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

2015-03-19连艳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5期
关键词:数据挖掘领导责任

连艳玲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

连艳玲

本文通过对现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的不足分析,提出了应采用限制理论方法、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及数据挖掘方法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以期为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提供一些参考,确保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能真正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做到解除或确认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达成审计的目标。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创新

按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的规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

通过审计查明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该领导干部对经济活动所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在这个混合目标中我们把效益性目标和责任制目标作为主要的审计目标,既关注、界定和考量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又关注工作绩效;既揭露和查处审计发现的经济问题,又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重点及难点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重点应关注领导干部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尤其是其应承担的直接责任。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区别于其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针对“人”的评价,是“就事论人”,所以如何恰当对领导干部进行评价,既对被审单位的“事”进行审查评价,又对被审的领导干部“人”进行评价,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二、经济责任审计现行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审计评价中,应首先选用一定的审计方法,采用一定的手段搜集审计证据,然后对照评价标准,得出审计结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既考虑应用常规审计方法,如书面资料检查法、客观事物调查法、经济活动分析法;又可以考虑应用一些专门针对经济责任审计采用的方法,如民主测评法、个别座谈法、公示咨询法、走访调查法、关联业务及资金调查法、经济指标比较审计法、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跟踪审计法;还有专门针对企业领导人采用的沃尔评分法、现代评价模式、EVA(经济增加值)评估法、平衡计分卡方法等。

审计机构应选用一定的审计方法,并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设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当简明实用、易于操作,同时注意对同一类别、同一层级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应当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审计实施过程中,由于领导干部包括种类繁多、层次不一、所处领域的不同,所以在评价指标确定上应多角度、多方位、多结构的考量和选取。而现行基层审计机构及人员在选取审计评价指标时,往往存在如下问题:

1.偏重定量指标的评价

现行审计机构普遍运用量化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审计人员在评价时的主观性,但由于在指标设置上、权重分配上、打分原则上一般比较复杂,所以很多审计机构和人员往往将评价指标简单化。如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评价,采用现代评价模式原理,侧重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成长能力等来评价企业经营效果的内容,该法的原理方便易懂,具有比较好的可操作性;但只有定量指标,并未设置定性指标,因此指标过于片面化。

2.指标设定时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及不同时期特殊性

例如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评价内容中设定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收益上缴情况的评价指标,但同一系统中,由于企业所在地的不同,该类指标就应设置不同的系数或权重,不能一概而论。

3.指标设定时过分关注财务指标,忽略其他指标

按最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实施细则的要求,审计评价不仅关注经济效益指标,还应关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指标。而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设定评价指标时,往往对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评价指标没有准确、清晰的表述。例如,用什么指标评价民生改善、科技创新问题?

4.指标体系设定时缺少社会和被审单位群众的参与

民意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直接反映,是审计评价的有力依据和间接证据支撑,而审计机构在设定审计评价指标时,恰恰忽略了群众的意见,导致评价结果不被社会接受,也缺乏可信性。

三、采用创新方法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影响,更其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在履行中的具体情况,本文认为应该采用如下方法构建经济责任指标体系:

1.应用限制理论进行审计评价

限制理论是由以色列学者伊·雅·胡高德拉特所提出来的一种管理哲学,限制理论实际是一种“过失决定论”,即功过分明,功劳就是功劳,过失就是过失,“功劳”不能掩盖“过失”,从而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运用这一理论构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能从被审计责任人履行经济职责的“过失”入手,对被审计责任人履行经济职责的状况一清二楚,优秀和一般,称职和不称职,小葱拌豆腐——青是青,白是白。当有一个指标评价为“不称职”时,则综合评价就是“不称职”;当评价皆无“不称职”,而有一个指标评价为“称职”的,则综合评价即为“称职”;以此,评价皆达到“优秀”标准的,则综合评价无疑为“优秀”。

依据伊·雅·胡高德拉特的这一理论所构建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于操作,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解和运用;指标体系的优越性更在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有利于审计人员作出明确、客观、公允的审计评价。应用这一理论,即或不用分配权重和打分,仅在指标评价标准设定环节进行级次分配,也可以使审计人员避免经验和专业判断不足造成评价结果过于主观的问题。

2.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进行评价

该方法是1965年Zadeh教授在 《Fuzzy Set》一文中提出的,模糊集理论是在传统聚类分析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模糊聚类分析,顾名思义,“物以类聚”的“物”并非十分清楚。传统上也有聚类分析,但属于硬性划分的范畴,即它把每个待辨识的对象硬性地划分到某个类中,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然而实际上,大多数对象并没有严格的属性,它们在性态和类属方面属于中性性质,具有“亦此亦彼”的性质,因此比较适合于进行软性划分。模糊集理论正是软划分的有力理论支撑,审计工作者由此可以用模糊的方法来处理聚类问题,并称之为模糊聚类分析。

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年终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的综合得分(好、中、差或优秀、合格、不合格),将本地区、本行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排名;并在排名时注意对考核中的各项具体项目得分结果也进行排名分析,从而发现导致该领导经济责任综合评价结果是适时还是滞后是什么原因,找到问题所在,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促使领导干部有的放矢的加以改进,以此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同时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效率。

该方法并不需要设置各个指标的权重,但要求审计人员在获取证据时,不仅取得被审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成绩资料,还需获得相关领导干部的考核业绩及排名等级。运用这一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现行评价方法的缺点,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3.采用数据挖掘法进行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进行评价

数据挖掘是一种应用数据的特定分析过程,它可以从含有大量信息的数据中汲取尽可能多的隐藏东西,从而为正确的判断提供基础。与以往的数据检索技术不一样,数据挖掘方法不是向用户提供包含指定特征的信息,而是能够提供某些特征未知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从而发现应予的审计线索,在当前被审对象越来越复杂化、舞弊手段越来越具隐蔽性的环境下,使审计结果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无疑,数据挖掘方法是一种发掘审计线索的途径,但在使用此种方法时必须以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为前提,在使用该方法前,必须要明确审计对象的主要业务和背景,设计出合理的科学的审计方法,然后采用数据概化分析方法、关联规则应用分析法、孤立点监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具体分析方法,实现审计目标。

数据挖掘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由于全部电子数据皆通过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人为审计抽样造成的审计风险;挖掘以非财务信息形成的数据库,形成非货币性数据的审计线索;利用数据的关联关系,分析数据间及其组成因素的内在联系,为核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关联性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及相关审计法规制度的完善,其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发展,则可以更有助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

同时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时还应考虑整改情况指标,加强审计实施结果在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审计机关部门运用,使审计评价与审计整改相统一,最终实现审计目标。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数据挖掘领导责任
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数据挖掘技术在打击倒卖OBU逃费中的应用浅析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期望嘱托责任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高级数据挖掘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
高级数据挖掘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