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台彩扎艺术源流探析

2015-03-19谢西娇,陈思思,涂小燕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民间工艺源流民俗文化

闽台彩扎艺术源流探析

谢西娇,陈思思,涂小燕,陈雅雯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闽东南地方文化研究所,福建福清350300)

摘要:彩扎是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仿真艺术,至今已有千年的传承史,其产生与民间习俗活动息息相关。闽台历史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福建和台湾文化底蕴相通、民间信仰习俗相似,文章试图通过闽台相同相近的民俗习惯窥探闽台彩扎艺术渊源,探究其在闽台两地的文化变迁和艺术的流变形态,参考台湾地区有益的市场化发展方式,促进闽台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彩扎艺术;民俗文化;闽台文化;民间工艺;源流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5.03.003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简介:谢西娇(1970—),女,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887(2015)03-0012-05

一、彩扎工艺——闽台民俗文化符号

中华民俗文化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生活的土壤,兼以游牧、海洋文化,表现出一种多元的、综合体的文化特征。从整体层次区分,大致可划为农耕、游牧、海滨三大民俗文化区,其中“闽台、吴越、岭南属于海滨民俗区”[1]。闽台与中原内陆多山海相隔,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共性之中,又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风貌。而闽台两地亲缘尤近,是由地理、历史等各方面因素决定的。闽台仅一水之隔,台湾地区的文化,经历了在福建本土化、文治化的过程。明末清初开放两岸对渡,大量闽人入台,闽文化随移民一同传播到台湾,与民间生活相关的文化习俗渐渐在台湾发扬开来,包括民间生育婚丧、衣食生产、神佛信仰等多种门类,更由于大量闽工匠入台承接庙宇祠堂等修建工作,与民俗生产息息相关的手工技艺也很快在台湾本土落地生根。民间技艺是闽台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富含本土文化底蕴和艺术精髓,凝聚精神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本文所述的彩扎工艺是民间工艺的一种,伴随着民俗发展而产生,也是民俗文化的综合性质体现。闽人迁入台湾后,纸扎工艺也随之传入,在台湾地区绵延发展至今。

彩扎是一种综合性的手工艺术品,包含了褙糊剪纸、竹篾铁艺、彩绘装饰等多种美术工艺,起源于福建泉州,早在唐代就已经盛行。主要的制作方法是“以竹篾作骨架,在骨架表面褙糊上绸缎或色纸,再用颜料绘制”[2]。早期彩扎工艺品多用于祭祀,依彩扎品类的不同,制作的形式及图案也不一样。古代的彩扎作品主要以民间传说、戏文故事为题材,扎制的传说人物、飞禽走兽等姿态万千,栩栩如生。明清之后彩扎工艺迅速发展,创作题材也开始接近现实生活,已经能制作出层次相当丰富的各类彩扎作品,其中属闽台两地彩扎工艺最为精湛。彩扎艺术广泛应用于闽台民间宗教庙会仪式、节庆典礼等多种民间重要场合,可以作为反映闽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符号。

二、闽台地区彩扎工艺溯源

(一)历史起源

彩扎工艺发源于闽南地区,核心在漳、泉两地。闽南彩扎工艺的前身是纸扎,据漳州《龙海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当地从事纸扎工艺的店铺已有10余家,这种以竹篾为骨架,糊上白纸做成的纸扎人像、建筑和其他各种冥器的手工制品古时多用于民间殡葬丧俗。闽南地区的丧俗礼节繁缛,受朱熹《家礼》的影响深厚,认为“事死如事生”,丧礼甚至重于生礼。旧时民间迷信,认为人死后会进入冥界,遂将纸糊的佣人像、生活日用品等烧给死者,以便其在阴间使用,祈求死者冥祥,保佑生者平安。现今在部分封建迷信色彩浓厚的乡下民间仍保有这种为亡人扎楼置屋的殡葬习俗,寄托着生者为死者祈求冥福的心愿,是满足民众祭祀信仰心理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历史上闽南人大规模迁入台湾,闽籍移民对迁入地台湾的民俗文化产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祖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上。台湾在殡葬礼俗文化方面也与闽南地区基本一致,在丧礼上用各种纸扎祭品来祭奠逝者、祈福冥祥。

