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印度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2015-03-19哈菲兹瓦西姆阿克拉姆
◎ [印]哈菲兹·瓦西姆·阿克拉姆
穆罕默德·达伍德·席德凯
穆罕默德·阿尔塔夫·汗
一、引言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进行商品、服务和技术等交易的活动,有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等类别。贸易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带动增长:一是贸易鼓励资源从低产值部门流向高产值部门从而促进产出的整体上升。出口增长可能会通过对其他经济结构的动态溢出效应影响总生产率的增长。引起此种积极的动态溢出效应的原因包括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更好的组织形式、劳动培训以及技术与国际市场知识。二是出口的增加会导致生产的整体扩张和失业率的下降。随着产量因规模经济而增加,企业会变得更有效率。三是国际贸易不仅可以购买国外的资本货物,还能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最近的理论研究表明,知识和技术体现在设备和机械中,并通过国际贸易转移,故从技术先进的国家进口资本货物可能会提高生产率,从而促进贸易增长。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每个国家应致力于生产与其自然资源、气候、劳动力供应、技术专长和发展水平最为适合的货品。每个国家应专门生产与其他国家相比成本最低的产品,从而形成国际分工和劳动分工,并因此降低世界各地的生产成本,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国际贸易借助更高的消费和投资,可以改进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像印度这样一个劳动力富余的国家,国际贸易有助于提高就业率和工资水平,对收入分配和消除贫困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可见,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25年里,世界贸易因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而显著增长。区域内贸易扩张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最直接形式。市场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完全利用、技术引进、比较优势、因扩大市场的规模经济效益、企业能力的更好利用、合作伙伴国得天独厚的人力与自然禀赋是区域内贸易拓展的有利条件。为了实现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1980年孟加拉国提议成立由南亚各国首脑组成的区域合作组织,并在此基础上于1985年成立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以下简称“南盟”),8年后即于1993年达成了《南亚特惠贸易协定》,最后于2004年通过了成立“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决议。
根据2004年1月6日于伊斯兰堡举行的第十二届南盟首脑峰会通过的南亚自由贸易区协定框架,该自由贸易区当时覆盖14亿人口。该协定于2006年1月1日起生效,要求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在2007年底前将关税降至20%,在此后五年内每年削减,并在2012年底前将关税降至零。南亚最不发达国家(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阿富汗和马尔代夫)可额外延长三年将关税降为零。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虽然进展缓慢,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亚特惠贸易协定》的实施而取得很快发展。特别是在新千年后,随着南亚自由贸易区开始实施,南盟呈现活跃的发展状态。但也有专家认为,南亚只是推进了低层次的区域一体化,但仍然存在相对高的贸易壁垒。虽然在过去的十年中,在该地区的贸易比重有所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然而,南亚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仅仅是南盟发展的一个开端,关于自贸区对区域内贸易的有利影响仍存有诸多猜疑。本研究重点关注了南亚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印度对外贸易的发展,并通过有关指标对该区域的宏观经济进行了概述。
二、文献综述
有关南亚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区域内贸易以及印度对外贸易方面的文献很多,在此列出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马杜苏达南(Madhusoodanan,2010)认为,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履蹒跚及存在较高贸易壁垒,区域内贸易在近十年虽有所改观,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纳格和南迪(Nag & Nandi,2006) 研究表明,区域贸易协定和当今多边贸易体制并存已成为普遍现象,印度积极推动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并成为南盟的重要成员。梅塔和库玛(Mehat & Kumar,2004)认为,南盟自1985年成立以来,签署《南亚自由贸易协定》在其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南亚区域加强经贸合作,各国都将受益。顿格尔(Dhungel,2004)指出,南盟首脑峰会拟定的决议在执行上并没有实质进展与成果。詹姆布(Jhamb,2006)认为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南盟成员国之间缺乏政治互信是笼罩在南亚区域合作问题上的乌云。拉赫曼(Rahman,2006) 运用引力模型证明,消除贸易壁垒并搁置政治分歧能使南亚区域内贸易大幅度飙升。
