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教育“桃花源”

2015-03-18李荣耀张欣云

中国德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路队桃源桃花源

李荣耀 张欣云

在中原的淇滨大地上,有一所美丽而充满活力的小学——鹤壁市桃源小学(以下简称“桃源小学”)。她的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陶渊明为人们描绘的理想境界,想到春光里桃花烂漫相映红的明媚,想起桃李满天下的欣慰。正是怀着如此美好的遐想和憧憬,桃源小学自1999年建校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理想:高擎德育理想之旗,把桃源小学打造成教育的“桃花源”。

管理育人:系统化演绎亮丽风景

长久以来,德育工作因为各学科、多部门都涉及,往往呈现各自为战、“你唱你的戏我拉我的弦”、互相重复交叉等问题,效果不尽人意。为此,桃源小学在德育工作的系统化上下功夫,让德育工作的各个学科和部门形成教育合力,高效发挥德育功能。

2008年,学校组建班主任智慧沙龙,针对班主任深感困惑、急需解决的班级管理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实验、改进,先后建立起班级卫生工作、路队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等若干个高标准、易执行的操作系统。在学校协调下,后勤、大队部、班主任、学科教师全部参与到这个系统的实施中,被整合和系统化的各部门显示出惊人力量,学校德育工作频频出现喜人的新气象。

2009年3月,学校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实施学生路队操作系统。学校后勤部门对路队站位、行进路线、路队牌等细节工作进行规划,大队部组织值周学生对路队进行观察评价,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开展路队训练。一个月后,桃源小学路队以崭新的面貌亮相。经过系统化训练的全校六个年级36个班级的小学生,从各自班中鱼贯而出,有秩序地来到指定列队地点,两三千学生全部出现在校园,井然有序,宛如练兵场上的士兵,令在场教职工都不由感叹。

为充分发挥学生评价在德育中的激励功能,关注每一个学生心灵成长,促进全面发展,2006年9月,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探究建立学生成长评价系统,创建了集作业、学习积累、自我评价、家校交流、教育激励等八大功能为一体的“八合一成长日志”。经过八年探索和五次改版,“八合一成长日志”在学生管理和德育方面产生了优良效果,家长和学生亲切地称之为孩子成长的“心灵鸡汤”。

活动育人:力促生命之花自由绽放

一次活动胜过十次说教。活动中,教师以生命滋润生命、心灵召唤心灵;活动中,学生与学生彼此互动,达到情感共鸣和心灵默契;活动中,师生共同感受生命成长的历程,在真实的体验中不断升华自我。

每日“少先队自治”。每天从早上进校到放学离校,学校门口值勤迎送师生,文明礼仪、安全监督、上课纪律、班会组织和管理等,都由少先队自主管理。四年级以上的各班学生轮流管理,参与学生达100%。在管理中,学生懂得行为标准和学校规则,在管理和教育他人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进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每周“五日活动”。周一“赏识日”。这天,老师不会批评孩子,而是给予更多鼓励,让孩子以愉悦的心情度过一周的第一天。周二“交心日”。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说出彼此的感动、如意和不如意。周三“减负日”。减负的关键不是不布置作业,而是向课堂要效率,领导蹲年级共同研讨教材,确保课堂效率。周四“讲堂日”。学校开设家长讲堂课程弥补学校教育的短板,把学校的“营养餐”与家长的“多元套餐”有机融合。周五“展示日”。这天,每个孩子的作品都会在班级或学校进行展示,学校重大活动也在这天下午开展,给每个孩子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

每月“阳光少年评比活动”。每月末一次的“阳光少年”评比活动,是孩子们接受精神洗礼的盛宴。评比中,每个孩子都有“够得着的苹果”,只要在学校和家庭生活的任一方面有突出表现,都可以参加阳光少年评比,被评上的学生,照片和事迹材料将出现在学校专门的阳光少年光荣榜上。

每学期“节日活动课程”。2011年,学校开始进行《节日活动课程》探索,深入挖掘众多节日中的教育点,把大小节日梳理归纳,形成节日课程体系。再按照节日来源、教育主题、教育目标、活动形式几块内容,以年级组为单位,编辑出课程方案,使之课程化、系列化、规范化,每个节日都制定活动主题、目标、方案。植树节、清明节、儿童节、教师节、建党节等二十多个节日都被列入节日课程,成为学生每年的“必修课”。

每年“五星一少年评比表彰活动”。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为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给学生以自信,促进学生体验成功。学校在每年的六月份组织开展“五星一少年评比表彰活动”。五星指艺术星、科技星、文学星、运动星、好学星,一少年指阳光少年评比。五星重在激发兴趣、培养特长,一少年重在培育品行、写好人生。

同时,学校先后在多个学科开发校本课程。如2007年起,学校组织二十多名教师,从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外文学名著、名言警句、童话、寓言故事中,精选出适合小学生诵读的篇目内容,编制成上、中、下三册《经典诵读》读本,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滋养学生生命成长”活动,并于2010年正式将该读本作为校本课程列入课程表。语文课的《经典诵读》,品德课的表演、展示,音乐课的竖笛,美术课的剪纸、素描,班会课的感恩、诚信教育等等,共同组成了桃源小学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体系。

“桃源”这个美丽和意蕴无限的名字,给了桃源人灵感、理想、责任、热情和不竭动力,也让桃源人工作得幸福,耕耘得快乐,收获得欣慰。未来的桃源小学将继续擎着德育理想之旗,把自己的德育理想用心播撒、浇灌,如诗文所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李荣耀,河南省鹤壁市桃源小学校长;张欣云,河南省鹤壁市桃源小学教科室主任】

责任编辑/邱 璇

猜你喜欢

路队桃源桃花源
陶情偶寄
“路队”一道亮丽的风景
菊与星
花都春行
《桃花源记》
路队牌又忘了
罗圹增
我排在第几个?
你心中的桃花源
虚构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