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社会信仰治理社会冲突的相关问题研究

2015-03-18李锐,徐彬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



重建社会信仰治理社会冲突的相关问题研究

李锐1, 徐彬2

(1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2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民众的社会信仰悄然发生着变异,出现个人信仰“物质化”、道德信仰“冷漠化”、政治信仰“偏执化”的倾向。社会信仰的变异倾向冲击着社会和谐的基础,引发一系列的冲突。个人信仰的物质化使不同阶层间的逐利过程互不相容,引发物质冲突;道德信仰的“冷漠化”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相背,引发激烈的观念冲突;政治信仰的“偏执化”加深了官民冲突。重建社会信仰,就必须修复民众的义利观,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完善政府与民众沟通的平台。

[关键词]社会信仰; 社会冲突; 和谐社会

1社会信仰变异的主要表现

原有的社会信仰受到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冲击,民众的社会信仰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尽管作出“信仰崩塌”的结论未免言过其实,但是那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成长要求相左的信仰变异的苗头,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1.1 个人信仰“物质化”倾向

在物质财富极其匮乏的条件下,人们生存抗争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市场经济也认可了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然而,由于物质利益的巨大诱惑,以及人们对待物质利益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一些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并没有随着生存境况的改善而逐渐淡化,而是恰恰相反,将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人生理想的全部,表现为:坚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将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移植到资源攫取的竞争之中,认为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和交易。于是,在利益的诱使下,为商者取财无道,坑蒙拐骗,贿赂官员;为官者为官不清,大搞权钱交易,恣意敛财;为医者缺乏仁心,小病大治,借机生财;育人者敛财不育材,等等。

这些现象已经在极大程度上引导着社会的认知,成为一些人建立个人信仰的依据,我们看到:一些人求学时的专业选择带有严重的功利色彩,择业时以个人收入为唯一目标,工作中奉行“无利不起早”的行为准则。带有严重拜金主义色彩的个人信仰正在成为我国社会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道德信仰“冷漠化”趋势

扶危济困是我国道德信仰的最基本的内容,然而,时至今日,这种道德底线也受到了冲击。近年来,“碰瓷”欺骗类事件频发,导致一些人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下,选择视而不见,置他人的危难于不顾。“彭宇案”、“小悦悦事件”曾引发了一场“是否应该搀扶倒地的老人”的讨论,这个讨论本身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道德信仰变异的程度。

有人用“信仰空窗期”来解释造成这种变异的原因,认为对今天的年轻人而言,传统道德信仰以创新之名被无情地抛弃了;“红色信仰”因为缺少了时代土壤,难以入心入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1]。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也许正是因为以上原因,一些人在自利的目的下重建自己的道德信仰,于是,不损人也不利人成为最高的道德追求,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则显示为一种崇高的境界,尽管这种信仰优于完全功利的道德追求,但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3 政治信仰“偏执化”现象

观察现阶段的政治信仰,两个极端的表现值得关注:一是部分民众的政治关切度极低,认为政治生活是“身外世界”,远不如经济生活给人所带来的实惠,因而对政治生活或者不闻不问,或者极度排斥,远离政治生活。二是有些民众高度关注政治,但却以偏概全作出政治评价和建立政治信仰。这些人将少数公务员的败德甚至违法行为夸大为全体人员的一致行为,从而对政府做出否定评价。如,从一个官员贪污落马得出“十官九贪”的结论;从一个城管暴力执法断定所有的城管部门都是穷凶极恶等等。

目前,这种偏执的政治信仰还在发展,“不相信政府的好”已经成为一种变态的时尚和舆论潮流,表现为:民众对政府的一切言论和行为都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宁信民间谣言,不信官方真言”成为流行语[2]。这种对国家、政府、社会的极端不信任,已经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负效应。

