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理论的国内语言类期刊中英摘要对比研究
2015-08-10罗娟
罗娟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基于评价理论的国内语言类期刊中英摘要对比研究
罗娟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学术论文摘要是学术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对20篇期刊论文的40篇中英摘要进行了对比分析,统计语料中态度,介入,级差这三种评价性资源的使用频率及分布状况,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学术论文中评价性资源的使用差异,这些差异对摘要翻译的启示,以及三种评价资源是如何协同作用来实现摘要的交际功能的。
评价;态度;介入;级差
1 引言
论文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对所写文章主要内容的精炼概括,取论文之精华。一篇好的论文摘要应做到简明扼要,切题,能独立成文,这样可以节约读者的时间,使他们不必读完整篇文章就能了解它的主要内容。另外,为了促进国际交流及扩大我国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学术论文通常应附有英文摘要。由于中英文差异,学术论文的中英摘要已然引起了国内语言学学者们的关注。但大多数研究还是聚焦在中英摘要的体裁对比 (李萍 &Josta Van Rji-Heyligers,2011),小句关系分析(何凤华,2013),互文分析(储丹丹,2010)等方面。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将国内语言学期刊论文的中英文摘要进行对比,统计其中评价性资源的使用频率及分布状况,以探讨中英学术论文摘要中评价性资源的使用差异,以及这些评价性资源是如何协同作用来实现摘要的交际功能的。
2 理论基础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Martin于20世纪90年代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对人际功能进行延伸,创造性地提出了评价理论。它是一个语义资源系统,关注的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达态度,作出评价,以实现与读者的交流。Martin(2003:23)认为,“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利用评价理论可以分析出语篇作者的态度和立场。
评价理论是一个多维模型,具有三个语义子系统:态度、介入、级差。其中,态度是评价理论的核心,介入和级差都是为态度服务的。
态度指文本/发话者以情感反应或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为参照,对参与者或过程做出的评价(张敬源,2010:173)。态度系统又可根据语义进一步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情感是用来表达语言使用者对事件的情感反应,是态度系统的中枢,通常由心理过程来实现。判断是以一系列制度化的社会规范为参照,对人类行为举止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吴志芳,2009:64)。鉴赏属于美学范畴,是对过程和产品的评价(Martin& Rose,2003:63)。
介入系统在评价体系中起辅助作用,它关注协商人际或概念意义的方式,从单声和多声的角度表明语篇声音的来源,用以调节语言使用者对所述内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张敬源,2010:173)。多声系统又被细分为否认、声明、引发和归因。
级差贯穿整个评价体系,为态度和介入提供分级资源(何中清,2011:10),是对这两个子系统的润色,它包括两个范畴:语势和聚焦。语势涉及态度分级的强度,可借助程度词“稍微”“非常”来实现;而聚焦是将本质上不能分级的范畴的进行模糊化或清晰化,涉及语义范畴成员的典型性。
3 语料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国内语言类期刊论文的中英文摘要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来源于 《外国语》、《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和《现代外语》这四本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中的20篇论文的中英文摘要作为语料。为了增加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笔者选取了近四年的语言学类论文,旨在缩小学科间差异,获取最新的分析数据;同时排除了太长或太短的摘要,语料中的中文摘要均在150-250字之间,摘要英译单词数大致相当。
表1 本文研究文献情况一览表
本研究首先对这20篇学术论文进行编号(表1),再按顺序对40篇中英摘要进行标注,找出摘要中的态度、介入和级差资源,然后计算出每篇摘要中评价子系统的使用及分布情况,最后,根据统计出来的数据对中英摘要在评价资源的使用及分布情况进行对比,总结出异同点,从而得出学术论文中英摘要在实现评价意义方面的异同。
表2 国内语言类期刊论文摘要中评价性资源分布情况一览表
4 评价资源分布与对比
通过对语料的标注及统计,确定摘要中的评价资源和其所属的子系统,发现语言类学术论文摘要中也存在丰富的评价资源,表3为这些资源在语料中的分布情况。