皮蒂加拉(Pitigala,2005)认为,因南盟各国经贸关系紧张,其贸易结构可能无法促进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巴伊桑(Baysan,2006)对此表示认同,认为南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并指出从经济视角来看,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评估均无法提供对域内贸易安排持积极态度的理由;他们进一步指出,从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和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来衡量,与世界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相比,南亚的经济规模微乎其微,区域内各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很可能会产生贸易转移而非贸易创造效应。达斯(Das,2007) 认为,有关南亚地区贸易互补性的分析不一,优惠贸易方案存在薄弱环节。皮耶罗拉(Pierola,2007)发现,由于“非自由贸易”商品、关税减让和原产地规则的特殊协议,优惠贸易协定在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潜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
拉赫曼(Rahman,2008) 运用基于28年时间序列的宏观经济与区域贸易数据,对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宏观经济结构及拓展这些国家之间贸易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南盟国家在生产与消费、投资行为以及税收与免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成员国之间具有巨大的贸易合作潜力;研究还发现,与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不同,南亚自由贸易区因其内向型政策迄今仍未能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贸易额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一直在1%上下徘徊,与其他区域贸易同盟国差距甚大。
卡尔和南达(Kaur & Nanda,2010)利用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和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如固定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等,就1981年至2005年间印度对其他南盟国家(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出口潜力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在南盟成员国中,印度对不丹、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和尼泊尔存在出口潜力,印度在投资潜力和工业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也是南盟其他国家的主要产品市场。因此,积极推进南盟的发展对印度大有裨益。
斯雷斯塔(Shrestha,2003)在研究中试图分析尼泊尔和印度贸易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改善双边贸易关系的可能性,认为尼泊尔和印度的贸易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尼泊尔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在对外贸易领域依附于印度,贸易数据表明双边进出口贸易呈上升趋势,未来双边贸易有可能在贸易和工业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皮耶罗拉(Perera,2009)认为,《南亚自由贸易协定》的下一阶段是要把南亚自由贸易区快速转变为南亚关税联盟,这已经成为协议的组成部分。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介绍了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基本情况和宏观经济概况,分析了南亚自由贸易区作为贸易联盟的兴起以及印度和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并对印度与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其中有关印度的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印度政府商务部,时间跨度是从2006至2012年。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印度与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之间的贸易平衡问题。
四、南亚自由贸易区概述
