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大学生人力资本的自我配置
2015-03-19邹云龙
□曹 扬 邹云龙
“有业不就”是一个近来常见的用来解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通俗说法。一言以蔽之,“有业不就”是指由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的自愿失业。一些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多人“有业不就”造成的。学生“有业不就”不仅错失了就业的时机,也让学校和社会付出了额外的代价。从这个判断出发,首当其冲的对策,自然还是大学生向下调整就业期望值或“先就业,后择业”这类老生常谈的“药方”。然而,在任何一个了解中国大学生就业史的人看来,这项对策在它过去已经被广泛运用的十年中,即便起作用,也从未真正地缓解愈加艰难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作为市场过程的“有业不就”
事实上,市场中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有业不就”,一是市场过程的,二是市场结果的。对于前者,凡经双向选择落实就业的求职者,甚至每个身处市场经济之中的普通人都对其并不陌生。举例来说,最初你打算买一款从样式到质量再到价格都满意的商品。这当然无可厚非。任何买者都希望物美价廉,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消费者心理。但是,交易不能完全按照买家的心理预期进行,因为交易不是一方而是买卖双方达成一致的选择,更是受交易双方心理预期、底线和供求关系影响的博弈过程。基于同样心理,卖家当然也待价而沽,希望卖出更好的价格。因此,真实的市场过程便如此展开:买家一定会尽可能观察商品,品头论足和讨价还价。一般来说,买家会经历若干次“有物不买”(买者对商品不满意)和“有物不卖”(卖家对买者的出价不满意)。即使买家的初始预期高出市场的实际情况,也完全没有关系。理性会让买家在搜寻中不断自发调整(主要是向下)对商品的期望,直至继续搜寻的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时,才会终止搜寻行为。买家可能对最终买到的商品满意,也可能不太满意甚至与其最初的期望相去甚远。无论如何,对买家来说,即使商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毕竟它是在搜寻范围内“最不坏”的那个。因此,作为消费者,买家们都会认为经历若干次“有物不买”是正常且必要的市场过程,同时,正是在“有物不买”和“有物不卖”之间,洞察、参与和创造了在搜寻范围内的局部市场均衡,找到了理性与感性统一起来的心理平衡,于是买家最终决定出手或取消此次消费。买家或许还会有其它感受,如在眼花缭乱的款式面前感到“选物难”,但只要市场提供的选择足够多,买家绝不会因“有物不买”而感到“买物难”。于是,一个真实和古典的市场过程告诉我们,即便在同一个市场里,帮助并完成交易使得资源合理配置的那些信息,也是离散在市场各个角落里的,等待着被他人发现和运用。分析大学生们在就业市场中的行为,完全可以通过商品市场里消费者心理进行对比。在如此情境里,择业洽谈一样是面对面的谈判,“讨价还价”的过程不仅真实,而且比电子交易包含了复杂得多的心理过程。[1]因此,奥地利学派总要强调“市场是一个过程”,认为市场本身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2]对人力资本的配置过程也是一样。每个大学生在择业时,其就业预期和人力资本结构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意味着他只能靠亲身参与市场过程,才能发现配置自身人力资本所需的那些潜在信息。根据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的信号传递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中,一般求职者的就业期望值弹性较大,其就业目标会随着市场信号自行调节,而优势求职者的就业期望值则相对刚性,其信号的传递使得雇主能够将优势求职者从一般求职者中区分开来,从而避免逆向选择的发生。无论如何,即便信号传递的过程需要成本——主要是工作搜寻时间,其后果充其量会在一定时期内损失一定的就业效率,但断然不会损失就业的规模。如果我们承认,商品市场中的人在心理上与处于就业市场中的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便可以理解大学生为何会在择业过程中“有业不就”的原因。甚至,我们应当承认,“有业不就”是实现个体合理就业的前提,是市场配置人力资本的必要成本,从而对市场过程的“有业不就”给予充分尊重。
二、作为市场结果的“有业不就”
正如同能够买到“最不坏”的商品一样,就业的前提,是合理必要的搜寻与谈判过程。合理必要的边界,因人而异。[3]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存在毕业离校这个被广泛认可的时间节点。从这个节点观察,经历了足够多的市场过程之后,那些在毕业时依旧处于自愿失业状态的大学生,才能被称为作为市场结果的“有业不就”。
造成这种选择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对毕业后可以寻求更好工作岗位抱有信心,出于理性而将自己对未来的预期效用以较低贴现率折算为当下的效用,即未来物质和精神双重的预期效用折算到当前的价值。当折现后的价值大于当下可能选择工作的价值时,他们必然会选择继续搜寻,工作搜寻理论也认为这种继续搜寻是合理的。工作搜寻的强度和长度,是没有客观标准的,它完全因人而异。当然,他们也可能将继续搜寻的成本看成是为了在未来欲获得更好岗位的投资。这也正如我们在商品市场中经常见到的情况,精明的商家有时宁愿暂时卖不掉也不肯降价的道理一样,它完全基于商家对较远未来的预期。因此,对有着更高人力资本含量从而有着更高预期的大学生求职者来说,他们择业所需时间虽然可能超过平均水平但却依然是理性的。然而,更佳的预期未必都会成为现实。基于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善与个人理性有限等因素,人们在决策时都会呈现一定的风险态度。[4]不管其最终结果如何,即便从事后看,他们处于当时特定的信息条件下,如此选择也仍然是理性的。根据上述逻辑,我们不难推断,正是那些在市场过程中已经洞察了市场供求曲线的人才做出了“有业不就”的选择。一般来说,他们在能力和心理结构上属于优势群体。他们有自己特定和刚性的就业偏好,不愿意“骑驴找马”,从而在就业市场中一再选择了“有业不就”。这样看来,如果非要说他们在就业上存在难处不免过于勉强,顶多可以算做“选择难”的一族而已。[5]
