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科学精神培养的三点思考

2015-03-19邱燕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解放思想科学精神实事求是

加强科学精神培养的三点思考

邱燕萍

(常州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倡导和培养大众的科学精神,对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弘扬科学精神依然受到人们思想认知、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培养科学精神。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精神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5.03.023 10.3969/j.issn.1673-0887.2015.03.024

收稿日期:2014-12-25

作者简介:邱燕萍(1961—),女,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0887(2015)03-0102-03

科学精神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思维,体现为追求真理、独立探索,勇于批判、开拓创新等基本内涵[1]。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对于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1]中国提出“科学精神”的第一人任鸿隽[2]在《科学与社会》一文中分析说,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相比于应用结果,来自精神的力量要更加彻底有力。20世纪初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胡明复亦曾说过:“科学精神不仅限于发展科学,还可以推及为人处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皆可发挥作用。”这表明,科学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现代经济发展最强大的驱动力,而且随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科学精神以其巨大的张力向着人文领域渗透,发挥着强大的社会功能,而作为其核心内质的尊重事实、崇尚理性、追求创新的理念以一种巨大的张力向着人文领域渗透,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愈来愈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科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力量。因此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在当今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国最早倡导科学精神的是20世纪初中国科学社的创始成员,他们把科学精神定位为“求真理”“求真”[3]。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精神的伟大力量,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用“科学的”来规定中国新文化的特点和方向,指出“科学的”即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作为科学精神精髓的实事求是思想[4];江泽民指出“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5]270,“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5]273。

一、培养科学精神重要性的时代解读

(一)培养科学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从国家和民族维度看,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民众和公民个人维度看,中国梦是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让人们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人生出彩[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13亿多人大脑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是最可宝贵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必须建立在发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体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创造性的基础之上;从另一方面来讲,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也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科学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提倡科学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江泽民指出,“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有根本性和基础性”。胡锦涛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目标要求。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启迪心智,奋发图强,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客观的态度、创新的品质和高度的责任心,使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蕴藏的聪明才智、创造活力和创新潜能源源不断地调动和发掘出来。

(三)培养科学精神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需要

胡锦涛曾指出:“创新型国家应该是科学精神蔚然成风的国家。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则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其中特别谈到要在全社会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强调“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养创新精神”。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方面需要致力于高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夯实社会基础,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全民族的伟大事业。”要“让科学精神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资源成为国家强盛的重要资源。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文化,群策群力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制约科学精神培养的若干因素

(一)主体认识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的限制

人们的知识素养、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对问题的研究,决定着创新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人类的认识和思维水平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评价,进而影响人们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

(二)教条主义的影响

教条主义表现为提出问题、认识问题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和教条出发,表现为唯书,唯上,不唯实,其思想根源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导致思想僵化,行动保守。邓小平指出,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因此,教条主义是影响科学精神弘扬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说过,“人的个性发展不是个人的自我完成,而不可避免地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7]。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既受自然力的制约,又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必须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社会能否为人们的创造性提供足够的激励措施、为实现人的价值开辟广阔的空间,是弘扬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条件。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由必然王国不断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虽然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实现了这一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但在相关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弊端,官僚主义、家长制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种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环境,这也给科学精神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培养科学精神

(一)培养科学精神,必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主体的一种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变革创新精神。解放思想不断启迪、激发和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敞开反思和批判的空间,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和发展,这对培养科学精神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我们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实现“中国梦”,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新的伟大事业,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结论可以引证,只有靠独立的探索。为此,我们首先要冲破安于现状、惧怕变革等保守的社会心理,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其次是要反对和克服教条主义。在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还告诫全党:“在中国,真要建设社会主义,那就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或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还将面临种种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对待任何事都要以改革和创新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二)发扬科学精神,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弘扬人文精神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因此,真正的创新不应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想和“标新立异”,而应该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为此我们首先要重视各级各类教育和科普工作载体的建设,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只有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于是不轻信、不苟且、求准确、求证实,这就熏染了科学的精神”[8]。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贴近实际、贴近规律,不断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次要把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正确认识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龚育之在《论科学精神》一文中指出,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他主张应该提倡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因此,要重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修养,正确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科学和正确应用科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善于创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对真善美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汲取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人民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条件。科学精神的发扬,既是一个价值判断,更是一个实践过程。与此相适应,必须不断完善培养科学精神的体制机制,努力创造能让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邓小平一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他曾说过,“其实很多事是群众发明的”。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也表明,很多原始创新往往起源于普通群众不起眼的新思想。所以,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理性、尊重科学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破除“人才强国”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创设平等公正的社会环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进行创造活动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为我们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基础,让人们能各显其能、各得其所,激励每个人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勇于创新的能力。

当今时代,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以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国民素质就是第一国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冲破体制机制的制约障碍,经过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发扬科学精神一定会成为我们每个人自觉的价值追求,使科学精神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从而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何民捷.让科学精神融入人们的精神血液[N].人民日报,2013-04-07(05).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35.

[2]杜扬.试论任鸿隽的科学观[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1):75-82.

[3]尤小立.任鸿隽和中国科学社对公共领域的拓展[J].中国图书评论,2006(10):38-43.

[4]周荫祖.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精神[N].新华日报,2011-07-05(B7).

[5]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韩庆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N].光明日报,2013-11-09(02).

[7]高惠珠.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精髓的当代演绎[J].新华文摘,2004(24):3-6.

[8]卞毓麟.科学意识之呼唤与弘扬[J].科普研究,2014(10):7-12.

责任编辑:庄亚华

猜你喜欢

解放思想科学精神实事求是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实事求是”定乾坤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拓宽思路 加强企业党员思想教育
解放思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如何搞好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