南亚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八个南亚国家组成的政治与经济组织。南亚自由贸易区约占世界人口的23%,总耕地面积的15%,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仅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6%,约占世界商品贸易的2%和对外直接投资的3%。该区域在国土面积、经济与社会发展、地理和政治体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南亚是世界最落后的地区,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跃身成为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南亚低收入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强劲,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在20世纪60年代,南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2%,全球水平为5.4%。自2008年起,南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要高于世界出口增长率。1980年至1999年南亚地区平均增长5.4%,2000年至2008年平均增长6.8%。2012年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平均增长6.73%。
南亚地区的储蓄水平也有所提高,其中资本形成总额增长了2倍,从20世纪60年代的15.1%增至2008年的32%,全球水平则从23.1%降至21.5%,2012年南亚自由贸易区资本形成总额为32.4%,全球比例为21%。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的一些经济体,即阿富汗、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国仍依赖外汇储蓄或外援解决其能源短缺的瓶颈。
就南亚自由贸易区的财政状况而言,所有国家目前都有现金赤字,有些经济体易受内外部的冲击。2011年印度的现金赤字为3.7%,2010年马尔代夫的现金赤字达16.3%,不丹的现金状况对特定项目收入及政府支出也表现出高度敏感,2010年现金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在巴基斯坦,尽管收入状况得到整体提高,2012年支出的急剧增长使财政赤字保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2008、2010和2011年的比例分别为6.8%、8.9%和7.2%。孟加拉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虽财政收入下降,但支出因削减年度发展计划经费得以控制,2012年现金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2010和2011年孟加拉国的现金赤字各占1.7%和0.9%。尼泊尔的现金赤字维持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2010、2011和2012年尼泊尔的现金赤字分别为1.4%、1.0%和1.7%。
2006年1月1日,《南亚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在成员国一致同意后已开始实施。成员国同意按既定目标促进与加强缔约国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包括消除贸易壁垒,便利货物跨境运输;促进自由贸易区内公平竞争,确保各缔约国公平受益,创造有效机制以推动该协定的实施与应用,联合管理和争议解决程序;构建加强区域合作框架以扩大及加强该协议的互惠互利等。
关于《南亚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行原则:《南亚自由贸易协定》按照该协议下的规定和缔约国在协议框架下商定的规章制度、协议、决定和计划执行;二是义务性原则:缔约国依照《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和签署的其他条约或协议承诺彼此的现有权利与义务;三是互惠原则:《南亚自由贸易协定》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各缔约国的互利共赢为基础,因此要考虑到成员国的经济和工业发展水平;四是消除贸易壁垒原则:《南亚自由贸易协定》旨在通过在成员国间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其他相关措施促进南亚七国间的商品自由流动;五是便利化和协调原则:《南亚自由贸易协定》包括采用贸易便利化和其他措施,以及推进缔约国在相关领域的法规逐步协调。
关于《南亚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机制,主要有贸易自由化项目、原产地规则、机构设置、协商与争端解决程序、保障措施、其他一致同意的措施等。
五、印度和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贸易关系
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非常重要。由于欧洲和中东国家政局持续动荡,国际市场的保护主义以及供应商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制订出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可行性策略的需求日益凸显。南亚地区最近相关活动的进展足以证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减少南亚国家未来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考虑到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前景不乐观的可能,区域内贸易在地区自立的基础上使南亚国家的发展迈向纵深,此种区域经济合作被认为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区域内部有关历史、文化、地理和发展的共性比政治、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强得多。此外,南亚次大陆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尚未开拓的市场,以及拥有得天独厚的物质与人文禀赋。
