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校体质弱势群体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2015-03-18陈国新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广东乐昌512200
□陈国新(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广东乐昌512200)
关于技校体质弱势群体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陈国新(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广东乐昌51220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新课程标准对各科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但是,我国的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尤其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教学也有很多不足,综合式体育教学方法提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对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分析在当前技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质弱势学生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综合式教学方法,提出有效的教学改进措施。
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综合模式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过程中,改革主要针对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改进等方面,而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方面重视程度较低。通过了解和调查相关技校学生的体育教学状况,从体质弱势群体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不断改进体育教学中的不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1、当前弱势群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我国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尤其是体质弱势群体的教学方面。
1.1、弱势群体重视不够、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近年来,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能够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今在新课改的大力推广下,各科教学的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在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中,还没有深入贯彻和落实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尤其在一些技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技校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教学管理和相关教学理念尚未完善,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大多以体育活动的形式为主,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相关内容。而对于一些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弱,不能参加一些相关的体育活动,这就导致教师往往忽视了对体质弱势群体的重视,有的教师则拒绝让这些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以避免一些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学责任心缺乏;这些现象甚至导致有些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见,教师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于新课改的理解与落实不到位,缺乏教学责任心。
1.2、体育课程设备不完善
体育教学的形式主要是以体育游戏为中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游戏活动的设置,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学生达到学习的目的。然而根据调查,随着现代学校办学条件的提升,学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学校的体育教学大多以体育活动为主,其学校体育设备的不完善也导致很多体质弱势群体的参与性低。比如在很多小城市的技校中,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不到位,根据调查某个城市6所职业技术学校,其中5所学校的体育设备不全,没有专门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开展的体育活动及相关器材等。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也提出和颁布了特殊体育教学中的项目,但是在具体实际中,大多数院校并没有真正落实并开展。
1.3、体育教学模式落后
在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紧靠体育理论和活动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为了让更多体质弱势群体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国家也提出和建立了更多的特殊体育教学方式,比如特殊心理教育、康复训练等科目;但在具体实际教学中,我国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经验不足,开展有很大的限制。所以在大多数技术职业学校里,体育教学模式没有进行创新,也没有制定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教学项目,教学模式和内容相对传统和落后,没有使体质弱势群体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对于体育项目的实践性较差。
2、综合式体育教学的理念及措施
2.1、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方法
体质弱势群体主要是指体型过度肥胖或瘦弱,以及病、残障的人群,其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有缺陷等,而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针对的主要对象是体质弱势群体,根据体质弱势群体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的目标而制定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对象的特殊性、复杂性等出发,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学中能够因材施教。
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是在综合分析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自主适应能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质弱势群体的实际特点,利用综合式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有效的锻炼方法,从而可以改善身体机能,对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针对身体残疾的学生,根据残疾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和锻炼方法,增强身体机能,从而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2、综合式体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根据调查体育教学中体质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影响因素后,对此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具体如下:
(1)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根据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的要求,在技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共同界定之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科学指导,因材施教,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体质弱势群体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减少这些学生的自卑感或者其它心理问题的出现,使之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比如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于患有一些重大疾病的学生,可以避免进行相关的运动;而有的学生身体状况不佳,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活动的参加,另外教师可以将体质状况大概相同的学生分成一组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和学生应在共同交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体育活动的要求来进行学习和教学的确定,从而可以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比如在进行接力跑步比赛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身体状况分成相应的小组进行比赛,这样能够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同时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差异等。
(2)完善体育课堂模式设置。
在深入理解和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依据新课改的相关措施,不断完善体育教学的课堂模式。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开设相关的体育课程,从不同方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学习,还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在一些技校的体育课堂中,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如武术、健美操、游泳课等,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实际需求。例如有的学生过于肥胖,不利于参加其他的体育活动,假如学校开展了健美操等课程,学生就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效锻炼,从而可以达到减肥健身的效果。这样既丰富了体育教学的课堂模式,还能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体质弱势群体的需求。
(3)明确职责、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应有的义务。只有在明确职责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合理的教与学。例如,教师有权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体质弱势群体进行相关的了解,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目标和达到体育训练的效果等。同时教师在了解的情况下,对那些体质弱势群体进行相应的鼓励和指导,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方法的指导,例如,体质弱势的学生需要增强身体的锻炼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书籍、视频等学习资源。另外,学生有义务向教师说明自己的学习和相关身体机能状况,以便引起不必要的教学麻烦,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总之,在分清职权的情况下,教师也要对体质较弱的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使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同时学生也有权利要求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双方应及时沟通出现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开展,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这也是我国体育教学面临的新的挑战。关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及其身心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教学方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技校的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我们应在给予这些学生关怀的同时,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以便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1]张和平,何索艳,任晋军.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干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
[2]黄宝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5(12).
[3]陈进波.普通高校体质与健康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的心理特点研究[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