用于死者入葬墓前焚烧的纸扎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人像,包括神话和戏曲人物、金童玉女、男仆女侍等;二是建筑,如灵厝、牌坊、车轿等;三是冥器,包括各类生活日用器具。“颜色有单色、衬色和涂绘三种。”[2]这些纸扎作为封建奴隶社会残酷陪葬陋习的替代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制作技艺水平逐渐提高,纸扎的制作材料和表现题材愈加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彩扎,显示了艺人娴熟的扎制技艺和丰富的民俗传统文化内涵。

彩扎相较于纸扎,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如果说纸扎作为丧葬习俗的产物,具有较强的功用性,那么表现内涵丰富、传统文化涵养深厚的彩扎则更富艺术性。

(二)彩扎工艺类型及制作技艺

彩扎工艺有多种形式,从源头上划分,彩扎工艺分为两种:“站艺”和“坐艺”。“站艺”一般由匠人站立制作如“鳌山”“灵厝”“楼台”等大型建筑物,高可达两米,原料以纸张为主,故而又称“糊纸”;“坐艺”制作的是较为精巧的手工艺品,如花鸟虫鱼之类,更有微型者不足5寸,以丝绸作原料。各彩扎工艺品按用途划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传统节庆踩街游艺

彩扎工艺品在传统节庆中的应用,以元宵节为盛,形式也最丰富,主要有花灯、结彩楼、彩车彩棚,以及用于踩街游艺的龙凤狮象等。闽南花灯种类繁多,这里仅述彩扎花灯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四道工序:扎骨、剪贴、框线和笔画”[3]。扎骨是用篾刀把竹子劈成各个型号的竹篾,根据构思好的花灯形状将各个竹篾扎成灯骨,灯骨上浆上糊,再用纸或者布料(一般是丝绸)在灯骨上粘贴牢固。灯面上描绘各种图案,最后装上灯穗,灯肚装上烛火或灯泡,便完成了一盏彩扎灯,如“宝莲灯”“书卷灯”均为彩扎花灯品类。泉州地区每年元宵都会举办花灯会,花灯造型各异,有彩扎人物灯、花鸟灯、鱼龙灯等,有些灯彩面上还题上诗文,更凸显出中华文化的韵味。花灯图案优美,富有闽南特色,在东南亚及港台地区也广为流传。

与小型的花灯相比,用于节俗庙会的彩车彩楼工程量浩大,耗时耗力,需要多名彩扎匠人连续多日合作完成,可以说是彩扎艺术的综合性体现。《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南方工匠“以缯彩结为灯楼,高一百五十尺”。漳州地区彩扎用于节庆民俗的“结彩楼”艺术娴熟,有专门从事彩扎工作的民间艺人,其中诏安彩绸庄林家更是将彩扎艺术传承下来,至今已经第五代。还有漳州龙海制作彩扎60多年的老艺人张家苗,对彩扎活计样样精通,其作品精妙绝伦,享誉厦漳、广东一带。2005年海澄城隍庙结彩楼便是张家苗指导民间手工艺人合作的作品,它高约18米,分为三层六卦,楼面呈宝塔形,以竹作骨,色纸为糊,绘数百人物花鸟形象,异彩纷呈,堪称闽南一绝[4]。在漳州特有的“穿灯脚”民俗活动中的灯棚上,也有彩扎工艺制作的各种人物,用来讨个喜庆的彩头。除此之外,用于庆典时踩街游艺的龙凤狮象最受人们喜爱,其造型巨大,不仅供人观赏,还需要经得起游艺时碰撞舞动,因此更考验彩扎艺人扎实的功夫。制作彩扎龙凤首先要根据动物形态选择合适的竹木铜铁制作骨骼构架,再用彩绸、绫缎等布料在外面贴合,饰以珠玉、羽片、金银丝,外观华丽,色彩明艳,在传统节庆典礼中展示,符合大众的民俗审美趣味,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2.庙宇祠堂祭祀供奉

庙宇祠堂作为祖先神灵的聚居地,供奉着祖先和神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每逢年节岁俗、家族喜庆活动,庙宇祠堂也作为节日庆典和娱乐的场所。

彩扎是家庙祠堂祭祀供奉活动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闽南各地庙宇祠堂酬神祭祖过程中,随处可见各种色彩艳丽、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彩扎制品,如彩旗队、狮队、香火龙等,都是由彩扎艺人以竹篾或者通草为骨,糊以彩纸或以有呈祥图案的绸布扎制而成,寓意祈福纳祥。在寺庙中供奉的神像头盔、服饰等,皆由彩扎制作,除此外家庙安龙谢土、做蘸置坛等民间祭祀活动均能看到彩扎工艺制品。

