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七年制医学生基础阶段科研实践能力培养
2015-03-18苑林宏余焕玲麻微微席元第李鹏高
苑林宏,肖 荣,余焕玲,麻微微,席元第,李鹏高,周 催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69)
浅谈七年制医学生基础阶段科研实践能力培养
苑林宏,肖 荣,余焕玲,麻微微,席元第,李鹏高,周 催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69)
七年制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训是培养创新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措施,将七年制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与学系的研究生指导相结合,从科研素养、基本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展科研训练,可以激发七年制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医学生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严谨的科研作风。
七年制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
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育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重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国家、民族、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医学生自身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培养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这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目标的需要,能为医学生的就业、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七年制医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带有研究生教育性质的高层次本科教育,这种学制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能力强、潜力大的应用型医学人才[2]。七年制医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临床工作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应当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3]。因此,在保证基础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医学生进行医学研究的基本思维能力和技术方法,以弥补课堂讲授和实验课教学的不足,锻炼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
1 培养对象及指导教师认定
近年来,我校每年都对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七年制医学生开展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符合学校基础阶段七年制导师资格遴选条件的教师提交申请材料,经学校综合评审后认定七年制导师资格(原则上要求七年制导师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同时承担至少1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每位导师每年可指导1~2名七年制医学生。医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导师给出科研方向及研究内容,由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导师。学校对承担七年制医学生导师任务的教师,以科研实践立项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每个项目的执行时间为1年,项目完成时,应由指导教师提交结题报告,医学生应提交科研实践体会、总结等。目前,学系共有7名导师,其中6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均承担国家级课题。各年度学系均可以指导4~6名七年制医学生开展科研实践工作。
2 培养方式
学系成立了科研指导小组,由系主任、教授、副教授及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组成。系主任作为总负责人,每位导师除了指导各自所负责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外,可将所指导的七年制医学生纳入小组,并开展科研工作。指导教师应具备扎实而广博的学识,掌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在课题的选题和设计、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引导医学生走向科学前沿。指导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亲自带领医学生做实验,逐字逐句推敲修改医学生的论文,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另外,学系科研指导小组也为医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为医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场地、实验仪器及设备支持,目前学系所有的科研平台均对七年制医学生开放,在导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医学生可以根据科研需求在相关的实验室开展实践工作。
3 培养内容
科研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它包括查阅和处理文献资料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能力及实验的总结和论文撰写能力等[4]。指导教师应对医学生科研加强引导和启发,以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为主要目标,在科研工作开展前对医学生提出合理建议及相关注意事项,在科研工作开展时结合实际系统地培养医学生的相关实验能力。此外,重视过程教育在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在创新性实践过程中注重过程的培养,使学生明白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实验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科研意识、科研思维及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在科研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想像不到的困难,对于没有科研经历的处于本科学习阶段的七年制医学生来说,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主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针对七年制医学生,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科研训练:(1)文献检索基本技能培养:指导医学生学会使用数据库(包括中文全文、英文全文及常用的英文数据库如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库、PubMed网络数据库、Science Online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等的使用方法),掌握针对自己的研究问题进行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2)综述及科研论文撰写技能培养:针对医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立科研题目。指导医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并撰写文献综述,在进行了科研实践活动后,培养医学生撰写科研论文的基本技能。(3)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结合科研课题,开展现场调查及实验室工作,加强对医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常规实验技术。(4)创新能力培养:结合科研课题,由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文献检索结果提出科研假设,并设计科研课题及实验方案。通过自己动手进行科研实践来探寻科研假设是否成立。(5)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由导师引导,鼓励医学生根据科研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与导师共同探讨,让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以外,我们还要求七年制医学生参加学系组织的科研例会,要求医学生与学系的教师和研究生一样在例会上进行论文综述汇报和宣讲,同时积极参与研究生课题相关问题的讨论。在此过程中,逐步锻炼了医学生用科学术语进行规范科研宣讲和汇报的能力,使医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术汇报技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清楚、透彻地讲解一个科研题目。同时,让医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问题的讨论中去,一方面激发了医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了医学生的表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医学生的自信心,使医学生克服了胆小、紧张等问题。
4 培养效果
通过导师和医学生的共同努力,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基础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我校前期开展的医学生科研实践创新活动中,学系对几十名学有余力的七年制医学生开展了科研实践指导工作。我们发现,科研实践活动能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医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医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并掌握了基本的实践技能。同时,激发和培养了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献身科学事业的热情,提高了医学生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了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的科研作风。这为七年制医学生后期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在论文撰写方面,各年度所指导的医学生中,均有人能够独立完成1篇综述的撰写工作,并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在为期一年的科研实践训练中,所有医学生均在学系的科研例会上进行论文宣讲和科研汇报。对于能力强、表现优秀的医学生,我们还推荐其参加学院举办的研究生论坛,与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共同进行学术汇报和交流。此外,医学生还参与了相关科研课题的具体实施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培养了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今后独立进行科研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5 培养体会
在开展七年制医学生基础阶段科研实践训练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七年制医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科研最主要的目的不一定是要得出研究成果,而是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培养科研思维、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医学生课外科研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其对科学问题的兴趣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以及协作精神、科研思维能力,使医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能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自我获取知识和创新的能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不断完善医学生早期科研能力的培养,将医学生充实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对处于本科学习阶段的七年制医学生开展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开展科研实践,可以开阔医学生的视野,让医学生接触到书本以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对于提高高校长学制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均具有重要意义。
[1]吴他凡.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26-27.
[2]乔继英,陈瑛,王明旭,等.长学制医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18-419.
[3]李昱.本科生加入研究生科研团队共同培养模式——长学制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70-71.
[4]何建民,李晓眠.加强七年制医学生早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5(5):12-13.
[5]沈兵,杜鹃.七年制医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带教实践与体会[J].考试周刊,2013(83):167-168.
G40-03
A
1671-1246(2015)08-0005-02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项目(13JYIVY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