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培育与建设
2015-03-18□窦芳
□窦 芳
我国的高校存在着科研成果缺乏、学科技术交叉等问题,这些对于高校的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有着重大的干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要做好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培养优秀的科研学科带头人,积极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减少学科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创新型科研队伍建设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高校要完善科研队伍建设制度,提高科研队伍的规范性。
一、创建创新团队文化,保证科研可持续发展
(一)强调创新。创新型科研团队的核心是创新,这也是高校散发蓬勃生机的关键所在。科研团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意识,才能进行科研知识的拓展,增进现有的文化水平。创新包括着很多方面的知识,例如行为创新、制度创新、物质环境创新、观念创新、态度创新等,高校要积极推广创新意识,尊重科研人的创新成果,提升创新的思路,做好创新的改革。高校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尊重创新人物、追求创新精神、弘扬创新意识。学习创新机制也是重要的标志,创新型的团队必然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型的团队,因此要做好学习和创新之间的协调,在知识的引导下探索知识。
(二)以人为本。任何的团队都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创新型团队也是这样。高校只有爱惜人才、尊重人才,才能够让科研团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高校的创新型科研团队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创造力,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尝试创新的知识,宽容对待科研人员在创新中遇到的挫折,勇敢地面对失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型科研团队的负责人要包容所有成员的独立性思维,倾听成员的建议和想法,和成员积极沟通协调,这样有助于团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三)团队合作。创新型团队离不开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合作是团队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科研团队的灵魂所在。成员之间不是为了物质利益才结合在一起的,而是更加看重对科研的追求,高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竞争机制,成员之间用宽容的心态和宽广的胸襟,求同存异,尊重彼此,寻求共赢。团队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觉醒,团队之间的凝聚力体现在成员之间互相吸引的力量,合作能力对于科研团队的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汇集科研优秀人才,培育强势学科带头人
(一)做好学科带头人的选择。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直接决定着创新型团队能否取得很高的效绩,因此高校选择的学科带头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领导能力,还能承担起比较多的省部级和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学科带头人要主动帮助其他的年轻成员,和年轻的成员一起为了科研项目努力工作。团队上下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气氛,年轻的技术人员和资深的学科带头人能够团结合作,一起努力。学术带头人具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在正确的方向上做出引导,对创新型的工作人员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让他们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创新型的团队上下时刻保持着先进的学科理念,对于未来的发展情况及时预测和研究,研究出实际的成果之后,争取走在科技发展的前列。学科带头人具有大家气魄和宽广的胸怀,团结所有人员的智慧结晶,充分施展团队的能力,带领着团队走在创新的前沿。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科研团队。创新型的科研团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科研人员的水平较高思维灵活专业技术强,能够在科研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发挥创新作用。创新团队要有良好的结构层次,可以是不同学科的人员进行组合,这样在团结合作中能够体现广泛学科的优势作用,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对于创新科研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在很多的团队都是使用梯形结构,在人员的配置上使用1+1>2的优势。合理的人员配置可以增强团队的合作能力,每个人员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就能够提升团队的综合战斗力。
(三)规划团队未来的发展路径。团队之间良好的创新工作能力需要建立在合理的规划之下。高校要注重科研团队之间的配合发展,让团队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在共同目标的努力下一起完成科研工作。科研人员拥有团结一致的工作态度,统一的工作目标就会劲往一处使,主动进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在创新型团队中,因为不同学科的成员之间有不同的探究方向,所以不同类型的人才要合理调整工作的计划,制定统一合理的工作规划,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合理位置,在共同目标的影响下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
三、规划科研团队行为管理的策略
(一)自由发展和目标设定相结合。高校的创新型团队组成人员分布不均,大部分都来自于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一线。学科带头人实际上也是这些年轻参与人员的培养者。在完成各种的科研项目和实际的工作时,要积极发挥各个团队成员的战斗力,认真配置高校的资源。尤其是在科研探索中,因为年轻的技术人员自身专业知识有待提高,认知结构会有很大的变化,对于信息的处理和整理能力也有一些不足,因此为了团队的创新工作,学科的领导人要运用自由发展和目标设定相结合的方式,既鼓励他们在团队中完成既定的目标,又要勇敢创新知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尤其是在新的想法产生以后,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发挥团队的主动性和科研性,激发团队的创新水平。
(二)创新实施科研团队变革。创新型的团队正好处在发展的阶段,创新能力比较强,创新意识比较活跃。这个阶段的工作需要规范的制度来维持。高校要确定合理的创新研究目标,积极主动完善各种创新的机制,鼓励团队的核心成员发挥带头的作用,保持着高效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创新型团队的领导者就是团队的学科带头人,高校进行制度的改革,将原来的僵硬的工作模式转化成为情感感染的模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新目标、新观点的探究和追求是创新型团队的工作原则,带头人要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的工作行为举止中做出榜样,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更好地享受创新团队的魅力。
(三)形成良好的反馈学习机制。创新型团队的工作和探究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团队的成员不断地进行科研知识的学习,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梳理,吸收先进的科学知识,进行二次重组,发现新型的知识。二是在共同的目标之下,每个科研团队的成员认真地分析科研目标、科研任务、科研体系,对自己的真实情况和团队的创新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估,明确每个人对于团队的贡献力量。在周期性的学习之后,每个成员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展进行反思和汇报,建立知识反馈机制,让每个成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科研成果。对一定进展的科研项目,要进行专门学术上的研究和讨论,反馈接受程度、学习程度、学习层面,更好地进行团队的科研创新。
四、结语
高校的创新型团队建设是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要主动成立创新型科研小组,建立创新型学科带头人,让优秀的成员积极发挥团队的榜样作用,更好地进行工作上的创新。为了提高团队的创新成果,团队上下形成的讨论气氛非常重要,资深的学者鼓励年轻的学者进行工作上的创新,成员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就可以很好地提升高校的团队创新建设。
[1]刘国新.我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12
[2]梁敏辉.提高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途径探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
[3]邹学慧.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