从表2中我们不难看出,这40篇摘要都使用了一定的评价资源,但三个子系统在摘要中的分布不是很均匀。中英文摘要均偏向于更多地使用态度资源来概括文章要旨,几乎占了所有评价资源的一半。介入子资源的比例位居第二,表明作者们都有在主客观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在遵循摘要的客观性话语规范的同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中英文摘要的级差比重都是评价资源中使用最少的。中文摘要中的态度资源略高于英文摘要;而英文摘要在介入资源方面略胜一筹;在级差子系统的使用上,中英文摘要不相上下。下面就分析一下态度、介入、级差三个子系统中的具体情况。
4.1 态度系统
从表2可看出,中英文摘要在态度资源的分布上均高于其他两个评价子系统,中英文摘要在态度资源的使用上并无明显差异,仅仅相隔0.2%左右。
上面我们提到态度又可进一步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下面就来看一下这三个子系统的使用情况。
表3 国内语言类期刊论文摘要中态度资源分布情况一览表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文摘要及其译文在态度资源方面皆更多地使用了鉴赏子类别,判断和情感这两个子类别所占比例较小,甚至,情感这个子类别并未出现,这是因为,情感指的是语言使用者对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情感反应,主要通过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来体现(陈治安&姬小玲,2009:103)。在摘要这种文体中,作者通常倾向于客观的评价,而并不揉入情感因素。摘要中若出现情感,则会使文章主观性过强,丧失权威性。
语料中的有些摘要,中文摘要并没有态度资源,英译时却加入了态度。如:
(1)语料分析发现[介入:声明],元语用评论语通过框定、转换框架、重新框定过程对信息内容和言语行为等进行调节,实现四大积极[态度:判断]语用效应。(摘要8)
On the basis of data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介入:声明]MPCs regulate ongoing interactions through framing,frame shifting,and reframing processes,consequently[态度:鉴赏]achieving four positive[态度:判断]pragmatic effects.
也有个别情况,中文摘要中隶属于鉴赏的,英译摘要中却变成了判断。如:
(2)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如认知语言学理论)探索模因表象背后的认知机制,有利于[态度:鉴赏]进一步[级差:语势]揭示模因的本质。(摘要16)
and that the nature of meme can be better[态度:判断]and further[级差:语势]illuminated so as to explore its underlying cognitive mechanism.
同时,表3还表明,在态度资源方面,英译摘要基本上是忠于原文的。判断子类别之所以比例较少是因为,判断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断,而鉴赏是对现象加以评价,这就使得摘要显得更加客观公正。
但是,中文摘要及其英译摘要在态度资源的使用方面还是存在细微差别的,体现在英文摘要的判断子类别较之中文摘要比例有所上升。这是因为中国人比较顾及面子,出现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会涉及到摘要中提及的受试的面子问题。而英译的时候,考虑到这点文化差异,判断的成分就有所增加,同时也避免了直译的单调乏味。
4.2 介入系统
上文提到过,介入包括单声和多声,单声指作者直接表明自己态度,如:我认为…,而多声则是作者引入不同的声音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如:研究表明…。White(2001)将介入下属的四个子系统归纳为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所谓收缩是指这类介入资源限制其他声音和立场,它包括否认和声明。而引发和归因则属于对话的扩展,意味着此类介入资源或多或少地引发了对话中其他的声音和立场。本文语料中的介入资源分布如下表:
表4 国内语言类期刊论文摘要中介入资源分布情况一览表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的分布并不均匀,不管是中文还是英译的摘要,对话性压缩的比例都大大超出了对话性扩展,这表明作者偏爱使用对话性压缩来表达观点。所有的介入资源里,声明占据绝对的统领地位,这是由摘要文体的本质决定。摘要要求作者明确表明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及研究成果,这使得作者一不严谨便会面临外界的质疑和挑战,对话性扩展的出现即承认其他观点存在的可能性,与对话性收缩相互平衡,增强了摘要的权威性。
对比中文摘要和英译摘要,能够发现,否认在英译时会消失,如例3所示;英译摘要比中文摘要要多出两倍的引发;英译摘要中归因只比中文摘要多了近3%。如:
(3)研究发现[介入:声明],英语非基本颜色词体现形式多于[态度:鉴赏]汉语,但[介入:否认]汉语非基本颜色词也有其独特的[态度:鉴赏]体现方式;(摘要3)
It is found that[介入:声明]there are more[态度:鉴赏]representation forms in English nonbasic color terms than in Chinese,and that there are unique [态度:鉴赏]representation forms in Chinese non-basic color terms.