从贸易额和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来看(见表1),印度与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之间的贸易往来并不可观。印度与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约占其贸易总额的2.6%,2008年至2009年印度对南盟国家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例一直低于5%,2012年至2013年则达5.03%。印度在南盟区域的出口份额从2008年至2009年的4.6%降至2011年至2012年的4.34%,2012年至2013年则增至5.03%,值得注意的是,自2008年至2009年起印度在南盟区域内的出口增长率不容乐观。从2007年至2013年的六年,印度对南盟国家的进口比例分别仅为0.8414、0.5986、0.5747、0.5878、0.516和0.546,其贸易潜力没有充分地挖掘出来。鉴于印度的经济规模和地处南亚次大陆正中央的地缘优势,南盟区域贸易措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印度,因此,印度应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以确保《南亚自由贸易协定》目标的达成。关于印度与南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表2至表8可看出双边贸易情况,印度对不丹之外的南亚国家保持贸易顺差,其中和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尼泊尔存在巨额贸易顺差。
1.印度和斯里兰卡之间的贸易。斯里兰卡历来是印度的一个重要出口市场。《印度—斯里兰卡自由贸易协定》于1998年12月28日签署,并于2000年3月1日起生效。该协议规定,两国同意取消贸易关税,限制进出口清单中的商品除外。2003年4月成立联合研究组,致力扩大《印度—斯里兰卡自由贸易协定》中关于超越货物贸易、服务及促进双边贸易投资的范畴。两国已同意推进签署关于双边经济合作全面协议的进程。2006年至2007年印度与斯里兰卡贸易额为272863万美元,2012年至2013年增幅显著,达460968万美元(见表2)。
表1 南亚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印度的对外贸易
2.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没有正式的贸易协议。虽早在1995年至1996年巴基斯坦就获得了印度的“最惠国待遇”,但却拒绝给予印度“最惠国待遇”。尽管最近巴基斯坦内阁会议于2011年11月2日召开的政府发布会上宣布授权商务部推进印、巴贸易正常化进程,批准赋予印度“最惠国待遇”,此举后来却遭到否认。2011年4月印、巴两国商务部长在伊斯兰堡就双边贸易问题举行会谈,同意改善贸易基础设施和扩大贸易,促进电力和石油产品贸易,建立联合工作小组来处理和解决具体领域中产生的贸易壁垒问题。2011年9月28日印、巴两国商务部长在新德里举行会谈,他们同意按照《南亚自由贸易协定》的规定进行合作以促进双边优惠贸易关系。2006年至200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贸易额仅有167371万美元,而2012年至2013年大幅增至260666万美元(见表3)。
3.印度和阿富汗之间的贸易。2003年3月6日印度和阿富汗于新德里签署了《优惠贸易协定》。根据该协议,印度对阿富汗的38种产品,如干果、新鲜水果、葡萄干和香料等,给予优惠关税。然而,阿富汗仅对印度的8种产品给予优惠关税,如药品、白糖、茶叶、水泥等。2007年4月3日于新德里举行的第十四届南盟首脑峰会议同意吸纳阿富汗为南盟第八位成员,2011年8月7日阿富汗开始实施“贸易自由化项目”中的规定,2012年1月12日阿富汗和印度政府于海德拉巴签署关于水泥产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06年至2007年印度和阿富汗的贸易额达21648万美元,2012年至2013年大幅增至63218万美元(见表4)。
表2 印度与斯里兰卡的双边贸易(单位:百万美元)
表3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双边贸易(单位:百万美元)
4.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的贸易。印度与孟加拉国时常就商贸发展问题修订双方缔结的《双边贸易协定》,贸易关系在近几年得到很大的改善。根据《南亚自由贸易协定》,印度继续承诺自南亚自由贸易区启动后两年内对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出口商品削减20%的关税,2006年印度从孟加拉国敏感项目清单上的744种产品缩减至25种,使其成为最大的受益国。为了利于孟加拉国纺织品的出口,2008年印度对孟加拉国进口的164种纺织品实行“零关税”政策,免税配额为每年800万件,这是2008年10月印度赋予所有最不发达国家优惠政策之前采取的措施。2011年免税配额从800万件进一步增至1000万件,而且印度对最不发达国家的61种敏感产品提供免税免配额市场准入,其中有46种属纺织品类别,孟加拉国因此收益很大。
目前双方共同致力于几个项目以改善贸易基础设施与联通。印度与孟加拉国签署了关于可再生能源合作、保护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渔业领域合作、电视节目互播、尼赫鲁大学和达卡大学、印度国家时尚技术学院和孟加拉国时尚技术学院之间学术交流合作多项谅解备忘录。2006年至2007年印度和孟加拉的贸易额达185757万美元,2012年至2013年大幅增至578431万美元(见表5)。
表4 印度与阿富汗的双边贸易(单位:百万美元)
表5 印度与孟加拉国的双边贸易(单位:百万美元)
5.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贸易。印度与尼泊尔贸易按照分别于1971年、1978年、1996年、2002年和2009年签署的双边贸易条约和过境协议进行发展,1996年缔结的贸易条约是发展双边贸易道路上的里程碑式突破。根据该协议,印度对尼泊尔生产的所有商品提供免税准入。其他重要协议为2009年10月27日两国于尼泊尔加德满都签署的贸易条约和合作协议,该条约旨在通过增加共同议定的贸易口岸加强两国双边贸易合作。2011年11月27日印度与尼泊尔缔结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促进了两国出口商和投资者之间的贸易往来。2006年至2007年印度和尼泊尔的贸易额为123342万美元,2012年至2013年大幅度增至363194万美元(见表6)。
