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天气下气象测报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5-03-18张友安
□ 张友安
在测报员按照要求落实每一项观测项目,认真对待工作的情况下,均能确保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质量,但在一些恶劣天气下,工作人员由于专业素质较差,就容易出现慌乱的现象,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导致气象测报出现差错,最终造成巨大的损失。通过研究恶劣天气下气象测报问题及应对措施,可以更好指导气象台站工作人员开展地面气象测报工作,降低地面测报工作的错情率,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气象测报在恶劣天气下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一)雷暴天气。在强对流天气容易出现雷暴、闪电,同时也会出现强降雨、大风及冰雹等自然现象,这就对地面测报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雷暴天气对气象测报的通信网络、仪器设备有很大的危害性,增大了测报工作的难度,要求工作人员在发现雷电时,要及时发送重要天气报。此外,还要不断对相关气象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出现损坏的状况,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保证网络、仪器能够正常工作,严禁缺测、缺报和漏报。
(二)暴雨天气。降雨强度大、降水时间长是暴雨天气最显著的特征,这就会对日照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当夜间出现暴雨后,次日晴天时,日照测量仪器在感光方面就会受到夜间雨水的影响而减弱,测量结果不够准确,所以,在遇到夜间暴雨天气的情况下,应该及时的覆盖防雨罩,做好相关仪器的防护工作,并在日照测量时更换日照纸,保证雨后次日日照测量的值准确性。如果降雨量较大,并以20时作为日界,当雨量超过50mm时,应注意编发重要天气报,并在之后每增加50mm续发重要天气报。
(三)冰雹天气。冰雹天气虽然范围小,但破坏性极大,属于一种强对流天气的剧烈气象灾害,观测过程中如果能够预知冰雹天气的发生,就必须要进行预防,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遇到冰雹天气时,气象测报人员应及时覆盖或撤走地温表,避免地温表被冰雹所打坏,并在发生冰雹天气后的10分钟内编发重要天气报,当冰雹直径≥10毫米时,还应根据标准续发一份重要天气报,同时将冰雹的最大直径、起止时间分别填写至纪要栏、天气现象栏中[2]。
(四)大风(龙卷风)天气。常见气象灾害中的一种就是大风(龙卷风)天气,同时还会出现强对流天气,在这种复杂的天气情况下,气象测报人员容易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使得地面气象观测编报工作质量降低。工作人员一定要沉着对待,定期进行观测和检查,尤其注意在对蒸发量及降雨量进行测量或更换日照纸时,避免因大风而遭到损坏。在发现通信网络、测报仪器故障问题后要及时进行解决,还要依据编报流程,在发生大风(龙卷风)出现后的10分钟内编发重要天气报。
(五)冰雪天气。降雪加密观测、积雪观测是冰雪天气中两项关键的测报任务,同时也是容易出现观测误差的主要方面。当接收到上级业务部门的指令后,则需要按照文件规定,进行降雪加密观测编报,因为对观测时间限制比较严格,增加了多个观测时间点,很容易出现漏报的现象,易发生工作人员启动加密观测不及时的状况[3]。降雪加密报的编发环节也经常会遇到测报人员填报不规范、执行不符合文件规定等问题。测报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贯彻落实中央气象局颁发的各项文件,提升降雪加密观测编报质量。
雪压、雪深是积雪观测的两项主要内容,在雪压观测时,要注意先将杂物清理干净后再测量,坚持完成月末阶段的测量,避免漏测;而雪深观测要尽量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区,并对观测点进行标注。
(六)雾。最小能见度、电码编发是大雾天气观测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差的两个环节,若大雾天气的能见度在500~1000米,应发报重要天气报,若大雾天气的能见度在50~500米的范围内或能见度不足50米时,应续报。在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及定时观测过程中,应用测报软件OSSMO的自动气象站运行编码不够准确,需要观测人员从各方面进行纠正和完善[4]。在出现持续大雾天气时,应注明夜间及白天的能见度大小,根据标准每天做好记录工作。
二、恶劣天气下气象测报的应对措施
(一)构建恶劣天气下的应急气象观测演练制度。应针对气象站分管业务领导、观测员及台站领导等人员,在3、4、10月份进行每年三次的应急观测演练。演练内容主要包括:出现意外突发事件或恶劣天气时,对观测仪器、通讯网络进行检测、更换或修复;统一安排所有人员完成人工观测、记录录入、查算、上传资料等完整的业务;在恶劣天气下,观测数据异常情况下的输入、编报和资料传输等;掌握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的安装、参数设置等基本操作[5]。
应急气象观测演练过程为:一是由气象站分管业务领导对演练场景进行设定,设置演练时间范围,启动观测程序,并要求气象观测人员独立完成相关操作和记录工作;二是结合实际演练程序,在台站领导的带领下共同展开研究,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规范的操作,总结应对的方法和改进的措施,并要求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人员认真进行记录,完成自我检查,不断积累经验。正确的组织天气测报人员处理这些突发事件,完善演练机制,可以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应急能力,从而在实际恶劣天气下,使员工更加科学的应对。
(二)注重气象综合观测的交流、学习。由于气象工作站的特殊性,对观测人员的要求较高,要让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任,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及职业道德素质,注重自身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和锻炼,认真学习测报业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弥补自身的不足。在每年发生季节性汛期之前,地面气象测报站要对所有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让工作人员学习新型站地面观测业务软件、自动气象站运行、气象电码等多方面的知识,透彻地了解观测技术要求,保证观测人员不仅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还能灵活应用技术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落实每一项观测工作,避免错误和误差。地面气象站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可以定期开展相关技术的分享活动,共同研讨测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减少气象测报错情的出现几率。
三、结语
气象测报是一项相对繁琐而艰巨的任务,测报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复杂、恶劣的天气现象,再加上工作相对枯燥,测报工作人员很容易产生懈怠现象,忽略天气测报的关键内容,导致气象测报工作质量较差。在此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出现恶劣天气时,按照相关规定,冷静的处理,把握测报工作的节点,气象工作站也要建立完善的演练制度,加强同其他气象站的学习和交流,从而达到提高恶劣天气下的气象测报工作质量的目的。
[1]潘田凤,张闽锟,苏庆红.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经验[J].农业与技术,2013,8
[2]刘玉平,姬社英,严玉彬,张明强.关于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
[3]李义石,乔卫平,纪春艳.对我区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的思考[J].山西气象,2001,2
[4]朱燕.论如何提高改革调整后的地面气象测报质量[J].吉林农业,2013,3
[5]王芳,辛小雪,王霞.强对流天气时地面测报工作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