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

2015-03-19胡倩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知识点

□胡倩文

一、“互联网+”的核心是创新

提出“互联网+”这个战略建议的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 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简而言之,“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叠加,它的核心在于创新。互联网+教育不仅是单一地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互联网工具,而是一种从思维模式到教学方式上的革新,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学生也要培养新的学习观念。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以主题突出、内容简短、情境真实等特点已在职业教育领域被推广和应用。笔者在尝试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微课是否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才是创新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微课教学的优点

(一)内容少。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每节课45 分钟,每节微课的时间基本在5~10 分钟,只讲授某一个知识点,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更容易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职校生所接受,便于教学活动的分步开展。在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上,教师需要连续演示若干操作,然后由学生练习,学生往往会一边学一边忘,还容易混淆一些类似的操作。微课每次只教学生一个重点操作,或者只解决一个难点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更容易掌握所学操作。

(二)有趣味。由于微课的内容短小精炼,针对性强,降低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难度,不用把简单的、复杂的知识点都揉杂在一起,而可以选择性地将一部分知识点设计成微课,以更有情境化、更有趣味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更能够集中注意力,增强对学习的兴趣,慢慢培养出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再厌烦学习。

(三)可移动。微课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更多应用于课外,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电脑、ipad 和手机随时点播课程进行学习,方便回看和重播。这种移动式学习,对于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课堂上一部分学生没事做一部分学生跟不上的两极化差异。

三、利用微课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加强微课预习,让学习更主动。可以说,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这个环节以往都是透明的,几乎没有学生去主动预习下次课的内容,课前没有树立起对课程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失败的第一步。笔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架设了自己的微课堂,每次上课前3~5 天,将提前做好的微课发布在微课堂中,学生可以在上课前通过手机登陆微课堂,查阅预习任务,了解下次课学什么,并先进行一轮完全自主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学生,会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就基本上掌握了新课知识点,他们会带着较强的满足感进行新课的学习,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也有一部分学生会通过观看微课对新课内容有所了解,激发好奇心,但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不太明白或不太熟练的操作,他们就会在课堂上特别用心去关注,来解决自己在课前的疑问。为了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将微课制作得生动有趣,并在微课中提出一些奖励措施,并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状况,让所有学生都有更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意愿。

(二)加强微课助学,让课堂更高效。微课的应用并不意味着传统课堂被取代,比起冷冰冰的电脑屏幕或手机,学生更需要与老师互动,在交流中得到真知,并训练自己思考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因噎废食,用微课完全代替教授过程,而是要以微课为重要的辅助手段,教师围绕微课的内容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情境中,然后针对微课中所提的问题进行深化解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微课对课堂教学真正的价值所在。以讲解“进制转换”中关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概念为例,由于学生对于二进制没有概念,如果只是空洞地死记硬背计算方法,不仅不易掌握,而且会让学生对这个内容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个微课来解决这个问题。以FLASH 小动画为形式,模拟两个同学打电话的过程中数据是如何进行转换的,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中形象的动画,了解到一个人从按电话号码开始,到对方的电话铃声响起,接通电话,再到互相听到对方的声音,这个完整的过程中,数据是如何以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即二进制,又如何从二进制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这样,通过传统课堂的讲授和微课的有机结合,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加强微课巩固,让评价更多元。对于教学来说,课后的巩固是至关重要的,课上学的再好,课堂气氛再活跃,课后遗忘是每个学生都存在的问题,除了一味地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微课堂的互动评价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复习巩固方式。以“制作电子报”为例,这个项目的制作相对非常复杂,学生在4 课时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操作完成了自己设计的报纸,如果缺乏巩固,很容易遗忘所学操作。教师可以将学生作业中有特点的优秀作品挑选一些出来,在微课堂中发起投票,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微博转发,让学生、老师以及更多人参与投票,还可以留言说说自己为什么给这幅作品投票。这样一种形式的网络化的评价,比传统课堂上的同学互评和老师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获得网络投票较高票数的学生会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而票数略低的学生也能够通过网络留言了解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激发起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环境。在投票截止后,教师可以再发布一个总结的内容,同时布置一个比课堂实验更难一些的课后作业,这时候,会明显看到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了,不再是被动的学,而是主动的学,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互相促进的学习氛围。这种基于微课堂的课后评价模式,不仅使评价变得多元化,也为每一次新课的开展培植了良好的心理土壤。再好的老师,再好的教学方法,都没有比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学习有效,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换。

四、结语

我们的学生是大数据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传统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方式已经不符合他们的口味和习惯,“互联网+”时代的诞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媒介方式以及新一代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对教育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优秀的微课设计可以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等多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微课势必会引起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将“互联网+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科学地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才能使职业教育成为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符合个人发展的不断创新的教育。

[1]解读:李克强政府报告中的“互联网+”是什么[EB/OL].腾讯科技,中国日报网,人民网

[2]全丽莉.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69~172

[3]龙丽嫦.三问微课:影响微课质量的关键因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0:10~12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