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2015-03-18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魏玮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魏玮
一、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正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高技术产业自身虽然在不断进步,但是科技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加强创新型山西建设,是关系山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山西省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构造相关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为加快山西省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步伐提供决策依据。
二、山西省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用以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种投入和产出的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有效性的方法。该方法在避免主观因素、简化算法、减少误差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优越性。山西省高技术企业创新系统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复杂系统,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特点,并且难以确定输入输出函数和指标的权重,因此,本文根据需要选取了DEA方法中的Malmquist指数模型。
Malmquist指数=技术变化×综合技术效率变化=技术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
(1)综合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C)表示企业在t 期到t+1 期技术效率变动程度。生产活动中,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管理方法的优劣以及管理决策层的正确与否。ECffgt;1 表企业管理方式与决策正确;ECfflt;1 表示企业管理方式与决策不当。
(2)技术变化指数(TE)表示企业在t 期到t+1 期生产技术变化的程度。生产活动中,该指标反映了技术进步或创新的程度。TEffgt;1表示整体产业技术进步;TEfflt;1表示整体产业有技术衰退的趋势。
(二)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DEA是一种评价相同类型的多种投入和产出的决策单元之间相对有效性的方法,在选取指标时,必须注重代表性和真实性。
1、创新投入能力指标
(1)在人员的投入上,本文选择高技术企业的Rffamp;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人/年)作为衡量指标,该指标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体现技术创新的实际人员投入的工作量。
(2)在经费的投入上,本文将选择Rffamp;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万元)作为衡量指标。前者对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会产生持续的影响,后者对于新产品的产出有着直接的影响。
2、创新产出能力指标
在产出指标的选择上,本文将选择高技术企业拥有专利数(件)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万元)两个指标来衡量创新产出。前者代表着创新的中间成果,不仅是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层面上取得的成就,还是其在技术上质的提升;后者可以反映高技术企业开发新产品及有效占领市场的能力。
三、基于DEA方法的山西省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
本文借助于山西省统计局网站、山西省科技厅网站的相关信息资料和通过查阅近年的《山西省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得到相应的数据资料,对山西省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一)山西省高技术企业2009-2012年间创新能力的评价
为了了解近年来山西省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增长情况,本文选取了2009-2012年间山西省的各项指标情况对山西省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做纵向的对比,选取三个投入指标和两个产出指标,采用基于分析不同时期的Malmquist 模型的DEAP2.1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DEA 创新绩效评价。
1、山西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不足
2009-2012年技术创新莫氏生产率指数分别为2.127、0.506、0.952,其增长率分别为:112.7%、-49.4%、-4.8%。说明山西省高技术企业2009-2012年间整体创新效率不足,发展不稳定。
2、山西省高技术企业效率变化的稳定性不同
从分年度的动态变化来看,创新效率指数变化幅度较大,其变化主要受综合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的变化影响,而技术变化指数和纯技术效率基本上没有产生影响。
3、山西省高技术企业呈现技术效率低下现象
纵观2009-2012年,2010-2011年和2011-2012年的莫氏生产率指数均小于1,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率小于1,说明存在技术效率低下(ECfflt;1)的情况。2009-2010 年期间莫氏生产率指数高达2.127,也是由规模效率所引起的,说明在此期间山西省高技术企业技术进步快,创新态势良好。
(二)山西省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总结
(1)山西省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不足,处于负增长状态,其症结主要在于生产规模结构不合理,技术效率低下。
(2)山西省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变化不稳定,处于上升下降波动不断的局面。其变化主要受综合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的变化影响。
[1]吴琦,武春友.基于DEA 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2009,22(1):103~112
[2]张冬平,农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