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文化"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初探
2015-03-18王竹红
王竹红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昆虫文化"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初探
王竹红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从加强教学内容建设、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探。通过这些环节的改革,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今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昆虫文化; 教学改革; 探索
昆虫文化是很多农林院校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本课程在介绍昆虫特征和多样性的基础上,阐述我国昆虫文化的起源和昆虫的食用、药用、养殖等物质文化以及昆虫与人类节日、民俗风情、娱乐欣赏、语言文学、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精神文化,从而系统概述了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与人类历史发展息息相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拓宽视野范围,在趣味学习的基础上,体味昆虫文化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宣传和发扬昆虫文化,保护昆虫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是密不可分的,作者结合多年来承担昆虫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昆虫文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昆虫文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
1加强教学内容建设,增加科学性和趣味性
文化昆虫学(cultural entomology)是美国文化昆虫学家C.L.Hogue 于1980年正式提出的一门文理交叉的新学科,随后Hogue分别于1980年、1981年、1983年和1987年陆续发表相关论文,为该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彩万志,2005)。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害虫防治与益虫利用是农事活动的重要内容,昆虫文化相伴农业文化的产生而产生。中国昆虫文化最早的可靠记载见于《诗经》,涉及蚕、蝗、蟋、螽等20多种昆虫,而唐代的欧阳询最早将中国昆虫文化史料集中在一起,编纂了《艺文类聚》(公元641年)。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昆虫学家杨集昆(1984、1985、1986、1987)、孟昭连(1993、1997、2004)、王音和周序国(1996)、彩万志(1998、2005)、顾茂彬和陈仁利(2011)、顾茂彬和陈佩珍(2011)等先后发表了有关昆虫文化的重要成果和著作,中国昆虫文化的研究进入了繁盛的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昆虫文化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和拓展,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昆虫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的宝贵源泉。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昆虫文化是一门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没有统一教材,在授课过程中主要参考彩万志(1998)的《中国昆虫节日文化》、王音和周序国(1996)的《观赏昆虫大全》、孟昭连(1993、1997、2004)的《中国鸣虫与葫芦》、《蟋蟀文化大典》和《中国虫文化》、顾茂彬和陈仁利(2011)的《昆虫文化与鉴赏》、顾茂彬和陈佩珍(2011)的《蝴蝶文化与鉴赏》、顾希佳(1991)的《东南蚕桑文化》、李孟楼(2005)的《资源昆虫学》等,这些著作从不同方面阐述中国的虫文化现象;国内外各大期刊刊登的有关昆虫文化的很多期刊论文也是教学内容参考的重要资源。除此以外,关于昆虫分类的重要书籍也是教学内容需要参考的资源。例如,蝴蝶文化是昆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某些蝴蝶的生活习性可以增加教学的深度及科学性。“蝶神”周尧(1994、1998、1999)的《中国蝶类志(上、下)》、《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和《中国蝴蝶原色图鉴》3部著作,是蝴蝶分类与鉴定的工具书,帮助蝴蝶爱好者解决蝴蝶分类与鉴定上的疑难问题,使蝴蝶爱好者对蝴蝶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上,而且通过了解蝴蝶的多样性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蝴蝶文化的乐趣。
2改变固有观念,开阔学生视野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其踪迹几乎遍布地球每个角落。昆虫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意识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提到昆虫,很多人并不了解或仍片面地将其认为是危害庄稼或传播疾病的害虫。在本课程授课的第一堂课讲到昆虫的总论时,发现有的学生将昆虫与蝎子(蛛形纲)、蜘蛛(蛛形纲)、蜈蚣(唇足纲)相混淆,分不清楚什么是昆虫。讲到食用昆虫时,很多学生对昆虫仍有误解或比较害怕。如何改变学生对昆虫的固有观念,促使他们重新认识昆虫,开阔新的视野,作者总结了4个方面,首先,要从宏观角度详细讲授昆虫的概况和重要性,昆虫与其他动物一样,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员,与其他生物享有同样的生命权利,我们应当爱惜昆虫,而不应厌恶它们。其次,打破对昆虫“有害”或“有益”的绝对概念,用新的标准去重新构建对昆虫的认识。