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2015-03-19陈超凡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巨头装备制造业

□陈超凡

一、国际装备制造业加速进军中国市场

伴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风起云涌,装备制造业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发达国家跨国装备制造公司纷纷将目光瞄准了更具有成本优势和制造基础的中国市场,大规模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实现了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的装备制造全球分工。全球装备制造网络的形成,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

如果说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造就了“亚洲四小龙”,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无疑让中国制造融入了世界。中国之所以能够吸引国际装备制造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得益于中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沿海优良的区位优势、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以及“引进来”战略下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力图通过“再工业化”重塑实体经济,而中国政府也将投资数万亿资金重振制造实力,特别是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节能减排绿色制造业。庞大的投资计划将会对装备制造业形成强大的拉动效应,刺激国际投资者的信心,而在这一新常态阶段,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引进来”战略将更加注重外资的质量,这有利于推动先进国际装备制造企业进军中国。

跨国公司是装备制造业的转移载体,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国家(地区)主要包括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集团)。从2002开始,是跨国公司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高潮阶段,这一阶段装备制造业转移主要集中在重型制造业上。日本国际合作银行调查显示,中国是发达国家认为最有前途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对象国之一,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将继续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随着中国本土装备制造实力的日渐增强,一大批世界装备制造业巨头纷纷对华展开投资或是继续扩大在中国本土的生产规模,如美国机床巨头哈斯、德国机床巨头因代克斯、日本机械巨头久保田株式会社、芬兰装备制造巨头美卓、法国装备制造巨头阿尔斯通德、德国电子巨头西门子等,近几年来不断加快进军中国市场,在中国投资设厂、签订大量合作开发项目,由此推动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知识技能等的全面提升。过去10 年间,中国装备制造业累积外商投资工业产值超过60 万亿元,国际资本的贡献力度颇大。在新常态阶段,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推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将朝着高端方向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产业,装备制造业“引进来”的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例如,2015 年1 ~7 月,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速,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405.4%、366.4%、149.9%,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就国际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布局来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同时新兴承接区东北承接区、中西部承接区(以成都、重庆、武汉、西安为中心)也在利用自身优势吸引装备制造外资进入,初步形成了“3 +2”的承接区域格局。这五大承接区在政策扶持、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市场空间等方面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且经济实力雄厚、市场广阔、产业承接基础良好,是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首选。随着东部沿海人力和资源成本逐渐上升,发达国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的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东北承接区、中西部承接区虽然地缘特征不同,但都属于新兴的发展地区,东北承接区不仅具有资源优势,且制造业基础雄厚,老工业发展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中西部承接区人力成本低、土地资源价格低,政策扶持力度大,由此也不断吸引国际资本涌入。

二、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在装备制造业“引进来”战略的推动下,国内装备制造业不断受到来自国外企业的市场竞争,同时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竞争力不足,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高端装备仍需进口,而中低档的装备制造产品明显过剩。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愈发明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装备制造业提出了“走出去”战略,这对于本土企业加快战略转型,缓解产能过剩危机,增强国际合作,构筑中国的跨国价值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从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角度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总贸易额呈稳步增长状态。装备制造业出口总额在不断上升,10 年间增长了近15 倍。从出口贸易的行业分布来看,电器机械、电子通信、仪器仪表这三类产业的产品出口总计所占比例高达65%,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部分子行在国际竞争中享有比较优势,带动了出口优势的不断增强。从出口贸易的国别分布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出口市场有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具有市场较广但集中度高的特点。二是从中国装备制造业海外投资与兼并的角度分析。在中国海外拓展与投资中,制造业对外投资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海外投资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中国制造业海外投资规模呈不断上升态势,2011 年投资净额已经达到704,118 万美元,近五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27%。其中,工程机械、交通运输、通信设备等中国优势装备制造业纷纷进驻国际市场,例如,中煤装备公司收购了国际著名的百年制链企业英国帕森斯公司、吉利并购沃尔沃、三一重工收购行业巨头普斯迈斯特等,海外并购整合了双方优势资源,提升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为创造世界知名品牌和提高全球制造业竞争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领下,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对外合作平台正在深化构建,这无疑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整合区域、全球资源,构建全球价值网络提供了绝佳机遇。然而,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面临的风险不小,例如,面对全球化新时代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中国企业往往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甚了解,不少企业缺乏适应全球竞争的策略,使得企业在“走出去”的方向、模式、风险和社会责任等方面面临多种考验,很容易导致企业海外投资的失败。又如,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是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然而由于中国装备制造产品本身附加值不高,大多数产品集中在中低端水平,容易受到来自东道国同质产品的竞争,不仅不利于市场空间的开拓,还可能受到东道国的经济制裁。在中国装备制造业进驻发达国家过程中,当地企业和政府对于中国企业技术转化利用能力、持续运营和品牌管理,以及处理当地劳资关系的能力心存质疑,也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造成了困境。

猜你喜欢

巨头装备制造业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海里的巨头蝌蚪
港警新装备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防晒装备折起来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科技巨头的未来:科技巨头为何应该害怕欧洲 精读
石化巨头35年成长记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