三、就业难无关“有业不就”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所谓“有业不就”,无论是过程的还是结果的,其实质都是初次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搜寻的必然现象。他们将随着信息不断趋于完备而自发调整自身,直至搜寻成功——实现更加趋近合理就业的结果。正是这些搜寻行为形成了就业市场的微观运行机制,也正是为什么通过市场来配置人力资本之所以比计划方式更有效率的原因。
既然过程的“有业不就”是合理必要的,作为结果的“有业不就”是优势就业群体理性的风险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摒弃就业难与“有业不就”的“因果性联想”。[3]受就业市场的内在机理所决定,大学生在整体上必然会涌现出一定程度的“有业不就”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当人们在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时,如果出于误解而把不正确的原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就会减轻直至完全掩盖问题的真正原因,造成对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错怪,从而可能给出并不恰当的对策。
那么,究竟是什么会让求职者感到就业难呢?回到前述的市场情境中,就可以深切体会到以下两个可能原因:一是很难获取有效供给信息或市场存在壁垒而无法进入或其它不能一一列举的类似原因,这意味着交易成本过高,会迫使购买者不得不长时间地游离在市场之外。二是商品数量严重不足,这意味着有一部分人(需求减去供给)无论怎样降低对商品的期望,也只能接受如下结果:要么退出,要么排队。这两个原因都是市场本身的客观因素,与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期望高低无关。这两个原因非常符合我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经验,并可以帮助我们跳出“有业不就”或“就业期望值过高”的迷思,去发现在宏观上构成“就业难”的真正原因。这个原因正如同我们在基层和大城市中所看到的那样,大部分求职者对就业其实并不存在非分之想,但由于供大于求,他们已然为争取岗位竭尽所能。他们不应被继续误解,因为他们的就业预期早已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回归现实。
更多的人有热情关注就业难和“有业不就”固然是件好事,但是,若要真正关心“就业难”,就应当关心真正有困难的弱势就业群体,他们的名字叫做“无业可就”。我们不应苛求他们无限制地放低身段,因为就业期望值的调整弹性是有一定范围的,它无法完全熨平失衡的供求曲线。劳动者付出高昂的费用接受高等教育,目的无非是要从事非经这个人力资本积累过程而不能为之的“知识劳动”。例如,师范生欲往基础教育就业是完全合理的就业诉求。所以,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状况,是在这个前提下发生的“无业可就”,具体而言,是中国“资源驱动”为主的经济无法提供与高等教育规模相一致的“知识分工”。在此基础上建议,一是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发布进行立法,以其权威性确保信息披露的科学性与即时性,用以支撑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二是中国经济要迅速地从“资源驱动”转变到“人力资本”驱动或“创新驱动”的阶段;三是要激励大学生群体以创业等方式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以此加快这一进程,[6]因此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也势在必行。
关心“无业可就”,并非等于我们在“有业不就”问题上可以无所作为,任由学生的择业行为完全靠市场自发调整。相反,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地给他们提供恰当的专业指导和市场知识,使他们拥有的关于自身和市场的信息更加完备,使他们的择业策略更加明智,从而使过程的“有业不就”虽然必要但被缩短,让结果的“有业不就”虽然合理但更加符合现实。无论如何,只有在厘清了“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大学生的工作搜寻行为,从而为把握就业市场运行和开展就业教育实践提供可靠的基础。
[1]汪丁丁.寻找麦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34~38
[2]德索托.奥地利学派:市场秩序与企业家创造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8
[3]Stigler,J.Inform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62,70(5):94~105
[4]H·A·Simon.Administrative Behavior[M].New York:Macmillan,1947:198
[5]邹云龙,杨雨龙.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辨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1:8
[6]邹云龙,孔洁 ,曲国丽.大学生知识型创业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