比如提到苍蝇,很多人认为是肮脏的,但其实苍蝇是大有益处的,依据苍蝇的平衡棒(后翅退化而成)原理,研制成振动陀螺仪,大大改进了飞机的飞行性能;依据苍蝇敏锐的嗅觉,发明用于检测宇宙飞船、潜艇和矿井等场所气体成分的小型气体分析仪;依据苍蝇眼睛的特殊构造,研制出的蝇眼透镜在科学研究和军事上有特殊的用途。还有苍蝇的幼虫具有丰富的蛋白质,也是重要的饲用昆虫。再次,阐述昆虫文化在人们精神意识领域的作用,更好地了解为什么昆虫文化现象会源远流长。中国种桑养蚕有5000多年的历史,蚕文化伴其产生,比如蚕神娘娘“嫘祖”的神话传说就非常有名,至今为止,江浙一带仍有很多地方对嫘祖、马头娘等加以祭祀和崇拜。不仅中国有丰富的昆虫文化,世界各国也有很多有特色的昆虫文化现象。比如,众所周知的蜣螂(又名屎壳郎)被誉为“自然界清道夫”,不仅在处理澳大利亚铺天盖地的牛粪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古埃及被称为“圣甲虫”,非常受人尊宠,认为蜣螂象征生命不朽和自然界万物的循环,将其当作是辟邪的护身吉祥之物,在埃及到处可见蜣螂的图腾商品和文字。最后,进一步阐述昆虫文化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渗透,比如人工合成的昆虫“琥珀”钥匙扣,不同昆虫代表不同寓意;“马上封侯”摆件,运用“蜂”与“封”、“猴”与“侯”谐音和隐喻等手法,以示寓意。
3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的探索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讲授食用昆虫时,对学生是否有吃过食用昆虫,以及吃过哪些食用昆虫等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此兴趣浓厚。调查发现,40-50%的学生吃过昆虫,吃过的食用昆虫种类大多数是蚕蛹、蜂蛹、油炸蝗虫等。在调查完毕后,请吃过食用昆虫的学生讲食用时的心得体会,以此展开学生的课后讨论,消除部分学生对食用昆虫的厌恶。蝴蝶是美的化身,它色彩绚丽、身姿曼妙,象征自由、爱情、吉祥和幸福。蝴蝶文化也是昆虫文化的重要部分,在讲授这部分内容之前,组织学生参观蝶翅画作品展,从直观的角度对蝴蝶有了美好的印象,再鼓励学生发现身边与蝴蝶有关的图纹、神话传说等与同学分享,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位来自贵州的苗族学生,她阐述了她家乡对蝴蝶的图腾崇拜渊源:远古时代,枫木生出“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出远祖姜央,其领导的苗族人民自力更生,辛勤劳作,过上幸福生活。至今,在苗族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对蝴蝶的崇拜,如苗族的歌唱、服饰、蜡染、刺绣、银饰等等。仿生昆虫很好地体现着昆虫与教育、科技之间的关系,人们追随仿生昆虫的脚步,结合现代生物学、工程学、微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设计开发出大量用于生产、生活、军事和航空领域等的设备,这是昆虫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体现,人类师法自然,从昆虫的生存智慧与演化进程中汲取灵感,用于现代科技创新。在讲授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可以把学生分组做专题,根据昆虫的形态仿生、体表微结构和功能的仿生、感觉器官的仿生、运动功能的仿生等布置分组专题,集思广益,让每组同学从各个领域搜集文字、视频和图片等相关内容并做好专题,然后分组做讲解,根据每组表现给予分数,算作平时成绩。由于专题内容生动有趣,许多与生活等密切相关,加上又能够结合平时成绩的评定,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知识点在讨论中加深理解,让学生充分地体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4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和多媒体的作用,形象展示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和昆虫文化,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清晰直观,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中国昆虫网http://www.cnkcw.net/,昆虫视界杂志http://www.yellowman.cn/mag/m.php,中国科普博览昆虫博物馆http://www.kepu.net.cn/gb/lives/insect/study/std408.html,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http://www.shem.com.cn/,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http://asia-insect.com/,昆虫世界http://www.insecta.cn/forum.php,中国蟋蟀网http://www.xishuai.net/及国外各大含有昆虫的博物馆网站,如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http://www.nhm.ac.uk/等。这些网站可以为昆虫文化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大量素材,通过网络资源可以收集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有关昆虫的神话传说、民俗风情、诗词歌赋等相关资料和视频,也可以下载到含有昆虫行为、形态特征的经典视频片段,能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昆虫多样性的热情。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粉笔、黑板、挂图”等,形式单一,表现手法有限,而昆虫文化教学内容中包含昆虫的食用、药用、养殖等物质文化以及影响人类精神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关传友,2005),其大部分内容无法用传统手法呈现,多媒体教学集中声音、视频、动画、图像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能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更好地将科学与唯美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以寓教于乐的审美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又能够注入大量信息,扩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点进行教学(王淑英和曹广秀,2007),还可以使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可以选择最优的方法教学,学生选择最优的方法学习,做到活教活学、乐教乐学、会教会学的思想境界(王红,2011),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从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践行“教学要有程式,但不能程式化”;同时,应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学课程改革中。