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性人才培养的探索
——以淮阴工学院为例

2015-03-19范富春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淮阴工学院开放性

范富春

(淮阴工学院 教务处,江苏 淮安 223003)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性人才培养的探索
——以淮阴工学院为例

范富春

(淮阴工学院 教务处,江苏 淮安 223003)

构建开放性人才培养体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淮阴工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坚持科学合理定位,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立柔性化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努力探索构建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性人才培养;特色办学

1999年以来,随着高校逐步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4.5%,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减小。但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与其差距还是比较大。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高质量的专门人才,“钱学森之问”反映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现状。开放性人才培养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视角对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1]。实施开放性人才培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主动适应这一重任,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开放性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近几年来,淮阴工学院在实施“开放办学、协同培养、特色发展”战略过程中,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符合办学定位、具有自身特色的开放性人才培养体系。

一、开放性人才培养的内涵

开放性人才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在相对宽松的制度环境下,可以使学生选择喜欢的专业、课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和学习方式,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科技文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开放性人才培养要与之相适应构建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开放性人才培养体系,就是高校为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教学运行机制等方面所形成的一整套人才培养的内部自我调控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多元开放”。

开放性人才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有效途径。实施开放性人才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淮阴工学院根据主动适应这一形势需要,按照“开放自主、多元发展”这一理念,重新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推行开放性人才培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开放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科学合理定位是实施开放性人才培养的前提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引导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如何准确、科学、合理定位,避免同质化,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地方本科高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性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按照不同的发展方向加强领导层决策,根据自身特色准确定位。一是坚持地方性。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二是坚持应用型。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人才为重点,着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校[2]。定位主要包括学校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等五个层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淮阴工学院形成了切合自身实际的办学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依托优势学科和地方优势产业适当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工为主,管理、经济、理、文、农、法、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具有扎实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强、有创新创业精神及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立足淮安、面向江苏、辐射全国,面向行业企业,为推进苏北新型工业化和淮安实施工业强市、科教与人才兴市的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开放性人才培养的基础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工作。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可以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掌握知识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3]。淮阴工学院遵循“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方面强调“两个主体”,即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了“强基础,重实践”的总体要求和“优化体系,突出应用,尊重个性,推进开放”的基本原则。“强基础”即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重实践”就是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的层次性,做实实践教学环节。在开放性课程体系构建方面,采用“平台+模块”的架构,每个课程平台都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总体上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精选保证专业培养规格的必修课程、核心课程,在保持必修课程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允许各专业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同需要设立多个专业方向;结合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强化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打破选修课程的条件限制,实行跨学院、跨专业选修,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开放性人才培养的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主要载体,是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培养主体为培养对象设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实现方式,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4]。开放性人才培养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既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淮阴工学院近年来在不断完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构建符合自身办学定位、具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开放办学的原则,学校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突破口,不断加强校企、校校和中外等合作办学,重视产学研合作,走开放办学道路。以“卓越计划”为例,淮阴工学院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和江苏省首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在8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卓越计划”的基础上,学校还遴选了10个工学类专业实施 “卓越计划”试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卓越计划”三级体系。目前,学校实施“卓越计划”专业数占工学类专业近50%,已经组建了40多个卓越班,在班学生1 000多名,合作企业已达40多家,各专业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学校还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先后设立了“淮钢班”、“顺丰班”、“大运班”等;大力实施本科生校际交流,先后与常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省内高校合作,每年派遣近百名本科生赴上述高校交流学习。学校还通过设立翔宇学院这一平台,集聚全校资源,组建各类实验班、培训班,开展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强化培训。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4.实施柔性化管理是实现开放性人才培养的保障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应实现“以教师和管理者”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学生的自我构建和能动的学习实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5]。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生对教育有充分的“参与性”和“选择性”;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机制,保障学生“学”的自由。

淮阴工学院确立了“以生为本、尊重个性、自主选择、多样发展”的教学管理理念,建立了“选择性、柔性化”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五开放、六自主”教学管理运行模式,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1)推行“五开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一是课堂开放。全校的每一堂课均向全体学生开放,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课堂免费听课。二是课程开放。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均向学生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主修专业培养方案外的任意课程,考核合格即可取得学分和课程成绩证明,其取得的学分可冲抵公共选修课学分;考核不合格不影响主修专业的毕业,不影响评优。三是辅修专业开放。学校的所有专业均可作为辅修专业,学生在弹性学制内修满辅修专业规定的课程学分,学校将为其颁发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四是教学资源开放。学校通过集成网络教学、英语自主学习、视频点播、多媒体资源库等多个平台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全面开放和有效共享。五是实验室开放。学校实验中心将实验项目,以及实验室的开放时间等信息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向学生全面开放,通过预约的学生即可进入实验室学习、研究。

(2)实行“六自主”,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一是自主选择专业。将转专业由学校政策奖励变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一年级学生可以跨学科大类转专业,二年级学生可以在学科大类内转专业。二是自主选择培养模式。学校通过与行业企业、国内国际高校等密切合作,开设了模式多样的实验班,一、二年级学生均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参加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学习。三是自主选择学习计划。学校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为3~6年,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自主选择修业年限和学习时间。四是自主选择教师。学校对通识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实行并行排课,学生可以根据公开的教师基本信息自主选择合适的任课教师。五是自主选择课程。基于学校实行的课程开放,学生可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形成自主发展需要与兴趣爱好有机结合的个性化课表。六是自主选择学习形式。除了课堂学习以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外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获得学分。

三、开放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

开放性人才培养扩大了学生学习自主权,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基础理论得到明显加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淮阴工学院学生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达80%,全国、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达98%以上;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85项,其中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5项;在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中获奖64项。近三年,学生在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市级以上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奖人数达1 030人次。淮阴工学院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后劲足”的特点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近三年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

[1]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10,(10):86~90.

[2]沈健.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4,(4):6~9.

[3]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7~9.39.

[4]李振东.关于新阶段我国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34~137.

[5]王奕,沈岳,蒋蘋.农业高校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15~17.

2095-4654(2015)10-0094-03

2015-05-27

淮阴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YC201329)

G642.0

A

猜你喜欢

淮阴工学院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淮阴:母爱之都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淮阴:活跃着一支“老兵”调解队伍
背水一战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