棚仔艺常见于漳州乡村请火进香等民俗活动中,是向神佛进贡的大型庙会活动的重头戏之一,远观棚仔艺形似一条长龙,其身是由多节木板拼接而成,木板的两侧用细竹棍或铁丝扎成栏杆,再罩以棚盖,形成大致骨架,然后再以艳丽的彩纸、绸布扎制成各式寓意美好的花卉、象征祥瑞的动物,以及花边、流苏等作装饰,色泽鲜艳,绚丽多姿。两端将竹篾烤型,糊上彩纸做成龙首、龙尾。棚仔艺一般为十到十二节,每节由四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抬着,棚内可坐两名八至十三岁的小孩,在节日庆典中与彩旗队、锣鼓队等相伴,阵势浩大。

3.彩扎塑形工艺美术品

相较于传统节庆、踩街游艺和祭祀供奉用的追求气派壮阔的彩扎作品,各种塑形逼真、栩栩如生的彩扎工艺品显得小巧精致。根据其塑形归类,大致可分为:戏曲人物、神话故事、花鸟虫鱼和纸绢风筝、木偶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彩扎制作材料日益丰富,扎制水平也不断提高,艺人构思独特,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材料,为满足现代人追求精神愉悦而赏玩工艺品的需求,做出各种工艺精湛、文化价值高的彩扎制品。

戏曲人物是彩扎工艺品中所占比例相当大的一类,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艺人作品类型,可分为“北派”和“南派”。厦门已故老艺人柯石头的作品是“北派”的主要代表,他善于表现戏剧武打人物,如《武松打虎》《景阳冈》《快活林》等;泉州彩扎属于“南派”,善于扎制戏剧中的妇女形象。老艺人陈天恩的代表作有《陈三五娘》《西厢记》《红楼梦》等。这些戏剧人物取材经典,塑形精工,作品惟妙惟肖,武打人物果敢勇猛,虎虎生威,妇女形象温婉柔媚,其中古典仕女形象取材于《红楼梦》《西厢记》等,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拿捏到位。彩扎作品中的戏剧人物通过艺人精当的裁剪,设计出长短不一、松紧有度的宽衣博带,充分展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娇媚多情、温婉端淑的女性魅力。

除了单具的戏曲人物彩扎作品,成套的神话故事彩扎更考验艺人的扎制水平和耐心程度。其中泉州市著名彩扎艺人曹淑贞技师,彩扎技艺精湛,其作品远销菲律宾、新加坡、加拿大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次代表国家外出交流。神话故事作品《嫦娥奔月》扎制的月宫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内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仙女和活灵活现的玉兔,被闽台缘博物馆收藏。她的其他作品多取材于古代诗词典故,扎制过程中既继承泉州彩扎工艺的特点,又发挥自身所长,《二十四孝图》《南音》等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工艺品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部分用于赠送外宾,部分由国内博物馆收藏。新作《琵琶行》加入了声光电等科技效果,巧妙地运用了物理知识,小舟泛在蓝色绸布做成的江上,微微摇晃前行,彩灯闪烁,琵琶女轻抚琴弦,呼之欲出,整幅作品立体、全面地再现了浔阳江上饮酒赏乐的场景,展现了彩扎工艺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人的高超技巧。漳州彩扎名人肖世华擅长糊扎的“鳌山”主要由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名人神像、花草树木组成,这些也大都取材于传统故事的某些情节,以寓吉祥如意。

花鸟虫鱼在我国历代被赋予美好富足等寓意,艺人用通草照花鸟虫鱼之形,绑扎骨架,再粘贴布绸或者彩纸,然后再细心描绘点画。因为纸张的韧度不强,用力过重会绷坏纸面,用力过轻,作品则会显得松垮无神,所以对艺人的力道要求极其严格。此外,彩扎风筝自古就有,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通讯工具,如今大都成为人们的玩赏工具,纸扎木偶也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逐渐改进,越来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操控习惯。

彩扎工艺种类繁多,各具奇趣,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传承与创新并重,开发出更多更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又具较高文化价值的艺术品。

(三)对台湾地区的影响

闽南文化在历史上不间断地对台湾地区产生影响,即使在海禁甚严的明末清初,闽南人仍不放弃渡海到对岸的决心。其文化的大规模赴台始见于17世纪澎湖移垦,之后形成了有组织的民间移民,这为台湾地区带去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到21世纪初,台湾人口中福建人占74%,福建人中闽南人又占90%以上。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特别是在民间工艺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明清由闽入台的工匠达500人,乾隆四十九年开放晋江与鹿港对渡后,泉州工匠大量涌入台湾。”[5]当时台湾地区建筑行业及剪粘等工艺均聘请闽南工匠,这为闽南民间美术工艺传播入台提供了途经。现代台湾传统民俗活动所置手工制品技艺精湛,与闽匠入台不无关系。