个人信仰、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是社会信仰的三个观察视角,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整体。正是由于个人信仰“物质化”,导致一些人道德信仰“冷漠化”和政治信仰“偏执化”。社会信仰的变异直接妨碍了我国的转型和发展。因为,在信仰变异的情况下,民众与政府缺乏共同的愿景,政府决策就难以得到积极有效的回应,更难以共同面对转型和发展中的问题,甚至会因为一些细小的失误和问题而引发大的冲突。

2社会信仰危机诱发社会冲突的传导机制

2.1 个人信仰“物质化”导致利益冲突

市场经济放大了人的逐利本性,同时又将获利与人的能力、机会、环境等因素关联起来,因而不同的人和组织获利的概率和数量是不同的,虽然“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构想符合这种理论逻辑,但是,现阶段不仅先富起来的人(地区)与政策的预设有差距,而且一些被改变了的逐利原则(如将“交易”原则引入一切资源配置过程)和手段(如通过偷税漏税、行贿受贿、走私贩私致富等)已经成为一部分人(地区)先富起来的原因,这就引发了民众对政府政策的质疑,对先富起来的人的不满甚至仇恨,进而引发社会冲突[3]。

人们逐利原则的变异使得逐利行为互不相容,现实的状况也佐证了以上的判断。我国已经出现了暴富阶层,他们中的“少数人”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一些“致富”手段具有社会危害性,具有制造社会冲突的副作用。如,一些政府公务员利用自身的权利“设租”、“寻租”,一些商人利用欺诈手段谋求利益,个别医生小病大治借机生财,等等。这些行为虽法理不容,但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冲突不断。

2.2 道德信仰“冷漠化”导致情、理、法的冲突

道德信仰“冷漠化”不关涉法律,但与情理相悖。如果将道德信仰“冷漠化”理解为社会道德评价体系不健全情况下民众的自保行为,那么,这种行为极易引发社会冲突。

首先,用功利思想评价道德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观念冲突。道德行为的动机理当与功利无关,也就是说,任何人行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功利性的回报。现阶段,之所以人们纠缠于“该不该搀扶倒地的老人”之类的问题,就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存在着道德与功利之间的观念冲突。具体地讲,就是当道德与功利发生冲突时,一些人不自觉地选择了维护自身的功利。如果这样的行为选择逻辑只存在于个别人身上,那并不可怕,当全社会都崇尚这样的行为选择逻辑时,就表明我国的道德信仰出现了“危机”。

其次,用“冷漠”放任不良行为,可能诱发更严重的社会后果,甚至违法。一方面,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放任不良行为,客观上可能使得不良行为演变为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进而引发社会冲突。另一方面,明知事件的严重后果而不予制止,成为不良行为的纵容者,其行为与法律的要求相冲突,造成严重后果的还需要负法律责任。在 “小悦悦事件”和“招远血案”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恶果。前者因为路人的视而不见导致一个小生命离世,后者因为围观者的纵容导致一个活人被打死。

2.3 政治信仰“偏执化”导致官民冲突

如前所述,我国政治信仰的“偏执化”,突出地表现在民众对政治事务关切度不高,或者以偏概全,负面地评价政府。政治信仰“偏执化”引致官民冲突的机制如下。

第一,极端化的政治关切产生非正式的政治参与,非正式政治参与容易引发冲突。对政治生活漠不关心的人,通常会以自身的认知来评判和要求政治组织为其服务,满足其诉求。显然,这种诉求不可能总会得到满足,一旦诉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对政治的愤懑,报复社会是其极端表现。同样地,长期负面关注政治的人,必定不能客观地认知和理性地对待公共管理部门公务人员,从而也就不可能选择合法的方式参与政治。这种非正式甚至非理性的政治参与势必引发冲突。