6.印度和马尔代夫之间的贸易。印度早在1956年马尔代夫独立时便与其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976年解决两国海上分界线的问题。虽然双边关系在初期受到制约,但在印度动用军事力量镇压马尔代夫1988年发生的政变时向前迈出了新步伐。其后,印度在不同领域,如卫生保健、灾难援助、电信、民间组织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马尔代夫可观的经济援助与培训。1981年3月31日印度和马尔代夫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
印度为马尔代夫第三大贸易伙伴。马尔代夫主要向印度出口金属废料,印度则对其出口农产品和家禽、药物、纺织品以及各种工程和工业产品。自2005年初起,印度对马尔代夫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至2007年双边贸易额为7173万美元,2012年至2013年,两国贸易总额达12865万美元。尽管印度出口增长迅猛,马尔代夫则裹足不前,因此造成将近11607万美元的双边贸易逆差(见表7)。
表6 印度与尼泊尔的双边贸易(单位:百万美元)
表7 印度与马尔代夫的双边贸易(单位:百万美元)
7.印度和不丹之间的贸易。2007年签署的《印度—不丹友好条约》主要针对贸易和商业问题以加强两国双边贸易关系。印度为不丹的主要贸易伙伴,印度和不丹之间存在自由贸易。不丹对印度主要出口电力、含酒精饮料、化学品、水泥、木材和木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矿产品、植物油脂、小豆蔻、水果制品、橙和苹果、生丝、塑料和橡胶制品等。印度对不丹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石油产品、矿产品、蔬菜、调味品、加工食品和畜禽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机械、化学品、汽车及其零部件、木材、塑料和橡胶等。根据《商业贸易协议》,印度对不丹与第三国家进行贸易的产品给予免除过境运输关税。2006年至2007年印都和不丹的贸易额为19971万美元,2012年至2013年大幅增至9722万美元(见表8)。
表8 印度与不丹的双边贸易(单位:百万美元)
六、结论与建议
总结印度与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以2012年至2013年为观察点,孟加拉国为印度在南盟区域内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对斯里兰卡、阿富汗和马尔代夫在南盟区域内出口增长缓慢,对马尔代夫的出口增长最为滞后。除不丹以外,印度与其他贸易伙伴均保持贸易顺差。
尽管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步伐有所加快,但有必要考虑贸易往来中非正规贸易这一层面,因为区域内非正规贸易出现的问题估计比官方贸易的要多。这要求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得到改善,其中缓和印巴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除巴基斯坦以外,印度与孟加拉国之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尼泊尔和不丹之间面临着同样问题,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处境也不例外,南亚迄今仍未构筑八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鉴于印度的经济规模和地处南亚次大陆正中央的地缘优势,南亚自由贸易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印度。为了使南亚自由贸易区成为有意义的联盟和强大的经济板块,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至关重要的。南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应利用其毗邻关系促进贸易和投资流动。通过研究各方面的互补性,确保整体区域发展和利益的平衡。作为南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度对南亚自由贸易区有效性的发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印度在绘就南亚自由贸易区未来发展的蓝图上将扮演积极和重要的角色。
[1]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08).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 2008.
[2]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05).Regional Cooperation Strategy and Programme, South Asia (2006-08), ADB.
[3]Ahmed, N.(1999).“Trade liberalization in Banglades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4]Baysan, T., Panagariya, A.and Pitigala, N.(2006) “Preferential trading in South Asi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813,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5]Bhattacharya, S.K.(2001).‘Interface between trade and sustainability in South Asia’, South Asian Survey,Vol.8(1):37-65.
[6]Behera, N.C.(2008).‘SAARC and Beyond: Civil Society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South Asia’,SACEPS Paper No.19, South Asia Centre for Policy Studies (SACEPS).
