾隆五年(1740)又专门安排水利钦差“临州履勘”。总之,在明清时期,无为沿江基本形成了一个军政一体、官民共管的长江修防管理组织系统。[4]

2 明清无为大堤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独特的地理环境是无为大堤修筑的根本原因

无为大堤位于长江下游北岸,这里的河床平面呈宽窄相间的藕节形。当江水从宽处向窄处涌入时,给沿岸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该地区南岸河漫滩平原比较狭窄,河谷阶地分布广泛,级数很多,这样的地理特点使南岸具有较强的抗冲能力,而北岸属于冲积平原,几乎没有山地和阶地,抗冲能力较弱。此外,无为地区拥有发达的内河水系,连贯巢湖和长江。每逢汛期,以巢湖流域为代表的区域性洪水和长江全流域洪水腹背冲刷。但通江河道排水能力有限,加之长江高水位顶托,大量的巢湖水不能及时外排入江,甚至出现倒灌的局面,从而形成洪涝灾害,给沿河、沿江农田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受潮汐的影响,长江汛期与枯水期的潮差有着很大的差别,忽高忽低的水位使得江岸不适应,易于造成江岸的坍塌。无为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导致沿江地区水灾频频发生的主要因素,这是修筑无为大堤的根本原因所在。

2.2 保障圩田丰收是修筑无为大堤的直接因素

无为地区有着大片肥沃的土地,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早在三国时期孙权便已在此大力垦田种植,以济军用。南宋偏安以后,该地区作为国家粮食储备仓,为与金对峙提供了充足的物质。然而由于北方连年战乱,使得大量人口不断南移。加之明朝建立以后,政府鼓励生育,使该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弘治十五年(1502)无为地区人口规模超过8万人,而到嘉庆六年(1801)人口竟发展到七十余万人,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人口居然增长了近10倍,致使这一地区耕地严重不足。为缓解日趋紧张的人地矛盾,解决人们的吃粮问题,利用沿江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发圩田便成为最佳的选择。明朝初年,该地区的西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圩田垦殖已基本完成,圩圈垦殖开始向东南部和东部的滩涂地发展。有明一代,无为沿江地区修筑圩田达一万三千余亩。为抵御长江洪水,保障圩田的安全,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至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无为州沿江地区不断建坝筑堤,迭筑江堤达9道。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八年(1669),无为州知州颜尧揆亲率民众修筑了长达880余丈的大坝,有效抵挡了湍急的江水,捍卫了沿江两岸的圩田,附近的几个州县都安然无虞。当地民众为感谢颜知州,将新坝称为颜公坝。至光绪十一年(1835),无为全境圩口增至406个。为保障圩区免遭江水的威胁,沿江人民一直在不遗余力的修堤筑坝。可见,修筑无为大堤是保障沿江圩田免受长江洪水侵袭的需要。

2.3 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是无为大堤不断得以修筑的重要保证

明清时期无为大堤的修筑离不开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从明代三位知州的“三公之法”推行到清代乾隆皇帝对开河筑坝工程的钦定,反映了上自帝王、下至地方官员都无时不关注着无为大堤的修筑维护工作。如万历年间,无为沿江一带便设有泥汊江防行署及王家渡江防行署[4]。这些机构既承担了长江军事防务和缉捕警务任务,同时还是长江修防的负责机构,说明此时长江堤坝的修防已经有专门的政府工作机构来负责。明清时期,历任无为知州是大堤修护的最直接参与者,几乎所有的当地官员在任职期间都参与了大堤的修筑和维护工作,有记载的无为江坝修筑工程大多由当地官员作为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乾隆皇帝对工程建设十分重视,他在批复两江总督书麟《奏查验无为州江坝情形酌筹办理折》的谕旨中,明确规定了“据实查勘尺寸,不致作弊”①(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十三《水利志》.。道光三年(1823),巢湖流域洪水泛滥,无为江坝隳坏严重。翌年三月,安徽巡抚陶澍所奏《无为江坝工程紧要援案借帑兴修》一折获得道光皇帝批准,下旨准借工银四万七千六百三十四两。陶澍遂利用这笔资金实施江坝全堤线大培修,同时疏浚通江河口,都达到了预期的工程效果[4]。清初,无为江坝上段被定性为官坝,中下段为民坝,政府参与出资修筑的堤坝大多集中在官坝之上。据记载,明清两朝,无为江堤修筑共投入工银总计达二十七万三千零二十二两[4],这其中多是从地方政府和国库动支的工程经费,说明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对于大堤修筑是非常重视的。

