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初探

2015-03-19高秋珍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病例小儿教学法

高秋珍

(许昌学院医学院 临床教研室,河南 许昌461000)

近几年来职业学校生源的特点是基础知识薄弱,入学目标不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差。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体会如下。

1 巧设悬念导入法

针对每种疾病在讲解之前,教师应精心设计相关疾病情景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时,可以这样设计悬念:通过多媒体视频看到一个又瘦又小2 ~3 岁的儿童,面黄肌瘦,趁父母不注意,竟然捡煤渣吃。教师对视频中孩子的异常行为向学生提出问题,孩子为什么喜欢吃煤渣?为什么看到孩子面黄肌瘦,体型很瘦小呢?当学生们对这些问题产生疑惑的时候再进行本节课内容的讲解。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的思维就会跟着教师的引导对本节课进行深入学习。

2 对比教学法

临床医学专业存在着课程较多,内容覆盖面较广,教材设计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比教学法正合乎这一要求。在讲先天性心脏病这一内容时,把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和右向左分流型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进行对比讲解,使学生能比较出二者的异同;在讲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的各自特点时,也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们在对比中找到这些疾病的特殊之处,从而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3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能否成功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关键是遵循以下几个步骤:①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②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或通过网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③班内讨论,各抒己见。④教师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例如,在讲授新生儿硬肿症的内容时,提出为什么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会在寒冷季节出现低体温和皮肤硬肿呢?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教师先给予提示,鼓励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说出:正常人的体温是怎么维持正常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体温调节又有哪些特点?通过提示,学生很容易推导出新生儿尤其早产儿的体温调节特点,由此推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易在寒冷季节出现低体温及皮肤硬肿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有所思考,不至于出现茫然失措的情况。

4 病例导入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能观察到一些疾病的典型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通过教师对病例的全面分析与讲解,将课程内容完全融于病例所描述的疾病之中,使病例与整个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在讲授小儿腹泻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个典型病例,先列出病例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及简单的实验室检查,然后就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向学生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①患儿是否存在脱水?②脱水的程度和性质是什么?③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是什么?④为了明确诊断,应当进一步做哪些检查?⑤在进行液体疗法治疗时有哪些原则?教师列举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组内讨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补充,最后完成对整个病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所学疾病的重点和要点。

5 临床见习教学

临床见习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医院见习,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逐步参加医疗实践,开始接触患儿、接触社会,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素质和对患儿的高度同情心、责任心[2]。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见习方法。①示教法:对一些临床疾病直观的表现笔者采用示教学习的方法,如在讲授完呼吸系统疾病这一章节时,组织学生到医院门诊了解小儿感冒及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特点,指导学生对这些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识别。②讨论法:分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掌握疾病的特征。讨论时以学生为主,教师只做总结和点评。例如见习小儿风湿热时,先通过多媒体教学简单介绍小儿风湿热的相关知识,然后再进行标准病例的讨论,按照病房的查房顺序,让学生提出该病例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并做出最初的检查计划和治疗计划,最后,教师给出实验室检查结果,再请学生总结诊断和治疗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风湿热的临床知识,并初步建立正确的临床诊疗思路。

采用合适的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整体性,而且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我管理式学习的能力,突出“发现中教,发现中学”的中职教育的特色。通过对国内外运用教学法发展情况的分析,以及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运用的教学法经验和成果,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运用合适的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儿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进取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职业学校临床专业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遇到相应问题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操作技能,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1]张建新.启发式教学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1)92 -93.

[2]马 洁.提高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5.

猜你喜欢

病例小儿教学法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病例”和“病历”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小儿涵之三事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