第二,民众对政府的过高期望与官民冲突存在相关性。满意度与期望成反比,这是一个心理学命题。它可以解释现阶段官民冲突现象增多的原因。经济体制转型以来,民众对政府的要求明显提高了,与此相对应的是,随着转型的深入,政府的权力逐级下放,相对于过去,政府手中的权力资源逐渐减少,服务职能和范围却在不断扩大,两者之间的反差势必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第三,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已经成为政治信仰偏执化的根源,也成为官民冲突的根源。因此,为了减少官民冲突,必须加强整个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其服务能力。

此外,还应该看到,网络舆论对民众政治信仰偏执化的推波助澜作用。目前,在网络上,反思我国改革和发展中的失误、“大谈中国的不足,大谈国外的优势”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受其影响,一些人正确的政治信仰开始发生动摇,甚至公开煽动民众与政府的对抗情绪。

3重建社会信仰,治理社会冲突

社会信仰的变异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冲突问题,不仅进一步疏离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且加剧了社会成员之间在社会公正等一些基本价值理念的意识分歧。因此,构建一个将个体凝聚起来的粘合机制[4]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此,不准备系统研究重建信仰的全部问题,仅从抑制社会冲突的视角,讨论现阶段信仰重建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3.1 用公平正义的义利观,重建民众的个人信仰

市场经济是“普照的光”,它强化了物质利益目标,同时也规制了人们的利益观。公平交易、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等都是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应成为重建个人信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现阶段,重建个人信仰必须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其一,优化制度环境,营造公平、公开交易的平台。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堵塞制度的漏洞,避免一些人利用制度的漏洞获取利益,特别是,要堵死权钱交易的漏洞和缺口,让不当得利者及时受到严厉的打击;同时,为哪些诚实劳动者和合法经营者获得利益提供保障,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逐利、合法获利、回报社会的文化。唯有如此,才能将民众的物质利益观(信仰)建设在公平、正义、合规、合法的基础之上。

其二,限制“交易”规则的滥用,坚决制止社会运行的过度“物质化”。。现阶段,我国也出现了类似马克思曾经严厉批评过的资本主义社会“权力、良心的资本化”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倾向,首先要严厉监控权力配置的方式。大量的事实表明,公正公开、阳光操作是最好的权力配置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抑制权力资源滥用的手段。其次,要大力倡导先进的人文精神,让人间真情浸润市场交易行为,而不是相反,因为交易规则染指后的人情交流,充斥其间的却是交钱交易,人间真情荡然无存,长此以往,人与人之间就缺乏信任,民众对社会就缺乏信仰。因此,必须完善监督机制,扩大监督的视野和范围,加强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上下级监督等制度建设,充分利用社会有能力的正义人士扩大监督面,对于违法违纪、滥用“交易”规则的人予以严厉惩治,使权力的配置和交易的规则在制度的牢笼内运行,为政务公开运行保驾护航,为正当的人情交流设立防线,为民众的物质利益观(信仰)建设创建公平、和谐的制度环境。

其三,倡导公平正义,提高民众精神生活的质量。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宣传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让民众知晓正确的导向,明确自身的责任,建立对公平正义价值观的坚定信仰和主动遵从。塑造典型形象,引导民众从善抑恶,坚决打击违反公平正义的行为。

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识,修复社会道德信仰

克服道德信仰的“冷漠化”现象,修复社会道德信仰,必须强化扬善抑恶的制度效果[5],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政府层面上,要建立健全社会评价机制。这是社会道德信仰建设的制度环境,甚至可以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好的道德评价机制就是要让尊德者得到公正的评价,让悖德者受到舆论的谴责[6]。为此,在一些善恶难分责任难定的事件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必须出面给予援助,还原事实真相,公正认定事件性质,准确裁决各方责任;民众履行道德义务而发生的生命和财产代价,政府或者社会组织必须充分肯定并给予一定的补偿;另外,政府还必须规制网络,防止网络意见绑架真实民意的现象发生,同时正确引导网络民意,让网络成为扬善抑恶的平台,而不是颠倒是非的工具。

