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为何不能布置“奇葩”作业?

2015-03-18刘尧

中国德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织毛衣奇葩布置

刘尧

“奇葩学校要男生织毛衣”的帖子曾一度在网上非常火。对于老师布置“男生织毛衣”的作业,有众多网友吐槽觉得很“奇葩”。其实,被网友吐槽的“奇葩”作业还有很多。比如,南京一所小学的老师,布置学生写一篇“秋天的树叶”日记的作业,规定日记要用到“十个成语,十个动词,一句名言,一句歇后语,一处歌词。”网友吐槽说,“老师,你觉得这么要求孩子写日记真的好吗?”温州一所幼儿园的老师布置孩子造一辆木制玩具车的作业,结果孩子的全家总动员,折腾了大半天还是以失败告终。家长吐糟说,“这样的作业太坑爹了。”

从素质教育视角来看,以上作业并不是太出格,其中还有那么一点点改革的意味。那为什么会遭遇网友的吐槽呢?教育界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的作业观作怪。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作业不能沉溺于书本知识与题海战术,除了巩固所学的知识、预习将学的新知外,还需要联系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网友所谓的“奇葩”作业,大多属于实践性作业这一类,他们认为“奇葩”作业的哗众取宠意味大于训练生活技能的价值,作业应该回归传统的常态。

无论网友如何吐槽,家长是支持还是反对?学校出现“奇葩”作业的背后总有“教育问题”。作为教育学生成人的主要责任者,要对所谓的“奇葩”作业现象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读——究竟是教育的问题,还是网友对教育的认识有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求解释与解决问题的良策。所谓作业,《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课上的知识点的一种方法,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前者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的各种练习,后者是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无论何种作业,其功能无非是为了学生“学而时习之”“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实践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由此来说,只要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实现以上功能,应该说都是科学合理而无可厚非的。

话又说回来,尽管“男生织毛衣”被网友吐槽的“奇葩”作业,确实能起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耐心的作用,但从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而言,似乎有些不符合我国的传统习惯。笔者建议,其一,老师布置作业不仅要从教育教学的角度考虑,还从要社会习惯、文化风俗、道德风尚、法律制度等多方面来考量。其二,网友吐槽“奇葩”作业的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考试与分数同时成为教育的合理化和终极化取向,固化了网友对传统作业的认同。对此,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同时,有责任面向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普及素质教育理念与教育科学知识,提升家长的教育认识水平以及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其三,教育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业,实施素质教育不只是教育内部的事情,更需要社会支持。因此,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要对素质教育多一些耐心,不妨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换一个视角看待老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责任编辑/江晨曦

猜你喜欢

织毛衣奇葩布置
婆婆痴迷织毛衣,原来是因为太寂寞
特别号都有了
奇葩少年欢乐多
头脑体操
织毛衣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
妈妈为我织毛衣
奇葩百分百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