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记应城市俊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俊培

2015-03-19应城市农机局郁成

湖北农机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应城市农机手社员

应城市农机局 郁成

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记应城市俊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俊培

应城市农机局 郁成

张俊培,现年40岁,中专毕业,应城市供销社下岗工人。多年来,他通过市相关部门组织的阳光工程、民生工程等各类专业培训,考试通过获取各类大型农机操作证书和现代新型农民证书,擅长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机动喷雾器等大中型农机具的田间操作技术技能。

随着国家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深入推进,农民开发农业、经营农业、投资农业热潮与日俱增,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潜力凸现,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应城市义和镇创业青年张俊培牵头,动员本村及周边部分种粮大户、农机手参与,在当地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的扶持下,于2009年注册成立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年青人创业的成功典范。

应城市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应城市义和镇柴咀村委员会隔壁。截至目前,俊培农机成员23人,社员114人,资产300多万元,各种农机具32台套,无人植保机3架;年作业面积9万多亩(1hm2=15亩),农机服务总收入每年500多万元。服务范围辐射义和镇所有村组,天鹅镇、黄滩镇以及汉川、黄陂等地,农机合作社已成为该镇土地规模经营的主体。

1 争当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1999年,张俊培从供销社下岗,考虑到自己在农村长大,熟悉农业生产情况,决定回乡从头开始。

2007年,张俊培借钱购买了一台拖拉机和一台收割机,为村民收割、运送稻谷,生意红火,初尝了农业机械化作业的甜头。

抓机遇,谋发展,张俊培做了吃螃蟹的第一人。他跑市场,做调研,2009年牵头组建应城市义和镇第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俊培农机合作社,注册资金50万元,拥有4台拖拉机、3台收割机。

合作社成立之初,缺乏管理经验,社员文化水平不高,举步维艰。正在张俊培茫然无助时,义和镇农业服务中心知道了他的困境,及时联系农业局、农机局和安监局等单位,对社员组织开展技能、管理等多项培训。

几年间,合作社实现“一年一小步,两年一大步”的发展跨越,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新型“工具”,为农户提供耕、种、播、收、运一条龙作业服务。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成功人士投资,采取季节性转租、股份合作、长期租赁经营等多种流转形式,与广大农户签订合同,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农机合作社集中成片租田种地。

目前,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40台(套),高标准机插育秧大棚5栋,农用植保无人机3架,资产达400多万元,先后被评为孝感市、湖北省和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2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

柴咀村村民吴红一家6口人,守着10多亩地艰难度日。张俊培动员他和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为其提供耕、插、收、种一条龙服务,一年下来每亩地增收200多元。尝到甜头后,吴红在周边村流转了100亩土地,2015年纯收入8万多元。

张俊培抛开门户之见,吸纳社外农机手参与合作社。柴咀村九湾组村民张强,2009年购买了一台收割机单干。因疲劳作业,发生事故,导致右手食指被搅断,中指、无名指受伤,使得原本就贫困的家雪上加霜。

听到这个情况后,张俊培带着营养品去看望他,并邀请他加入合作社。入社后,合作社技术人员手把手地对他进行业务培训。2015年,他在合作社可以分红7.8万元,比过去多赚2.8万元。

铁塔村贫困户万华民入不敷出,家中极其贫穷,靠赊账买种子、农药,农机服务费一拖就是几年。他看到同乡加入合作社发展不错,也想试一试。张俊培二话没说,主动借给他5万元,买了一台拖拉机入股,并资助他流转50亩耕地,当年他纯收入达10万元,还清了欠款,第二年又盖了新楼房。

项目运营以来,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效应,尤其是在带动当地青年创业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先后带动农户购置大中型农机具20多户;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带动50亩以上种粮大户20户、100亩以上种粮大户5户,带动青年就业30多人,青年创业7户;通过建立农资供应合作关系,带动农资经营户3户;通过培训,使周边村组农机手、种粮大户、普通群众150多人次获得操作技能学习教育;机械服务辐射延伸周边农户200多户。随着经济效益的提升,示范带动新会员加入10人。

3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合作社做得风生水起,社员收入逐年增加,张俊培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致富路。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心系困难村民。

王台村56岁村民王黑伢,儿子在外打工多年未回,两老靠8.5亩水田为生。2015年4月,老王查出患上胃癌,做了切除手术。中稻插秧季节到了,老王无法下田干活,眼看水田就要抛荒,张俊培开着自家的插秧机,帮老王耕地、抽水、下肥、耕整、插秧。

前房组76岁的孤寡老人张水亚上了年纪,耕种困难,张俊培和社员连续5年为他免费耕整土地,直到2015年5月老人去世。

九湾组村民张焕新身患重病,70多岁的母亲卧病在床,2个孩子还在上学,平时的生活来源就靠种田。张俊培提议合作社捐资15 000元,资助2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并免费托管他家的28亩耕地,无偿提供全套机械化服务。

2011年起,张俊培和社员坚持每年按照1 000元的标准,慰问30~40名特困户,从未间断。

谈及未来构想,张俊培说:“带领乡亲致富,致富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 精准扶贫残疾户

应城市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除了为当地村民和入社社员提供订单农机服务外,还致力于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户、缺劳力户等弱势家庭,开展耕地、插秧、收割、运输等一条龙服务,解除了他们的农业生产难题。

9月8日上午,应城市义和镇柴咀村张环新正为中稻收割发愁时,该镇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张亮伢第一个来到他家中稻田帮忙收割,并将稻谷用车辆运送到家。张环新患有严重胃病,在医院动过手术后,家里6亩多水田一直无人耕种。俊培农机合作社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象,帮助他做好田间管理,2015年他们家机插的中稻获得了大丰收,每亩预计较2014年增产100 kg左右。

贫困户吴红伢、万进发过去生活无着落,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向他们主动伸出入社“橄榄枝”,手把手教会他俩驾驶农机,开展三农服务作业。目前,他们每年光在合作社的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2家都住进了3层小洋楼。

据张俊培介绍,每逢机插秧和秋收农忙时节,他们都会提前成立结对帮扶小组,为困难群众、老年家庭、因病无劳力家庭,从整地、下种、插秧、管理、机收、运输等多个环节,开展一对一农业帮扶,提供绿色预约服务和零距离到家服务。不管秋冬播还是春耕,俊培带领农机合作社成员为村民提供下秧、田管、插秧、喷洒农药、收割、运输等一站式到家服务。平均年机耕、机收能力在3万亩(次)以上,服务农户5 000余户,辐射周边10多个乡镇。几年来,为村民共减免代耕费12万元,帮助60多位群众掌握了一技之长,让100多户农户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有付出就有回报,由于工作成效显著,应城市俊培农机合作社也先后获得孝感、省和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等殊荣。

2015-10-12)

猜你喜欢

应城市农机手社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陕西: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
应城市农机局到陈河镇汤庙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应城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江南春·农机手
应城教师网上“充电”忙
应城市不同性别居民中心性肥胖及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阿勒泰地区加强农机手技能培训的几点做法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