[7]Chuang, C.(1998).‘Learning by doing, the technology gap, and grow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Vol.39,pp.697-721.
[8]Chaturvedi, Sachin (2007).“Trade Facilitation Measures in South Asian FTAs: An Overview of Initiatives and Policy Approaches”, RIS Discussion Paper No.118.
[9]Dhungel, D.(2004).‘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SAARC): Prospect for development’, The Pakistan Development Review, Vol.43 (4) Part II, pp.933-941.
[10]Feder, G.(1983).‘On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12, pp.59-73.
[11]Govindan, K.(1996).‘A South Asian preferential trading arrangement: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trade in food commodities’, 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Vol.11( 4):478-491.
[12]Government of India.Indian Economic Survey (Various Issues)
[13]Government of Pakistan, Pakistan Economic Survey (Various issues)
[14]Hassan, M.K.(2000) ‘Trade relations with SAARC countries and trade policies of Bangladesh’, Journal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mong Islamic Countries, Vol.21(3):99-151.
[15]Hassan, M.K.(2001).‘Is SAARC a viable economic block? Evidence from gravity model’,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12( 2):263-290.
[16]Hossain, Sharif M.(2009).South Asian Free Trade Area: Implications for Bangladesh.Available at http://mpra.ub.uni-muenchen.de/id/eprint/18517
[17]Mehta, S.P.and Kumar, P.(2004).‘RTAs and South Asia: option in the wake of Cancun fiasco’,ASARC, WorkingPaper 2004-11,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18]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1).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December 2011 Online Database.
[19]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1).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December 2011Online Database.
[20]Mohanty, S.K.and Chaturvedi, S.(2006).‘Impact of SAFTA on trade in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goods in South Asia: emerging challenges and policy options’, Asia-Pacific Trade and Investment Review, Vol.2( 2):1-3.
[21]Ministry of Commerce, Department of Commerce website
[22]Nag, B.and Nandi, A.(2006).‘Analysing India’s trade dynamics vis-a-vis SAARC members using the gravity model’, South Asia Economic Journal, Vol.7(1):83-98.
[23]Naqvi, S.N.H., Ahmed, A.M.and Khan, A.H.(1988).‘Possibilities of regional trade expansion: a link model for Pakistan, India, Bangladesh and Sri Lanka’, in H.W.Singer, et al.(eds.), Challenges of South-South Cooperation (Part II), New Delhi: Asia Publishing House.
[24]Newfarmer, R.and Pierola, M.D.(2007).‘SAFTA: promise and pitfalls of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in Z.F.Naqvi and P.Schuler (Eds.), The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of Pakistan-India Trade.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5]Rahman, M.M.(2008).‘Macro-economic and trade link models of SAARC countries: An investigation for regional trade expansion’,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Vol.13(1):50-62.
[26]Rahman, M., Shadat, W.B.and Das, N.C.(2006).Trade Potential in SAFTA: An Application of Augmented Gravity Model.Dhaka: Centre for Policy Dialogue.
[27]Sawhney, A.and Kumar, R.(2008).‘Rejuvenating SAARC: the strategic payoffs for India’, Global Economy Journal,Vol.8( 2).
[28]Several Reports of Ministry of Commerce, GOI
[29]SAARC Secretariat Website
[30]SAARC FICCI Forum website
[31]Taneja, Nisha (2006).“India- Pakistan Trade”, ICRIER Working Paper, No.182, June.
[32]United Nations, UN COMTRADE database.
[33]UNCTAD, Online database.
[34]UNCTAD (2008).Joint Report by UNCTAD-JETRO on South-South Trade in Asia: the Role o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UNCTAD/DITC/TAB/ MISC/2008/2,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35]Veeramani, C.(2003).“Liberalisation, Industry-Specific Factors and Intra Industry Trade In India”,ICRIER Working Paper, No.97, March.
[36]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nline Database.
[37]World Bank (2008).Doing Business 2008: South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