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形式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2015-03-18安徽省人事考试院方璇
安徽省人事考试院 方璇
关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是什么?是机遇还是挑战?与以前相比有何区别?第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第三,应该从什么方面着手改革?问题虽然通俗易懂,但是要深入探究却不太容易。毕竟,对于中国的国情,任何一个小的变动都可能掀起轩然大波,每一步都必须考虑仔细,尤其对于庞大的事业单位,改革更是不能大刀阔斧或生搬硬套。了解了新的形势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发现了客观问题和产生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一针见血;制订了改革措施并实施才能有所改观,焕发新生。
一、知己知彼,了解新形势
国家的发展都可以从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方面来衡量,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无论是经济上的突飞猛进,还是社会的公平民主,亦或文化的开放包容,都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当然这只是新形势的大社会背景而已,而针对于事业单位,新的具体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民整体法制素质的提高,对社会公共事业单位的财务关注意识增强
公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民主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更广泛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更多的在意到自己所交税款的用途和效率,思想更加民主,对社会事务的财务关注空前提高,这样的舆论压力促使事业单位内控必须走向正轨。
(二)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公开渠道增多
科技的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加上互联网的辅助作用,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虚拟社交环境能将不同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在金融危机的惶恐中,很多人寄希望于虚拟世界的安逸,事业单位必须打好这场攻坚战才行。
(三)事业单位组织体系愈发庞大,更加难以管理
中国的国情异常复杂,人口问题是很大的原因,正因如此,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也是数字庞大,不仅组织机构臃肿,各机构之间的协调也是严肃的问题。如此庞大的体系进行任何的改革都需要慎重,而根源也变得扑朔迷离,制定新的内控制度来缓解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压力是势在必行。
二、对症下药,发现新问题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从财务控制方面着手,人员控制,资源控制,资金分配,财政预算等都算在内,包括制定,实施,统计过程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部门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或认识错误,导致财政预算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发生了问题时往往相互推脱也不能责任到人,各部门之间交流受阻或沟通缺乏造成信息虚假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控政治制度不完备,导致财务混乱,认识不足
每个事业单位都有内控部门,也就是所谓的财务或审计,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由于内控制度的不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没有到位,整个内控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内部的控制不仅在于财务的管理,还有人员的分配控制,信息资源的内部控制等,而许多事业单位片面的追求财务的处理而忽视其他,这是不科学的做法,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再者,内控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对内控制度没有很清楚的认识,必然出现行为漏洞。正是由于内控政治的不完善,财务流程不规范,财务混乱时有发生。
(二)内控部门执行力不强,导致责任不清,沟通缺乏
执行环节往往是项目最关键的一环,在事业单位的内控活动中,执行力同样适用。有了完整的内控制度却不能严格执行,效果往往不明显。好的执行力对于领导者而言,就是要做好安排部署,制定完整规划,保证责任到人,约束监督又能充分发挥执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制造人性化的氛围。好的执行力对于事业单位执法人员来说,也就是做好分内之事,保质保量,不随意不推脱,做好沟通交流,保证效率而已。而在真正的执法过程中,领导没有将责任分派好,一人兼多职或虚位的情况屡见不鲜,执法人员随意拖拉,不交流不虚心的情况更是常见,执行力的提高是内控建设的重点。
(三)事业单位监督不明细,导致信息虚假,管理不力
在法制社会,讲究制约与平衡,事业单位在拥有国家权力的同时也需要制约与之平衡。监督不明的产生是因为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设立监督部门,此情况存在,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设立监督部门履行相关职能。另一种情况就是监督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最普遍的。监督不严,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最容易导致信息虚假。
三、焕发新生,制定新制度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涉及方方面面,如何能使改革不动摇基础建设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成为了社会政治人士和普通公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我而言,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应该与外部控制结合起来,更好的将事业单位与普通公民形成一个体系。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很大程度上是从财政上面着手的,无论是从事业单位内部发展还是从外部环境的制约,都应该建立一套具有约束力的可实施的新体制,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宏观调控,转变职能,建立有效的业务流程
整个内部控制应该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从预算到最后的授权批准都要规范化进行。一味为了节约成本而缩减预算,反而会影响最终效果,但为了达到效果而选择铺张浪费更不可取。从现在国情来看,后者反而更加常见。纵观整个财务流程,第一,从最初的申请开始,就要规范,杜绝无用的浪费的无实际意义的项目。第二,预算过程要尽量明细,无论大小,做好准确的预算,在这期间,预算人员应该加强与财务或后勤部门的沟通交流,了解单位已有内部的资源,做到不浪费。第三,预算审批授权环节,更要严格仔细,拒绝走马观花式的审批方式,检查预算漏洞,与相关部门核实检验,提出改进意见。第四,在财务实施阶段,必须加强监督制约,防止部分人想趁机盗取挪用公款或以残次品代替而从中牟利的不法行为。第四,在后期审计检查阶段,必须严格财务数据,做好保密工作,加强相关部门的联系交流,财务信息必须存档保留等。只有建立整套完整流程,才能促进内控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制约体系,强力监督
利用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提高事业单位信息化率,尤其在建立监督机制上,更应该加大信息化强度,以公平透明的制约体系来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在传统的监督机制上,信息公开程度有限,往往最真实的数据只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监督的实际效果并不高。而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监督,在执行环节中,不仅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人员可以进行监督,外在的群众群体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监督,反馈建议,提出问题,除了监督部门之外的其他相关部门,也能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了解到部分情况。监督效果的另一个影响因素与各个部门联系的紧密程度相关。事业单位内部职能分散,联系缺少,人员松散,监督效果自然不强。反之,事业单位内部职能明确,联系紧密,人员明细,监督效果自然提高。整个内控工作流程不可分割,也需要众多部门相互配合,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督,内控现状才会有所改观。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内控文化,责任到人
人力资源的管理无论是对于商业企业还是服务机构都非常重要,而内部文化也是事业单位软实力的象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要从内而外,内外并重。从事业单位内部来说,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对内控工作加强宣传和理解,提高内部控制的自觉性,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更好的为内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在事业单位招收新人时,更要有所选择,道德修养比能力更为重要,在试用或实习期间就要将内控制度的相关精神深入人心。对于内控文化的建设,需要在日常进行定期宣传,召开讲座,举行活动,领导或者觉悟较高的人员更要做好带头作?用,只有形成了内部控制的文化,内控才会变得简单。
四、结束语
虽然枯燥的规矩与条例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行为是必要且可行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症结还是在实施上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内部控制的自觉性,将内部监管形成一种文化才是解决的根本之道。这样事业单位才不会因为组织的庞大而失去条理,反而更加的轻盈,造福群众,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法律的最高尺度来支配自身行为。
[1]陈丽萍.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2012,(12)
[2]杨海燕.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商业,2012,(5)
[3]徐国强,朱宇,李宇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证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4]张福康,姚瑞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