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5-03-19叶文凌王艳鸽赵昆鹏
耿 旭, 董 烁, 叶文凌, 王艳鸽, 赵昆鹏, 林 波
(河南大学医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本科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初探*
耿 旭, 董 烁, 叶文凌, 王艳鸽, 赵昆鹏, 林 波△
(河南大学医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为提高本科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效果,本文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四个方面谈了笔者的教学体会和思考,以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医学遗传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近代生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人类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深入研究,医学遗传学焕发出青春成为前沿学科之一。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渗透到现代医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成为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基础课程,是本科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1]。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探讨提高本科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效果。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效果,应从三方面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①更新教学观念:医学遗传学教学应向着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方式转变,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②强化专业知识:医学遗传学涵盖有医学和遗传学的相应内容,教师必须应具备相应医学和生物学知识;生物专业的教师应注重学习医学知识,可采用旁听相关医学课程,而医学专业的教师则应充实生物学知识[1]。③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帮助其把握教材内容、掌握教学基本功和灵活运用教学语言等;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讨论和研究教学内容,发挥集体智慧力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教师相互听课,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2 优化教学方法
医学遗传教学应尽可能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利因素,恰当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PBL教学、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简称 PBL)是在1969年由Barrow学教授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PBL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五个基本阶段: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和总结,不同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等环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大胆创新精神[4]。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积极自觉主动地掌握知识,其教学过程注重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等因素。例如:“单基因遗传学”这一章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索不同类型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特征之间的异同,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掌握单基因遗传病的特征。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探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把教学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恰当地将教学任务分配给各组,要求学生不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然后选派代表用10~15 min讲解相关内容。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并增进师生友谊。
3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动态性和高效性等特点;便于本科生对医学遗传学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 “染色体不分离的发生过程”、“染色体臂间倒位联会配对形成特有的倒位环”和“罗伯逊移位的形成过程”等复杂过程可运用动画使其生动形象的展示,更于学生理解。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上要注重以下几点:①有利于阐述教学重难点;②可以借鉴和利用国外教材所配彩图、网站动画和兄弟院校的教学课件等资源;③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践情况合理编排课件内容。医学遗传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和生物信息学密切相关的。教师可以结合一些重要的数据库例如GenBank(国际核酸序列联合数据库)、IPI (国际蛋白质信息数据库)和BIOSINO(中国生物信息网)等来讲解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和介绍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便于学生理解教材相应内容,激发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学习积极性[1]。
4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人文情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高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比较含义相近的名词,找出彼此之间的差别,领会它们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和外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例如比较“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这三名词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遗传病虽然往往表出为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的特征,但遗传病的本质特征却是因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在人文情感的培养方面,教师可以从遗传学发展历史、遗传学重大事件和科学家生平等方面讲解,使学生受到感染进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对祖国的热爱,而获得崇高的人文精神。例如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用十年时间研究豌豆杂交,发现了遗传学上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会激励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总之,教师结合医学遗传学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素质和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的途径,推进医学遗传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1] 刘合焜.本科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43-45.
[2] 朱进和.本科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4):57-58.
[3] Barrows HS,Tamblyn RM.The portable patient problem pack:a problem-based learning unit[J].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1977,52(12):1002-1004.
[4] 张金波,张淑红,刘 爽,等.构建以问题为基础的新型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19 (17):3 338-3 339.
[5] 李 亮.基础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 (2):132-134.
[6] 蔡丽琼.浅谈医学遗传学教学的体会[J].安徽医药,2007 (7):671-672.
[责任编校:李宜培]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About Improvement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Genetics on Undergraduate
GENG Xu, DONG Shuo, YE Wen-ling, et, al
(School of Medicin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Henan, China)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genetics on undergraduate, the author introduces his own experience and ideas from four aspects: the strengthen quality of teacher,the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means of teach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at will help foster medical talents who are suitable the need of the modern society.
medical genetic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ing method
2014-07-07
耿 旭(1976-),男,河南省开封市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基因工程和纳米药物研究。
△通讯作者:林 波, Email:linbo313@163.com。
河南大学博士启动基金。
G 642.0
A
1008-9276(2015)03-03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