值得一提的是,昆虫文化是一门公共选修课,选择这门课程的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系统的学过昆虫学的相关知识,所以教师在备课及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论语》),在教学过程中既能渗透昆虫学的相关知识,又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昆虫文化的涵义,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完成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彩万志.1998.中国昆虫节日文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166页.
彩万志.2005.中国昆虫文化的内涵与研究历史.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暨昆虫保护、利用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p.14-16.
顾茂彬,陈仁利.2011.昆虫文化与鉴赏.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10页.
顾茂彬,陈佩珍.2011.蝴蝶文化与鉴赏.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20页.
顾希佳.1991.东南蚕桑文化.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272页.
关传友.2005.论中国的昆虫文化.古今农业, 4:12-21.
李孟楼.2005.资源昆虫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14页.
孟昭连.1993.中国鸣虫与葫芦.天津:天津古籍书店, 316页.
孟昭连.1997.蟋蟀文化大典.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307页.
孟昭连.2004.中国虫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435页.
王红.2011.语言的艺术性研究-以教师课堂语言为例.飞天, 14:94-95.
王淑英, 曹广秀.2007.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整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3(9):123-125.
王音, 周序国.1996.观赏昆虫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89页.
杨集昆.1984.甲子话虫鼠.昆虫知识, 1:40-42.
杨集昆.1985.乙丑话虫牛.昆虫知识, 3:121-123.
杨集昆.1986.丙寅话虫虎.昆虫知识, 2:81-83.
杨集昆.1987.丁卯话虫兔.昆虫知识, 3:117-118.
周尧.1994.中国蝶类志(上、下).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854页.
周尧.1998.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72页.
周尧.1999.中国蝴蝶原色图鉴.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85页.
(责任编辑:陈晓雯)
王竹红.2015.“昆虫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初探.武夷科学,31:142-146.
Preliminary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in teaching of entomology culture
Zhu-Hong WANG
(CollegeofPlantProtection,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
Abstract:The preliminary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on how to optimize teaching content, mobiliz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make full use of modern teaching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fter the reform and optimizing for these teaching programs, the education quality was improved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fficiency were promoted, which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to the future teaching reform in this course.
Key words:entomology culture; teaching innovation;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N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276-(2015)01-0142-05
作者简介:王竹红(1976- ),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寄生蜂分类与害虫生物防治。Email:wzhuhong@126.com。
收稿日期:2015-09-20; 发表日期:201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