3 明清无为大堤的作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无为大堤的修筑和无为地区的圩田相辅相成。明清时期,无为地区圩田的兴盛致使该地区农民靠天吃饭的依赖性更强。而每逢汛期“渠港涨兮,内无完堰;波涛恶兮,外有狂澜”②(明)张克佳.《洪水赋》.(嘉庆)《无为州志》卷十八《人物志》.。长江与内河洪水的共同来袭使当地百姓 “呼天天不应,抢地地无陆”③(明)吴光义.《水灾谣》.(嘉庆)《无为州志》卷十八《人物志》.。此外,无为地区位于长江和巢湖之间,其境内流淌的裕溪河是沟通巢湖和长江的主要水道,但这条河在汛期常常出现江水倒灌现象。[5]这种“东南抵江潮,西北防湖涨”①(清)嘉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志·蓄泄》.的蓄泄互补关系,使得汛期的江水沿裕溪河泄洪至巢湖,而洪水肆虐之处,为沿河地区带来了严峻的防洪形势,需要“外筑坝堤以资捍御,内开闸堰以为出纳”②(清)嘉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志·蓄泄》.。因此,无为大堤的修筑一方面捍卫了无为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保障了沿江圩田的丰收。另一方面,由于无为大堤能够通过对内河与长江进行阻隔,有效控制巢湖的水位,从而避免了汛期江水倒灌时巢湖无限制的吸纳江水,造成湖水泛滥,引发洪涝灾害。总的来说,“无为一线长堤,屛藩和、含、庐、巢四邑。州境被灾,四邑亦受其害”③(清)候衔.《江坝情形州河水道记》.(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十三《水利志》.。其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不过,无为大堤的修筑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大堤的修筑使被破坏的植被难以恢复。由于常年的溃堤退建,有些堤线和内河岸非常接近,被洪水冲垮的江堤使大量的泥沙被卷走。如王家渡一带由于多次的溃堤退建,致使江堤内侧“河身逼近,无处取土”,“不堪再为筑坝之地”④(清)吴元桂.《酌议筑坝开河说》.(嘉庆)《无为州志》卷五《水利志》.。为此,地方官员不得不上奏朝廷,请求更改河道,将本来面临的长江和内河的双重冲刷压力减少为只面对江水的压力。即便是这样,在汹涌的汛季来临时,无为沿江堤坝也显得十分的脆弱。除却地势、土质的原因之外,建堤时被破坏植被没有及时恢复也是重要的原因。植被有着固定土壤的作用,没有植被的覆盖,裸露的大堤在江水的冲刷下土壤被不断的剥离,使溃堤的危险增加。另外,沿江地区过渡开垦,主要种植物便是农作物,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江堤新建与重建的过程便已经是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这种破坏在大堤建成后没有及时的弥补,增加了溃堤的隐患。虽然政府和当地居民也种植一些杨柳、林芦等植被来抵御洪水,如古家碾堤段就广植杨柳用以护堤,被称为“千棵柳”[6],无为知州颜尧揆也留下了“轻衫映新柳”[4]的诗句。但总的来说,植被的覆盖面仍旧不足,在特大洪水面前也很难奏效。灾后民众因疲于生计,对植被护堤积极性不高,以致护堤芦柳“皆寥落矣”⑤(清)朱万滋.《当邑官圩修防汇述》四编《庶议》卷五《兴釐》.。而不断的溃堤重建使沿堤植被破坏越来越严重,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恢复的难度也逐渐加大。

其次,破坏了内河和长江的水文环境。由于圩田范围的增加,各圩区内成圈圩逐渐完善,内河堤的修建也随之兴盛起来,临江的内河堤与江堤相互补充融合。为了配合江堤,提高江堤的防洪能力,部分险段的内河入江口被封堵。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乾隆年间屡次实施的 “开河筑坝”工程。该工程将开河(更改内河河道)与筑坝(封堵内河入江口,建立堤坝,使之成为江堤的一部分)思想合二为一,有效的缓解了部分堤线在汛期面临的内河与长江席卷而来的洪水双重压力[4]。然而,河道的更改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通江河口的封堵使有些河道成为名符其实的 “内河”,河水不能连接长江。同时,长江流域的江洲由于江水的不断冲刷也在发生变化,在形成与消失中循环往复。[7]而临岸的河滩、潜洲迫于人口的压力不断被开发,如乾隆十四年(1749)在古家碾附近实施的“鸡心挑溜”工程[8],沉石十万担于江,建支水矶,以避开江水的直接冲刷。沙圩的形成使洲渚变迁变得艰难,原本宽阔的江面变窄,变窄的江面也造成了江水更加的湍急,对沿岸的冲刷增强,加重了沿江防汛压力。而后人又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汛期之前对堵塞的江心洲及时挖洲疏水,以降低江堤的承受力。这种举措又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水文环境的改变。

[1](明)宋濂.宋濂全集·桐城闸纪[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4]李卫华.无为大堤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86、407、405、485、434、572、89.

[5]米学芹,等.巢湖生态历史变迁考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5):2313-2315.

[6]杭宏秋.皖江护堤林古今谈[J].古今农业,1999,(3):61-66.

[7]杭宏秋.皖江洲诸好田的历史与现状[J].古今农业,2002,(1):1-6.

[8]无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无为县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ON THE BUILDING OF WUWEI DAM AND ITS IMPACT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ZHUANG Hua-feng WANG Liang-hu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ety,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building of Wuwei Dam went through almost 500 years.It saw the local people insist on struggling with flood to protect their homeland.The Dam not only protects the local area,but also provides strong guarantee for people of the whole Chaohu lake basi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However,the frequent building of the Dam also brought som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long the Yangt扎e River.

Ming and Qing Dynasties;Wuwei Dam;Chaohu lake basin;ecological environment

杨松水

K928.6

A

1672-2868(2015)01-0001-06

2014-11-2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ZS06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AHSKF09-10D51)

庄华峰(1957-),男,安徽歙县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研究方向:长江流域环境变迁研究。

book=6,ebook=12

猜你喜欢

江堤大堤长江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iagnostic for veloc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applications,physics, methods and developments
长江之头
太湖牛腰泾段大堤施工安全风险防护措施探讨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湖水
忽然成了生前好友
沿着“江堤”,我还在流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