(4)文章提出[介入:声明]应以顺应理论为理论依据,在语用行为框架下进一步[级差:语势]探讨自称的语用身份建构及其元语用特征。(摘要7)
It also proposes[介入:声明]that pragmat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meta-pragmatic features of self address forms as identity markers could[介入:引发]be further[级差:语势]studied under the pragmatic act theory.
(5)(本文)提出了[介入:声明]一个会话中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模式以及优选原则的三个原则等级。(摘要5)
The Preference Principle Model of Person Reference and three Principle Ranks are proposed[介入:归因].
否认消失的原因可能是摘要作者觉得直接否定显得过于强硬,在英译时便采用了柔和的表达。中英文摘要都用了半数以上的声明,暗示作者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宣称自己研究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摘要作者在英译时加入了大量的引发和少量的归因,表明作者强调自己的观点只是多声对话里的一种声音,这就使那些持有相反观点的人们不会形成较强的反抗心理,也为自己留有余地,实现与读者更好地沟通。
4.3 级差系统
级差资源并不产生新的意思,仅用于表达语义的不同强度。级差可以对态度和介入系统进行修饰,在评价系统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语势和聚焦是级差系统的两个子类别,下表是级差系统的两个子类别——在本研究中的分布情况。
表5 国内语言类期刊论文摘要中级差资源分布情况一览表
表5表明,摘要作者不约而同的大量使用了语势,辅以较小比例的聚焦来修饰语义。通过语势的增强或减弱,能隐形地强调作者对某一现象的态度。
对比中英文摘要可以看出中文摘要中的级差略多于英译摘要,只高出近2个百分点。进一步对比,我们发现,有时候中文摘要里存在的级差在译为英文时,级差会消失;也有时候,中文里没有的级差语义,在英译摘要里却会出现。
(6)本文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出发,基于对英语自然会话的语料分析,着重[级差:语势]探讨了[介入:声明]会话中人称指代语使用的优选原则。(摘要5)
This pape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English conversations scrutini扎es into[介入:声明]the preference principle of person reference.
(7)研究发现 [介入:声明],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摘要13)
The study shows that[介入:声明]visual grammar’s disadvantages mainly[级差:聚焦]lie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例6中着重这个加强语气的词在译成英语时消失了,这在摘要翻译中其实是不可取的,省译了级差的意思,造成了译文比原文范围缩小了,不能很好的表达中文摘要的意思。本来作者是重点探讨了会话中人称指代语使用的优选原则,可能还涉及到其他内容,而译文省译了级差,变成了只探讨会话中人称指代语使用的优选原则了。
例7的中文摘要只是说有四个方面的不足,而英译摘要却加上了mainly这个聚焦的词,这倒是可行的,增译了mainly的意思,使得行文更加严谨,避免日后人们对其产生质疑。
上述分析表明学术论文摘要看似客观,但它其实是立足于研究,表达作者的主观态度。中英文摘要在态度资源的分布上略有差异,这是因为翻译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活动。本文的语料均选自国内核心期刊,摘要即便译成了英语,反映的仍然是译者本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评价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各有千秋,相辅相成,共同协助作者表达态度,间接评价,缓解威胁面子行为,感染影响读者,进而吸引说服读者。
[1]李萍,Josta van Rji-Heyligers.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论文摘要体裁对比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1):39-44.
[2]何凤华.社科类学术论文摘要的小句关系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储丹丹.文史类学术论文摘要语篇的互文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0.
[4]Martin,J.R.&Rose,D.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Continuum,2003:23、63.
[5]张敬源.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73.
[6]吴志芳.态度资源的评价理论视角——解读奥巴马致女儿的一封公开信[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3):110-114.
[7]何中清.评价理论中的“级差”范畴:发展与理论来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10-18.
[8]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第十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0-112.
H059
A
1672-2868(2015)01-0134-06
2014-11-10
罗娟(1989-),女,安徽安庆人。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杨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