台湾的社会礼俗很大程度上保存了来自大陆祖居地的传统,其中以丧葬祭祀礼节最为肃穆规整。在丧葬文化中,用彩扎工艺制成的“灵厝”是为逝者“做功德”法事的一个重要部分。“灵厝”为糊纸店所制,匠人们用纸糊成金碧辉煌的庭院楼宇,逝者纸像端坐其间,内部纸制家具摆设一应俱全,每日还有瓜果贡品供奉。法事完毕之后,将彩扎“灵厝”焚烧祭奠,给逝者阴间享用。

近代以来,彩扎工艺在台湾也有所发展,只是并未独立分出门类,但与台湾纸影雕刻、木偶、剪纸花灯等民俗工艺关系密切,主要运用于庙会活动、民俗节庆中,这与作为闽南文化核心区的泉州并无二致。闽台的节日习俗具有关联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台湾澎湖岛上的元宵灯会热闹程度不亚于泉州“灯节”,在台南地区也有这样的习俗:要是正月十五天气晴好,民间就认为这年对女性有利,称作“查某岁君好”。于是晴日里的元宵节,各式各类彩扎花灯争奇斗艳,吸引了许多女性同胞。台湾高雄清蘸信仰节俗中的舞狮,高雄县新源里祭祀、七月半鬼节城隍爷巡境活动中,均有彩扎龙狮、神像、糊裱亭楼馆阁的工艺,其中城隍庙神明巡境就是彩扎纸糊的替身。在信仰习俗方面,发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对台湾地区影响尤为深厚,台南府城迎北港妈祖绕境巡游的接头香灯的制作与纸扎工艺相似,也是由“竹骨纸糊制而成”[6]。台湾宜兰有继承于闽南的“拜七娘妈”的风俗,就是传统的七夕节,每年这一天,闽台民间人们会带着满十五岁的孩子到庙里酬谢,答谢七娘妈的保佑,为表敬意,扎制“七娘妈轿”和“七娘妈亭”,做工繁复,色彩缤纷。至今流传于台湾鹿港、台南、屏东等地的彩绘灯笼,其制作工艺也与闽南彩扎尤为相近,是竹篾与彩绘的有机结合。具体制作方法是选用韧性佳的麻篱竹劈成篾,扎制圆形或橄榄型的灯笼外体,外面先裱糊棉纱布作底,之后粘贴上棉纸。台湾彩扎灯笼的特色不在于它的竹骨之形,而在于其绘制的花色图样,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在祭祀礼节方面,因闽台多从事海事,许多沿海民众都把“王爷”当作海运的保护神。每年都举办“送王船”的祭祀礼俗,祈求风调雨顺,海运畅通。“王爷船”即用彩扎制成的大型船形工艺品,也可真正下水航行。据台湾《鹿港奉天宫志》记载,每年从晋江等地送王船下水,鹿港、晋江等地的商船都要分别将对方的王爷分灵到本地供奉,由此可见闽台民间的彩扎艺术是一脉相承的,从中更显现出闽台同根源的文化血脉亲情。

三、现代彩扎工艺的发展现状

(一)闽南彩扎业面临的困境

1.手艺无人继承

从解放初至20世纪80年代,是彩扎业繁荣发展的时期,闽南乡间有很多从事彩扎工艺的艺人,都各有绝活,其作品制作精美,多次在省、市及国家级比赛中展出并获奖。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闽南彩扎业却日渐没落。随着我们国家殡葬改革的推行,用于旧式殡葬礼俗的糊纸行业日渐消亡,糊纸手工艺人被迫转行,从业人员锐减,也波及了彩扎业。糊纸与彩扎是生生相息的两种手艺,糊纸业的消亡使得彩扎失去了工艺支撑,也逐渐衰弱。早些年泉州等地繁荣的彩扎店铺、彩扎厂等相继关张。随着彩扎老艺人的逐渐离世,这门绝活手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当代年轻人对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知之甚少,愿意学习者更是寥寥。加之这是一门需要长时间积累练习的专注的艺术,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进行基本功的捶打磨练,并主动研究创造,方能成就一身手艺。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学习要耗费如此大的时间精力,却收益甚微的“穷手艺”没有多大的意义,就连那些著名老艺人的后代也不愿花精力去继承这门手艺,时间一长彩扎业就日渐衰退了。

