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捣乱”学生给教育者的启示
——观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之感

2015-03-18杨娴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宝莱坞乔伊院长

杨娴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荆州 434020)

“捣乱”学生给教育者的启示
——观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之感

杨娴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荆州 434020)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讲述主人公兰彻在皇家工程大学以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追寻自己的梦想,却被同学、教师、好友当作“捣乱分子”,遭到排挤与嘲讽,但这位“捣乱分子”不仅自己事业成功、心灵自由,而且成功帮助两位好朋友找到自我,抱着一切皆好的心态享受生活。影片给教育者的启发是应重新审视“捣乱”学生的行为,挖掘他们的创造力,给“捣乱”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捣乱”学生;创造力;教育者;《三傻大闹宝莱坞》

1 基本剧情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印度电影用近3个小时的时间描绘了一幅人性之画。电影的主人公兰彻到皇家工程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展示出独特的行为方式,被盖上了“捣乱”学生的印章。皇家工程大学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新生报到之日,必须脱掉裤子,穿着内裤撅起屁股,以示对大二学长诚挚的敬意。新生虽有不满,但迫于压力,只能丢下尊严,脱下裤子忍受羞辱。而兰彻却打破陈规,运用物理知识给了大二学长一个教训。当皇家工程大学的院长沉浸在“太空笔”的光辉历史中时,兰彻却不合时宜地问了一句:“院长,如果钢笔在外太空没有用,宇航员为什么不用铅笔?他们能省下数百万啊!”院长顿时语塞,尴尬万分,认定这是故意捣乱。上课时,兰彻不照搬书本知识,挑战“权威”,多次被教师赶出教室,成为教师以及很多学生眼中的“捣乱分子”。最终,这位“捣乱”学生不仅自己事业成功、心灵自由,而且成功帮助了两位好朋友找到自我,抱着一切皆好的心态享受生活。

这部电影讽刺了刻板的教育模式,展示了教育应有的本质: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影片给教育者的启示是应重新审视“捣乱”学生的行为,挖掘他们的创造力,给“捣乱”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2 对教育者的启示

2.1 “捣乱”与创造力

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当作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缺乏对学生个性、情感、想像力的关注[1],但“捣乱分子”不受固有思想的束缚,敢于想、勇于做,敢于挑战“权威”,并且坚持着自己的目标或观点,不墨守成规。在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兰彻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给“机械装置”下定义,突破标准答案框架的束缚,挑战教授的权威,无视教授的怒颜,并且以“标准答案的框架”的形式对“书”做了如下正确却让人糊涂的定义:“一种记录、分析、总结、组织、讨论及解释信息的,有插图或无插图的,精装或平装的,加套或不加套的,包含前言、介绍、目录、索引的,用以增长知识、加深理解、提升并教育人类大脑的装置。”留下身后捧腹大笑的同学和气急败坏的教授。

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往往与教师的教学要求不符,他们自信、独立性强、情感丰富、好奇心强,喜欢用实验检验自己的想法。电影中的兰彻热衷于机械,见到机器就拆开,学习它的工作原理,做事独具一格,反对死记硬背,质疑高高在上的院长的教学方法,这是皇家工程大学管理者和教育者无法接受的“捣乱”行为,因而兰彻被很多教授轰出了教室。

Bamford教授说:“无法在学习中展现创造力的孩子,往往会通过调皮捣蛋的方式把它宣泄出来。”教育者应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给“捣乱”学生多点关心、多点理解、多点信任、多点鼓励。

2.2 教育需要赏识

兰彻起初遭遇院长的排斥、打击、嘲讽,但最终通过书本知识的实践应用——将吸尘器制作成真空吸盘,帮助院长大女儿生下孩子,得到了院长的认可,获得象征“卓越”的钢笔,在毕业时成为皇家工程大学最佳学生。兰彻是幸运的,其独立且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他在与院长的斗争中获得胜利并走向成功。强烈的对比下,乔伊是不幸的、凄惨的,由于院长认为乔伊做的是不切实际的项目,且项目未出成果而不能毕业,乔伊最终选择了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自杀。如果院长给乔伊的不是独裁和专制而是理解和帮助,乔伊还会自杀吗?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通过实验证明,学生受到表扬而产生的积极情绪如喜悦、快乐等,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受到训斥而引起的不良情绪如害怕、紧张等,则会阻碍智力的发展[2]。对敢于批判、勇于探索、具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应采用赏识教育,欣赏并给予鼓励,应理解学生渴望被认同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像力,而非强调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兰彻说的“死记硬背也许能让你通过大学4年的考试,但会毁掉你接下来的40年”让人感悟颇多。教育者应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而非专挑缺点并加以宣扬,就如电影中兰彻说:“为什么要把缺点公之于众呢?好比你缺铁,医生会给你开补铁药,但不会到电视上说你缺铁。”

赏识教育的前提是“识”,表现是“赏”,本质是“爱”。教育者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微微的点头、一句平常的表扬、一个翘起的大拇指,都会对学生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赏识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赞赏,增强自信心,勇于面对和克服困难,让生活充满阳光。

2.3 成长需要自由空间

爱因斯坦指出:“‘神圣的好奇心’是一株脆弱的幼苗,它是很容易夭折的。以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兰彻劝说法汉追寻摄影梦想时说:“为什么一生下来父母就帮我们决定长大要做什么,从来没人问我们想做什么?”很平淡的话却发人深省。父母不要试图控制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影片中法汉的兴趣是当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他的父母却要求他成为一名让人羡慕的工程师。法汉妥协了,努力学习,成绩却是年级倒数第一。兰彻对法汉说:“知道我为什么是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如果那样,后果多可怕。”法汉很矛盾,他是那么渴望与摄影结缘,又是那么害怕让父母失望。法汉的父母用“爱”限制了他自由发展的空间。笔者不禁会想,如果没有遇到兰彻,法汉的梦想会实现吗?

伟大的教育法则——鱼缸法则,即鱼缸的大小限制鱼的生长。自由如同空气一样,是学生成长所必要的“养料”,兰彻把皇家工程大学比喻成“高压锅”、“马戏团”,教学体制如同驯兽员手中的鞭子,但这只是“训练”而不能称之为“教育”。在这部影片中,乔伊和院长的儿子都在这种成长环境中选择了自杀,这不是教育者愿意看到的。教育的本质不是扼杀生命,而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使人获得突破传统的勇气,敢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3 结语

《三傻大闹宝莱坞》让人受益颇多。影片中兰彻挑战传统教育,挑战“权威”,起初被教师认为是十足的“捣乱分子”,但最终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让人为之倾倒、折服。兰彻用知识创造新的实用装置,拯救生命,帮助朋友实现梦想,教育了同学,也启发了教师和校长,提示我们应重新审视“捣乱”学生的行为,挖掘他们的创造力,给“捣乱”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1]蔡朝阳.用思想启明教育之光[J].新课程研究,2013(10):89.

[2]李艳.大学生赏识教育的思考[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73.

G455

A

1671-1246(2015)06-0152-02

猜你喜欢

宝莱坞乔伊院长
乔伊想当建筑师
宝莱坞打响名誉保卫战
宝莱坞被爆吸毒泛滥
宝莱坞名人被指“通巴”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院长究竟该拿多少钱
你是那个杀猪的
“文明”与“思想”的相互作用——印度影片《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基督教思想的体现
院长的葡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