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措施探讨

2015-03-18孙宝清许子华任立平董会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菌种废弃物实验室

孙宝清,许子华,任立平,董会霞,李 琴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

我国自2002年11月SARS(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暴发以来,国务院相继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将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将有利于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标志着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认证工作步入了科学、规范和发展的新阶段[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一门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医学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主要培养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高级人才。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接触大量具有生物危险性的血液、尿液、粪便、体液、分泌物等标本,而且毕业后将长期从事实验室工作,职业暴露的机会多,若不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将严重危害检验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预防实验室感染的发生,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实验室设施、设备不完善

实验室在设计和建设上没有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致使实验室本身在建设方面就没有达到相应标准,如室内流通环节不合理、密闭性差、通风系统过滤器装置不合理等,存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缺乏与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相适应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在影响正常实验活动开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

1.2 日常管理不规范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场所,操作者在进行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血清分型等不同实验操作时,都要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及生物危险因子。日常管理不规范的表现有:个别实验室存在不使用微生物专用培养箱而采用大房间开放式培养微生物的现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产生废弃物所需要的收集、包装和灭活等用品与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有些实验室采用没有标志的普通垃圾袋包装生物垃圾;学生将实验室工作服带出实验室个人保管,不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日常管理不规范暴露出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3 学生自我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当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许多实验课所用的标本来自病人,如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采用人体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体液等标本。即使是学生提供的标本,也可能存在诸如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痢疾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另外,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经常接触的有三类、四类病原微生物以及少数二类高致病性微生物和有害生物因子,这些都出现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学生常常接触已知和潜在的生物危险因素[2]。目前,由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未能到位,部分学生对于生物安全知识了解甚少,没有意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未能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例如有的学生进实验室不穿工作服,接触阳性标本不戴手套,微生物接种时不戴帽子、口罩,有的甚至在实验室吃零食、喝饮料,将干净的书或物品随手放在实验台上,将实验废液随意倒在下水道里,实验用过的阳性标本不经处理就扔在垃圾桶里,下课不洗手或不认真洗手。

1.4 风险评估工作不到位

在使用传染性或有潜在传染性标本进行实验前,必须对微生物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实验应在哪一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紧急事故处理办法,形成书面文件并严格遵守执行。然而一些高校对这一重要环节重视不够,风险评估工作不到位,还有一些高校完全没有对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病原微生物实验进行风险评估,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文件[3]。

1.5 管理监督措施缺乏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一般都建立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了标准操作程序,但往往忽略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内容,不但缺乏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行政管理规范,而且缺乏具体的实验室技术操作管理规范[4]。部分实验室尚缺乏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及监督措施,多数条款没有具体分工,未能责任到人,监管不力。

2 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措施

2.1 做好生物安全的培训工作

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组织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等法规文件,把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日常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将生物安全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尽早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严防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完善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制订并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程。同时,把责任分级落实到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的所有人员,做到“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绝不姑息任何违反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建立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清洁的工作服,除必要的书籍、笔记本和文具外,其他个人物品一律不得带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里大声说话、打闹、乱走动,严禁学生在实验室里吃东西、喝饮料、吸烟、嚼口香糖,不可把任何东西放入口中。如果受到病原菌污染,应立即消毒,不可轻视和怠慢。微生物实验材料的数量和种类繁多,如化学试剂、剧毒药品、玻璃器材、生物制品、菌种、实验仪器、培养基等,若不加以科学管理,实验室就杂乱无章,直接影响实验室的整洁和工作效率,因此应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3 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工作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硬件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设。对已开展病原微生物研究活动的实验室进行定期检查,确定不同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否运行、保养良好,是否配备了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2.4 加强实验室日常工作中的生物安全管理

严格管理菌种、危险品、剧毒药品。目前实验室所涉及的病原菌有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黄色微球菌、链球菌、水弧菌、脑膜炎双球菌等。为了合理有效地保藏管理菌种,根据《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和实验室实际状况,制订实验室菌种的保藏管理办法:(1)购买菌种时必须是卫生部规定的正规单位,为了避免菌种的死亡或变异,应采取妥善、可靠的方法,设置专用冷柜保存菌种。(2)建立菌种使用记录,指定专人负责,对一、二类菌种设专柜,单独保存。(3)使用菌种时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4)加强菌种安全管理,防止菌种丢失。(5)危险品、剧毒药品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公安部门及学校统一规定,落实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由专人、专柜保管且上锁,防止危险品及剧毒药品被盗、泄漏或误用。

2.5 加强对实验废弃物和实验动物的管理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是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必须明确掌握生物安全废弃物的分类原则,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避免实验室或环境污染,进而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使用的实验动物必须经过检疫合格,且不得擅自带离实验室饲养,实验结束后存活动物要送回动物室,死亡动物要做无害化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分为感染性废弃物和非感染性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隔离、消毒、包装、转运、保存和处置。废弃物应分类按不同要求进行消毒处理,如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血液、痰液标本等)及接触感染性材料应放置于结实塑料袋中密封,高压120℃消毒30分钟才能移出实验室。用过的实验材料如试管、玻片、烧杯等放入装有消毒液的废液缸内,每天更换废液缸的消毒液,应保证消毒液的量为废液缸内总量的1/2[5],浸泡至少30分钟才能移出实验室。废弃物应分类丢入垃圾袋,依据废弃物的性质及数量选用适合的包装材料,确保无泄漏,处理前后都应在固定位置存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2.6 加强实验室的消毒和清洁管理

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管理是保障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合理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才能保证在安全环境下安全工作。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要符合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遵守先消毒后清洁的原则,每日实验完毕应对实验室进行清洁,整理台面并用消毒液擦拭。对需要消毒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凡接触病原微生物的器材、环境、人员均要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措施,不同的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以达到消毒效果,但要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空气消毒可采用加强通风或紫外灯照射,地面和物体表面可采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的方法,应注意生活区和污染区的抹布、拖把应严格分开,不能混用。

实验室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人为因素、社会因素外,致病微生物特性(感染力和毒力)、人体对致病因子的易感性、环境条件以及操作方法亦是影响实验室感染的主要因素。实验室工作人员除了定期注射各种疫苗、参加各项有益的体育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提高抗病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从思想认识上提高生物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在进入实验室前,应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学习生物安全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1]冯修猛,闫海润,李凯军.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防护[J].实验室科学,2010,13(3):174-176.

[2]杜季梅,楼永良,李向阳,等.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生物安全教学的思考[J].检验医学教育,2012,19(1):15-16.

[3]温光浩,张微,陈敬德,等.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3.

[4]王保龙,苏虹,伍佳玲.在医学检验专业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学的思考[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5):460-462.

[5]李婉宜,李华,邝玉,等.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1):156-157.

猜你喜欢

菌种废弃物实验室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