2.市场需求遭遇发展瓶颈

彩扎工艺走向衰弱最大的原因是市场需求减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满足人民日常生活、娱乐需要的商品一应俱全,琳琅满目。机器化工业生产令商品价廉物美,产量也丰富。在此基础上,很难让人们想起纯手工制作,费时费力且价格昂贵的彩扎艺术品。现代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植根于传统民俗的彩扎工艺市场需求大大减少。现如今人们婚庆节礼时兴拍婚纱照、举办西式婚礼,传统节日也有多种丰富的具有现代感的庆祝形式,不再依靠传统艺术品,彩扎艺术价值很难再被大众认同。再加上其市场覆盖面狭窄,制作出的花灯等作品属于易碎品,须妥善保存,稍有不慎便会破坏案面骨架,而普通人家并不具备保存艺术品的条件。泉州制作彩扎花灯的工坊也日益减少,目前尚有60余人,但掌握核心技艺的仅10人左右。厦门的彩扎生产已中断十余年,目前漳州仅有几家做彩扎的店铺,但也在市场浪潮中摇摇欲坠。加上彩扎工艺品大多是时令性很强的工艺,如元宵彩灯。从事彩扎的艺人们在没有节庆日时便毫无经济收入,这也令彩扎行业难以为继。

(二)台湾彩扎红花工艺市场化发展

闽台彩扎工艺一脉相承,工艺相近又各有发展。在闽台彩扎手工艺品交流的过程中,有一种小型的、制作更为简单的彩扎工艺——彩扎红花,在台湾地区流传最广。彩扎红花又称为“缠花”“春仔花”,以绒布缝扎成花形,分习俗和场合扎制的样式略有不同。扎制佩戴红花的礼俗起源于闽南一带,象征着年年有余,寄托着闽南地区人们对平安祥福的祝愿。彩扎花主要运用于闽台婚庆场合,由新嫁娘佩戴“新娘花”,婆婆佩戴“婆婆花”,象征婆媳同心同德,也有对早生贵子的祈愿。缠花礼俗随移民传入台湾,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比闽南彩扎工艺的式微,台湾地区的彩扎花发展近年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1)政策牵引,使传统工艺走向市场。台湾有关部门重视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通过成立缠花艺术协会、定期举办扎花艺术展览来牵引传统工艺走入市场。如2010年“花嫁——缠花艺术特展”“2010缠花之境——缠花联展”[7],在展览的过程中吸引市场的目光,为扎花工艺打开销路。(2)转变用途,扩大消费群体。古老的彩扎红花礼俗至今早已没落,现如今的婚礼上这种古老工艺品基本消失了,但台湾的扎花艺人转变思路,将彩扎红花制作成胸针、胸花、插花等日常消费品,也与家装用具相结合,成为富有传统气息的精致的装饰品。台湾手工艺人施丽梅创作的春仔花礼盒,售价不菲,却广受年轻人追捧。扩大了用途之后,彩扎花已然成为了潮流饰品,自然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3)注重传承,为市场需求奠基。台湾注重对本土手工艺的传承,通过手工实践课来培养下一代对民间手工艺的兴趣,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从而在学习中拓展认知,开拓创新,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手工艺人,为未来彩扎红花的市场发展奠基。

四、结语

彩扎作为闽台地区同根同源发展的文化符号,其文化表象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两岸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珍贵财富。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正确处理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的关系,使古老艺术重现光彩。对彩扎艺术的源流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濒临灭绝的传统技艺,同时加深对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亲缘认识,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推动两岸文化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宝璋.闽台民间习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1.

[2]樊二文,杨柳.民间纸扎艺术探究[J].大众文艺,2014(6):41.

[3]甘锦秀.泉州花灯的现状与发展[J].美术大观,2009(11):62-63.

[4]高建国.闽南龙海彩扎艺术的传承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0(5):202-203.

[5]李豫闽.闽台民间美术[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3.

[6]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62.

[7]吴艺丁.闽南传统缠花技艺(春仔花)台湾之兴由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135-137.

责任编辑:庄亚华

猜你喜欢

民间工艺源流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源流》前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水痘源流考
“啸”的源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工艺的传承分析及阐述
“干” 字源流浅析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民间工艺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藤编家具设计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