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索

2015-03-18刘佳玲张晓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文化发展

□刘佳玲 张晓东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一种新兴产业,也是一种极具发展力的产业类型,与此同时,它也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由于我国发展晚,起步低的客观历史条件,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较发达国家还是相对落后的,并且黑龙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也是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本文简要概括了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对策研究。

一、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地处中国东北的黑龙江拥有着最多的耕地面积和最好的耕种土质这种自然条件,所以粮食、粮食加工、粮油企业等一直以来都是黑龙江省的龙头企业,这也就导致了文化创意产业在黑龙江地区还是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甚至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但是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在黑龙江省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由于经济资源丰富,黑龙江省的文化创意设施也是十分完善的,这样就同时具有广阔的文化创意市场和丰富的文化创意资源,并且据最新报道,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仅黑龙江动漫(平房)产业基地的招商引资签约额就有5.7亿元,比2012年的利税增长了15%,而全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也是逐年上涨,2010年是210亿元,2011年是285亿元,2012年是398.6亿元,2013年则是近5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1%、35.7%、39.9%和25%,总体来说,黑龙江省的文化创意产业是现状平稳,前景良好。

二、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黑龙江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说是现状平稳,前景良好,但是由于黑龙江省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是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所以黑龙江省现今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是存在着一些潜在问题的,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全省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黑龙江省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认识。认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结果,可以说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认识是导致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落后于发达城市的首要原因,由于黑龙江省长期从事工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使得重视事业轻视产业的思想根深蒂固,企业依赖政府的支持,靠政策要条件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阶段黑龙江省对于文化创意的产业意识比较淡薄,虽然已经认识到文化意识的形态性和文化的事业性,但是缺乏对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意产业其产业性的认知,这样就使得在进行文化资源开发时,忽略了市场经济的因素,浪费了有利的历史自然资源,使得黑龙江省的文化创意产业落后于南方发达省份。

(二)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不全,结构不合理。自2001年我国文化部制定颁布《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就利用自身的文化自然资源,制订并实施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使得其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得以良好发展。而黑龙江省至今依然缺乏一个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环境,使得黑龙江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存在过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和滞后的法制建设的现状。与此同时,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也不是十分合理。本身黑龙江省具有悠久的历史资源和多民族的文化优势,形成了黑龙江省独特的边疆文化和民俗风情,为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民族文化产业现实基础,这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现阶段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依然呈现为新兴产业较少的现状,大多数的文化产业都是偏重于公益事业而没有形成经营产业,这就使得文化创意产业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沦为了行政机构的附属物。

(三)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虽然自2000年以来,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就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黑龙江省的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较于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相当滞后的。现阶段,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模式依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依赖“政府办文化”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营机制不协调,不能充分运用到实际运营中去,所以说,目前还应该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体制改革力度。

(四)文化创意品牌观念滞后,缺乏龙头品牌。提起黑龙江省,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黑土地北大仓,粮油产业是第一印象,而提到文化创意类产业大家并没有什么认知,这就说明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品牌含量不高,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较少,也可以说,目前黑龙江省的文化创意品牌观念比较滞后,缺乏龙头品牌,文化创意产业缺乏拳头产品。这是由于黑龙江省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多年来养成的重经济资源开发、轻文化资源开发的观念使得产业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性,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重要性。

(五)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信心,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虽然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文化创意资源,但是由于黑龙江省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对作为新兴企业的文化创意企业的认知还不是十分充分,并且由于创意载体的非保值性和高风险性,难免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缺乏一定的信心,进而出现投入不足的现象。而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成熟,则需要足够的资金储备来支持,因此缺乏资金投入将会对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解决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意识。要想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首先要增强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意识。转变原有的观念,树立新的效益意识,树立将事业产业相结合的意识,文化创意产业不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社会事业,而是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一种产业。与此同时,还要树立新的服务意识和文化产业主体地位意识,这样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知识产权政策,科学制定文化创意产业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聚集。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创新与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的收益也主要是源于产品创新和创意的环节,创新和创意源于灵感,当灵感以产品的方式表现出来时,就很容易被其他企业剽窃模仿,如果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将会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现阶段,黑龙江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十分健全,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为黑龙江省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一个安全的法制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还应科学制定文化创意产业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聚集,争取形成一个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生态循环。比如伏尔加庄园,它通过复建圣尼古拉大教堂等多座经典建筑、建设中俄友谊园,并且举办摄影作品展、音乐会、开展中俄文化交流活动等来渲染庄园文化氛围,将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合,将庄园打造成“哈尔滨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使伏尔加庄园成为与城市定位相符合的城市文化新地标,这样就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高了产业的经济效益。

(三)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创新体制改革。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创新体制改革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部署,黑龙江省的文化体制虽然得以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得以迅速增长,但是现行的文化体制较于经济体制还是相对落后的,这是由于“政府办文化”的体制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所造成的。黑龙江省要想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一定要完全分开文化创意产业和事业,建立一个专门的独立的文化创意部门来管理和监督文化创意产业,这就要求黑龙江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创新体制改革。

(四)加强品牌观念,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树立品牌形象。品牌的价值对于产业的发展甚至整个区域的发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现阶段黑龙江省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是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知名企业更少,因此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将其打造成品牌产业或是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品牌产业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想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首先要加强品牌观念,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在打造品牌后,还要树立正面的品牌形象并进行保持和改进,从而确保品牌的长久发展,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成功构筑和经营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有亚布力滑雪场品牌、北大荒品牌、哈尔滨啤酒品牌等。

(五)开展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方式,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开展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方式,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不失为一个解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措施。2014年7月,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已经发布了关于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的试行通知,提出采用贷款贴息、股权投资、融资奖励、项目补贴的资金扶持方式,采用集中使用、分级负责、权责对等、考核绩效的原则对扶持资金进行使用和管理,并且将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推进特色优质项目,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播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作为资金支持重点,希望以此来缓解黑龙江省省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资金不足问题。

[1]郭玲玲.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剧作家,2012

[2]王振萍.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和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