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双版纳勐景来旅游社区的展演研究
2015-03-19张瑜
张 瑜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山西 忻州 034000)
引言
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作为傣族的聚居地和文化传承的最小单元,是傣族人民向外界展示自己优秀民族文化的“舞台”。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风景迷人,勤劳善良的傣族人民在这里创造了深厚而又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金碧辉煌、庄重肃穆的百塔林,极具热带风光的傣家竹楼,浓郁的傣族乡土气息和织布、打铁、造纸、酿酒、榨糖、染布等展示傣族传统习俗的生产、生活场景,仿佛使人置身在一座傣族生产、生活和宗教习俗的展演馆。
1 中缅边境勐景来旅游社区概述
勐景来位于西双版纳南部边陲勐海县的打洛镇境内,打洛镇距离景洪市133 km,距勐海县城70 km,与缅甸隔江相望。村寨面积约5.6km2,是国家级边境口岸。勐景来景区是由西双版纳金孔雀旅游集团投资3316万元在中缅边境重镇打洛镇建设的一处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知青文化和边境探秘漂流为主题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它是在景来寨(古称勐景来)的基础上建设和开发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昆洛公路距打洛镇2 km处。
勐景来海拔约680 m,地形为群山环抱的低中山丘陵地带,有着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明显,气候特点属于典型的北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1.9℃,平均降雨量1220 mm,全年均为无霜期。太阳辐射量大,日照时数多,气温高,积温多,土地肥沃,四季均可种植农作物及橡胶、香蕉、西瓜、水稻、玉米、茶叶等经济作物。
2 勐景来旅游社区结构
2.1 格局
勐景来村寨四面环山,紧靠水源,自然环境优美。傣族是一个爱水的民族,依山傍水,沿水而居是其建寨的条件之一。为适应炎热潮湿的自然环境,傣族形成了其独特的干栏式建筑。其房屋的主方向必须呈东西方向,因为他们信仰原始宗教,信仰太阳神,太阳东升西落,所以房子的朝向要能看到太阳。因而,村寨中的建筑均依地势而建,整体呈扇形分布。此外,村寨中也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寨心,它是全寨的灵魂,是寨子存在的标志,它是以塔为标志的,位于两条主干道之间。一般情况下,寨心是不可以移动的,它是生命的标志,能使全寨人的意志凝聚在一起,象征着团结;二是龙林和寨神,“龙林”位于村寨附近的丘陵上,意为“寨神林”,寨神,是人们敬仰和崇拜的神灵,是保护村寨平安的;三是寺庙,勐景来的寺庙主要是佛教寺庙,坐落在村寨入口主干道的右侧地理位置较高的地方,在当地居民的心目中它是傣族的象征,是寨民的精神绿洲。
村寨坐落于景区之内并和景区融为一体,分布井然有序,在寨子的西边设有小型菜市场、娱乐健身设施等,满足寨民平日里的需要。
勐景来是一个典型的傣族传统村寨,毗邻缅甸,历史上与缅甸禅族边民往来频繁,互相通婚,形成了罕见的傣禅混居现象。
整个村寨由佛寺、塔林、民居、神树、神泉、寨心、寨神等景点及居民的生产、生活场所组成,分布有序,结构井然。这样的村落布局将人类建筑与大自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不仅形成了人与自然共同融合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同时也体现着傣族人独特的自然生态观念。
2.2 土地利用
勐景来自然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2003年10月之前,勐景来是个纯农业的村寨,寨民主要从事传统的手工业、农业生产,经济收入较为单一。那时,寨中每人大约拥有2亩左右的地,种植橡胶、香蕉、玉米、西瓜、水稻、辣椒等,一般按时令来种植,年人均收入还不到1000元。
2003年10月,勐景来被规划为旅游开发地,在旅游业开发后,有43%的勐景来村寨村民参与了景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从事旅游业,寨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水平、质量也随之提高和改善。
随着外来人员的进入,大部分的寨民都将土地出租给了外来人员,主要种植香蕉,而寨民自己只留下山地种植橡胶,平均每家约有一两百棵胶树。近年来,勐景来旅游业的发展并不乐观,因而橡胶成为寨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3 勐景来旅游社区展演空间
勐景来村寨作为西双版纳傣族的一个边境村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自开发旅游业以来,曾为寨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在勐景来寨,展演的主体为塔林、神树、神泉、佛寺、寨心、寨神等,还有在道路的主干道上展示的傣族独特的手工艺品,主要有染布、酿酒、打铁、制陶、造纸、榨糖、织布等。在村寨紧临打洛江的地方是赶摆场和泼水场,过了泼水场地,前面就是229界碑。
作为傣族文化展演空间的勐景来,其展演空间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和不断丰富的过程。最初勐景来是作为佛事的聚集地,也有神奇的传说、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寨中的建筑曾出现汉化现象,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得其被建构成旅游景区。2003年10月,云南金孔雀集团在国家倡导文化旅游的大背景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围绕体现傣族传统文化对勐景来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建设,这使勐景来走上了发展旅游业的道路,同时勐景来的村落空间也向新的规范的展演空间前进了一步。
