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高校篮球选项课发展困惑及路径选择研究
2015-03-18李伟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李伟(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长春市高校篮球选项课发展困惑及路径选择研究
□李伟(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长春市高校篮球选项课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设施较差,教师学历层次不高,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是理论教学课时较少,教学内容单一。建议改善篮球选项课的教学环境,完善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体系,提升领导对篮球选项课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优化篮球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以期促进与推动高校篮球选项课的健康发展。
高校篮球选项课调查
高校篮球运动的开展,可以以不同形式呈现,即可安排在课堂上,以体育课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篮球知识、技术和技能,又可以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篮球运动。作为课外体育活动内容,高校开展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体育修养,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提高社交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本研究皆在对高校篮球选项课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找寻困扰高校篮球选项教学发展的困惑,并提出优化策略,从而为高校篮球选项课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以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共6所高校的篮球选项课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数据库以“篮球”、“高校”、“发展”等相关内容为主题进行检索与查阅,有针对性地整理了具有理论意义的相关研究成果10余篇,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为本研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采用实地与函调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发放自编的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调查问卷共241份,回收率为92.7%,去除无效的调查问卷,有效问卷共233份,有效率为96.6%。
(3)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事先设计好专家访谈提纲,通过电话和实地的访谈形式对有关人员进行访问。访谈对象主要包括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本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层次的访谈与交流。
(4)数理统计法。
本文所涉及的有效数据,通过Excel 2013进行处理,以期利用数理分析来更科学、直观、准确的支撑本研究的论点,以期为本研究的结论提供参考依据。
(5)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等方法,对所获取的资料和信息逐一进行整体,并对整理后的内容进行推理,并提出合理化意见,以期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结果与分析
2.1、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1)教师的性别结构。
在被调查的25名篮球教师中,有17名男性教师,占68.0%;有8名女性教师,占32.0%。可见,男性教师的数量要多于女性教师的数量,说明男性教师是高校篮球课程的主力军。
(2)教师的年龄结构。
在被调查的25名篮球教师中,25-35岁的教师有8名,占32.0%;36-45岁的教师有10名,占40.0%;46-55岁的教师有4名,占20.0%;56-60岁的教师仅有2名,占8.0%。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篮球教师年龄结构偏于中青年化,年龄超过55岁以上的寥寥无几,有利于篮球的教学与训练指导工作。
(3)教师的学历结构。
在被调查的25名篮球教师中,没有1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有18名,占72.0%,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有7名,占28.0%。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篮球教师学历结构趋于一般水平,急需提升此阶段学历层次,以期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
(4)教师的职称结构。
在被调查的25名篮球教师中,没有1名教师具有教授职称,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有10名,占40.0%,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有8名,占32.0%,具有助教职称的教师有7名,占28.0%。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篮球教师职称结构不均衡,具有副教授职称的篮球教师虽占据了半壁江山,但缺乏正高职称的教师。整体上来看,高校篮球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
2.2、篮球教学发展情况
(1)教材版本分析。
高校篮球教材的选用存在一定差异,在被调查的6所高校中,选用篮球教材的版本各不相同。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高校篮球选项课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体系与模式,未能形成统一、科学的专用教材供高校师生参考与借鉴。所以各高校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现象,这对篮球选项课的长远开展会造成一定的限制与阻碍。
(2)教学时数情况。
高校篮球理论授课时数较少,每学期为10-24学时,占10-15%,而实践授课时数高达50-70学时,占70-80%,考核为2-10学时,占5-10%。可见,高校篮球课程理论时数较少,制约与影响了篮球教学的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抵触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3)场地条件分析。
高校场地条件较差,不能够保证篮球课程的顺利开展。认为场地能够满足教学的有8名,仅占8.3%;认为场地基本满足教学的有120名,占57.7%;认为场地不能满足教学的有80名,占38.5%。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高校场地条件情况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极大的限制了篮球选项课的。
(4)教学方法分析。
在被调查的25名篮球教师中,教师授课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语言讲授法,占92.0%;其次依次为录像观摩法、情景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分别占52.0%、36.0%和28.0%。可见,高校轮换选项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较单一,不利于科学、合理、有效的传授学生运动技能,急需创新教学方法,以期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3、优化的路径
3.1、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制约和影响高校篮球选项课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器材设施不完备,这就要求高校加大对专业配套设施的引进,应该学习广东等发达省份的经验,要加大对篮球教学经费的投入,除了高校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可吸引校外企业对其进行冠名赞助,通过篮球比赛不但可以宣传赞助商家,还可以提升商家的知名度,从而解决资金的困扰。在引进篮球器材设施上,要筛选实用性强的仪器或设备,以便用少量的资金换取更大的效益。
3.2、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应适当提高体育教师中篮球专业的教师所占比例,学校要为体育教师在篮球方面的学习深造积极疏通渠道,提供便利条件,参加国家、省市每年举行的篮球教练员学习班,从而提升篮球教师的业务水平。高校要狠抓篮球教学质量关,实行奖罚分明的政策,特别要对篮球训练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物质方面的扶持和奖励,促进篮球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调动与改变篮球教师对篮球教学和训练的态度,为篮球教学长期、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
3.3、提高领导重视力度
各个高校领导应该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推出的高小平运动队契机,提高对高校篮球运动的重视。高校主管领导应该适当调节篮球课在体育课中的比例,只要是方法得当,管理到位,保护有利,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大学生在运动中发生危险的几率,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借鉴北京体育大学的一些经验,积极鼓励参与到大学生的篮球课堂和篮球训练当中,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团结意识,消除了大学生在学校参与篮球运动的顾虑,还会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制定课程规划方案
各个高校领导应该从新制定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划,并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要结合城市的特点,制定未来五年的规划,切合实际的制定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具体措施。应首先督促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篮球运动中,高校之间可以举行篮球比赛,还可以进行校际之间的教学比赛,夏天练习篮球,冬天练习速度滑冰,大学生通过学习这两项冬季体育项目,会提高大学生在冬季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树立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4、结语
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设施较差,教师学历层次不高,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是理论教学课时较少,教学内容单一。建议改善篮球选项课的教学环境,完善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体系,提升领导对篮球选项课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优化篮球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以期促进与推动高校篮球选项课的健康发展。
[1]陈新亚.普通高校开展篮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3,(4).
[2]彭艳芳.篮球运动进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可行性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4).
[3]屈强.高校开设速度篮球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4]张文兴.山东省普通高校开设篮球课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8,(12).