其次,在社会层面上,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全社会知晓善恶标准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的第一步,除此之外,还必须健全各行各业的道德行为准则,引入主流价值标准,对社会不良行为形成制度约束,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提供制度保障;要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重塑社会信任;要加强党风建设,发挥党风在社会风气形成中的引领作用。

最后,在个人层面上,养成修身正己的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重建社会道德信仰的角度看,仅仅做到修身正己还不够,还必须正确对待他人的非道德行为,客观评价社会道德状况,既不能仿效他人的非道德行为,更不能只看到个别人的非道德行为而对社会道德失去信心,要择其善者而从之,更要看社会道德的主流,建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作出客观的社会道德评价,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3 完善官民互动机制,重建社会的政治信仰

如前所述,民众的政治信仰偏失与政府的行政理念偏差和行政行为失范有关,也与民众对政府的误解有关,因此,必须从政府和民众两个层面同时努力,重建民众的政治信仰,关键的步骤是不断完善官民互动机制。

首先,要引导民众正确认识政府权力和公务员的职责。政府权力是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的有限性和权力运行的规范性决定了政府不可能满足民众的所有要求,因此,政府必须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配置公共资源;在配置资源时,公共权力的运行程序通常也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时滞”现象[7]。这些现象的发生并非政府的不作为,相反地,正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是防止权力滥用的制度保障。政府公共权力的配置是由政府公务员负责实施的,公务员自身能力和决策方法的局限性会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执行的有效性[8],对此,民众应该有容错的心态,一味指责和抵抗,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使问题复杂化,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对存在于公务员队伍中的不作为、滥作为和腐败等现象,民众也应该看主流,毕竟大多数公务员能够做到依法行政、执政为民,还应该看到,政府不断加大对这类现象的查处力度,看到政府纯洁公务员队伍的决心。

从政府层面来看,要建立和完善民众的诉求表达和信息沟通平台。一是建立多元化信访平台,简化信访的流程,让信访平台成为及时了解民众诉求和化解矛盾的工作平台[8]。二是改变信息收集方式,主动走近民众,深入基层了解民众的真实困难,而不是等民众上访,或者在办公室听汇报。三是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一切与民生有关的重大决策必须举办听证会,让民众参与政府决策,在听证过程中宣讲政府的决策依据和项目实施的意义,让民众与政府的意见高度一致起来。唯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官民冲突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宋立民.经济转型期民众信仰缺失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6(03):320-322.

[2]陈胜法.当前我国民若干冠负面心态简析[J].心理世界,2002(01):57-58.

[3]于建嵘.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政治社会学理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26(01):16-21.

[4]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5]任曦.多元社会背景下实现价值共识的重塑——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4): 71-74.

[6]云立新.论主流意识形态功能与社会冲突化解[J].社会学研究,2011(03): 41-45.

[7]夏德峰.政治信仰存续力提升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J].求实,2015(03): 82-87.

[8]焦丽艳.转型期政治信仰危机与重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S1):69-71.

[责任编校: 张众]

Issues Related to Management of Social Conflict and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Beliefs

LI Rui1, XU Bin2

(1SchoolofMarxism,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2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beliefs of our people have quietly undergone changes: the personal belief of “materialism”, moral belief of “indifference” and political belief of “paranoid tendency”. The above changes in social beliefs have affected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harmony, triggering a series of conflicts. The personal belief makes profit materialization process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d incompatible, causing physical conflict. The moral belief of “indifference” is contrary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market economy, triggering fierce conflict concept. The political belief “of paranoia” has deepened the conflict between officials and the public. Rebuilding social beliefs, we must fix people′s concept of justice and benefit, continue to strengthe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Keywords:social beliefs; social conflicts; harmonious society

[中图分类号]C9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684(2015)06-0015-04

[通讯作者]邢美洁(1990-),女,湖北黄梅人,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陈氢(1968-), 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870002)

[收稿日期]2015-10-09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向弱势群体伸出援手暖民心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几个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和谐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