再次,民族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勐景来傣族文化被开发为旅游产品。随后,各种各样的傣族传统手工艺被开发出来,主要作为民族手工艺品展示,也逐渐建构了一种民族文化的展演空间。后来,勐景来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并于2015年被选为“云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宣传了勐景来的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进而有利于把勐景来打造为傣族文化和边境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
勐景来村寨的一切都在这个被建构的展演空间中得以展示。这里主要有:(1)寨门,位于景区大门口,寨门上面写着“中缅第一寨—勐景来”,这是傣族以其边境的独特方式来迎接游客的到来。(2)塔林、神树、寺庙和寨神等,这是傣族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向游客展示了傣族的宗教信仰。(3)傣族庭院,主要分布在几条主干道的两侧,以傣家独有的生活方式来接待游客,向游客展示了傣族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情景。(4)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分布在主干道沿线两侧,有相关的游览指示牌说明,游客可以零距离体验和参与傣族手工艺的制作,体验其中的快乐。(5)赶摆场、泼水场,位于打洛江边,这里主要是傣族人民在节庆里举行一些大型活动的场所。(6)界碑,位于村寨的最东北方向,主要是展示中缅边境的位置,游客可以观赏打洛江两岸的风景。
4 勐景来旅游业的衰落与现状
勐景来景区从2004年1月开始运营,而2004年也是到目前游客和盈利最多的一年。受国家政策影响,2004年12月1日开始封关,至今尚未开关。封关主要原因是禁赌、禁毒。封关后,游客减少近一半,随后在2005年10月政府实施修路工程,游客更少,景区的经营几乎处于停顿状况,每天大约接待游客二三十人,几乎没有什么门票收入,有时好几天才有一个游客到来,景区处于严重的衰落阶段,公司每年亏损300多万,2009年亏损大约200多万。
除了自然资源外,人文景点已经减少很多。沿江的景点、宗教展示、篝火晚会、土人表演、歌舞表演等都已经因游客太少而取消,现在只是展示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
为了减少亏损,景来寨参与景区旅游业的人数减少为45人左右,公司员工也仅有78人。管理人员为应对封关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大景区开发力度,增设了知青文化林、与邻近其他景区如独木成林联合等。同时,开通旅游专线车,主要针对散客,从景洪到打洛的中缅边境一日游,进行重点推销,刚开始每天可以接到游客200多人。对参与公司旅游业人员主要采取两种制度进行调整:一是进行轮岗制,如舵手分批上班,二是人员分流,将员工分流到金孔雀集团的其他景区,如野象谷、森林公园等景点。
如今,村寨的面貌和几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封关期间,公司在维持正常运营的同时,注入了新的旅游项目,加大了开发和宣传的力度,主要有:
(1)联合勐海云茶源和独木成林景区,继续边境一日游。从景洪集中散客免费乘车到打洛进行中缅边境一日游。先漂流到勐景来景区,参观完景区后再去看独木成林,之后返回。
(2)启动首批农家乐。截止20013年12月份,共有9户人家经营农家乐,向游客提供吃、住服务。
(3)联合影视拍摄,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多次与影视剧组和制作公司合作,主要拍摄的大型电视剧有《世纪不了情》、《玉观音》等。
5 勐景来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开发在给勐景来傣族村寨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在实地调查过程中,笔者体会更多的是村寨居民更多的关注经济利益,也听见不少村民感叹传统文化的衰退,看到更多的是现代元素的融入,外来游客带入的其他文化对本地区产生的影响,村寨里的长者和有文化知识的居民开始因为寨子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正逐渐消失而焦虑不堪。对于濒临失传的宗教文化,封关导致的景区配套设施的陈旧和破损,景区工作人员的减少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等等这些现象,将是笔者在后期对勐景来地区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方面。
[1]范莉娜.贵州民族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2-34.
[2]李辉,王生鹏,孙永龙.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8,(3):136-141.
[3]兰海.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发展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117-124.
[4]陈晓明.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00-101.
[5]余达忠.上郎德模式: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08,26(5):1-5.
[6]张伟庆.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创新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